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311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 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图 1 是“神舟 八号冶与“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 意图。读图回答 13 题。 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线 B.线 C.线 D.线 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

2、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3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图是 2012 年 4 月 18 日 8 时4 月 19 日 8 时我国部分 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 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上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 简图。读图回答 67 题

3、。 6图中 M 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 西北 D.西南 7.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 系统是( ) A.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冷锋图 1 2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 4 为北 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完成 89 题8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 月 B3 月 C6 月 D9 月 9该水库库区所处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 带河流流出山谷,随流速减慢,可形成冲积扇地

4、形,如下图。据此回答 10-11 题。 10.沿 C D 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1.AB 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 A颗粒由粗变细再变粗 B颗粒由细变粗 3C颗粒由粗变细 D颗粒由细变粗再变细 12形成图 3 中“九曲回肠”景象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地壳的水平挤压 B流水侵蚀、堆积C地表断裂凹陷 D冰川搬运、侵蚀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水从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 B.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人类利用的淡水完全来自于河流水 C.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但目前开发利用的较少 D. 动态水资源更新循环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

5、复更新,开发不受限制 下图为某月沿本初子午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 14-15 题 14.某月是 (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15. 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 16 题。16a 和 b 间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 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沙尘暴 B. 干旱 C泥石流 D. 暴雪据南通 5 月 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19 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 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 暖锋造成

6、 18.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4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920题。19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水汽输送量减少 D.地下径流增加20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 ( ) 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 21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图 1) ,完成 2122 题。1该图所示日期,最不可能的 是A4 月 5

7、 日 B5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11 月 1 日22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如上图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海拔 C海陆位置 D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 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 系的整体。读图回答 2326 题。 23.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 a 地低于 b 地 B气温 a 地低于 b 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则 a 是市区,b 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则 a 是陆地,b 是海洋 24.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b 位于近地面,则下列说法

8、正确的是( ) Aa 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Bb 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C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 Da 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25.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a 为海洋,b 为陆地 B环节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5C环节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6.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且 c、d 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洋流沿岸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读南部非洲示意图,完成 2728

9、题。27图中 M 水文站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比往年有所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A该河上游流域面积较小B该河上游兴建水库C该河流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该河上游雨林植被恢复较好28图中 P 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位于沿海大陆坡,阳光充足B位于热带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强C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D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图 1 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 1 完成 4-5 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 1a 中的( )A. 地 B.地 C. 地 D.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

10、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2020 分,在每小分,在每小6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2 2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 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 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 退而移动。图 9 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线位置示意

11、图” 。读图回答 31 题。 3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 置时:A.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32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C 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咸固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 12 中各字母表示 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圈回答 33-34 题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 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 表示流水溶蚀作

12、用 D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34在 c 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 3536 题。 35.影响图示 20等温线西半段走向的因素主要有 ( )7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 D.河流 36.此时节( ) A.P 地较 Q 地降水多B.Q 地较 P 地气蕰高 C.Q 地高温少雨 D.P 地炎热干燥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读图回 答3637题。36甲图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的热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的数值大小有关B四川盆

13、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的数值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小,与的数值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的数值大小有关 37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表示各类地质作用,a、b、c代表三大类岩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理岩属于a类岩石 B c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C长江三峡的形成主要与有关 D均属于内力作用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 3839 题38.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一年分旱雨两季的是丁839.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气候

14、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 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C 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 D 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40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 1)回答,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 l 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增加二、综合题:共计二、综合题:共计 4040 分。分。41下图中 AC 为晨线,AB 为昏线,读下图回答问题。 (共 11 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是 ,F 点的区时是 。 (2 分)(2)下列光照图(斜线部分表

15、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 12 一致的是 ( ) (1 分)A B C D 9(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3 分)(4)图甲中 C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6 个地点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3 分)(5)图甲中 D 点为摩尔曼斯克港,此季节该港 (选填“结冰”或“不结冰” ) ,原因是 。 (2 分)42(1)图甲中,甲代表_,甲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 _气候,对应图丙中的_(填字母) 。 (3 分) (2)图乙中气候类型 A 的成因是终年受 带控制,该气候下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 ,在图丙中对应的数字是 。 (3 分) (3)E 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