【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324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丁沟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 1-2国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41262413人口死亡率(%)37121011人口增长率(%)04141402人口迁移率(%)-02-010102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 1 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分

2、析并回答 3-4 题。3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是A. B C D4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阶段相似的是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图 2 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 56 题。5.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本国人口外来人口年龄结构65 岁以上5065 岁 2050 岁 20 岁以下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 1 万人 图 2图 12C. 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6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 环境因素 B. 战争因素 C. 政策因素 D. 经济因素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

3、,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图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完成 7-9 题。7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A B C D 8人民网 1 月 4 日讯 据联合早报网 4 日消息,由于缅甸政府与叛军的武装冲突,缅甸一万多人逃亡至中国云南省地区寻求避难。此次,缅甸人外逃的原因是 A B C D9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 A B C D读下表完成 1011 题。10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A25 万 B30 万 C35 万 D45 万11.有关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B环境人口容量以人

4、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估算指标C人口合理容量仅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人口数量D环境人口容量通常是一个警戒值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曲线(见图 4) ,回答 12-13题。1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A期 B和期 C期 D期13. 下列可能属于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A城市化速度简慢甚至停滞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3读图 5,完成 1415 题。14根据

5、图示,下列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15从图中可以看出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图 6 为吉林省政区图,完成 1617 题。16.图中有几级城市等级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17.关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吉林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 B.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多C.长春市与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桦甸市和四平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读图 7,完成 1819 题 18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与交通线交汇点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

6、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19图中甲、乙、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a、b、c 表示三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则对应于 住宅区和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甲、cB乙、bC丙、aD (甲+乙) 、a读图 8, “2006 年我国某城市的重工业迁移示意图” ,完成 2021 题:图 6图 7420图中 a、b、c 表示地租分布等值线,关于各点地租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Aabc Bbac Cdea Dedc21从环保出发,重工业区进行了迁移,则推断该市最不可能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9。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2223题。22张某承包的

7、耕地可能位于A新疆吐鲁番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3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图 10 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 24-25 题。24.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C.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25.该区域发展该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土壤肥沃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D.光照充足图 11 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2627 题。图 10526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

8、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网网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27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城市众多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图 12 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 2830 题。2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29.此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是A土地盐渍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土壤污染30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

9、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2 分,其余情况不得分。图 13 为平原上的某城市及郊区气象资料示意图,回答 3132 题。31. 在此等值线分布状态下,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近地面气压值是城市低于郊区B近地面的风是从城市吹向郊区C城市受下沉气流的控制D城市形成“热岛效应” 、 “雨岛效应”632. 形成城市与郊区气温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A城市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郊区B城市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郊区C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于郊区D城市上空可悬浮颗粒物

10、多于郊区读图 14,回答 33-34 题 33.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34. 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35. 2010 年 11 月,我国开始建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人口普查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有 A.人口数量 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 D.工农业产值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纸上的相应题号处写

11、“A” ;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写“B” 。如将“A”和“B”写成“C” 、 “D”代号或打“” 、 “”均不得分。36农业技术改进会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7北京市中心城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并未形成中心商务区,而以行政区为主。 38.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最基本、最广泛的功能区。 39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40地域文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第 II 卷(共 4 小题,40 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材料一:图 15 为“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材料二:图 16

12、为“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图”材料三:图 17 为“某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7(1)读材料一,从世界人口增长规律看,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阶段有 阶段和低增长阶段。 (1 分)(2)读材料二,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 (3 分)(3)读材料三,分析现阶段该城市的人口优势 。 (2 分)并预测 30 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 (2 分)(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有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3 分)42.图 18 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的相关数据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

13、分)(1)该地区 2006 年的城市化水平是 ,衡量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2 分)(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 (3 分)(3)该地区城市发展过快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表现在: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_;(1 分)对交通的不良影响: _ ;(1 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_ 。 (1 分)(4)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下列因素中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 (单选) (2 分)A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B城市中心房价昂贵C城市就业机会增多D城郊之间交通联系更加便捷43图 19 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11 分)8(1)该城市空间结构呈_模式,该模式的城市各功能区是沿_向 外扩展。 (2 分)(2)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城市计划将行政区外迁,原行政区最可能成为的功能区是 _ ,原因是_。 (3 分)(3)甲处是一大型仓储式超市,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_ 。 (2分)(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乙处布局化学工业的合理性体现在 _ 。 (2分)(5)图中高级住宅区布局的有利条件是_。 (2分)44.图 20 表示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8 分)(1)填表比较甲、乙种农业地域类型。 (6 分)比较项目甲乙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生产主要特点(2)试比较乙、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水源条件。 (2 分)9丁沟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