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4282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集团级重点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2011年11月16日项目名称: 全业务承载的PTN技术研究 子课题:PTN网络的DCN组网研究目 录一一. . 课题目标实现情况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 1、背景 随着PTN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PTN设备的网管监控问题已经 开始显现出来。在PTN网络接入层子环双节点接入的情况下,若 仍沿用原有SDH网络利用核心汇聚层设备做为网关网元的方式, 会出现网关网元管理的子网元数超出管理能力网元频繁脱管的 现象。通过建设网管DCN网络,依照网络规模对网关网元及网管 监控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利于PTN网络监控和维护。本项目以 大连

2、地区的PTN网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依据,参考其在解决 PTN网络网关网元管理能力有限、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可靠性低 等问题,采取方法,提出PTN网络网管DCN网络建设的模型及网 关网元设置的规划,为未来的PTN网络网管监控管理做参考。2、目标 DCN组网模型规划充分考虑网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照网络自身特点,结合网关网元 规划的分布情况,规划网管DCN网络组网模型。 DCN子网及网元相关参数规划给出DCN子网划分及网元相关参数规划的统一原则。 安全性规划研究DCN网络的各个层面的保护机制,以应对各种故障场景对网络带 来的安全冲击,制定安全保护机制。 实践应用分析结合案例对完成规划的网络及未规划的

3、网络进行分析对比,在实践中 检验和评估所设计的DCN网络对于PTN网络管理的助力作用。1.1 研究背景及目标(开题报告) 1.2 主要研究内容(开题报告) 1、主要研究内容:1)提出分层DCN组网模型;2)给出统一的DCN子网划分、网元参数规划原则;3)DCN网络相关保护配置;4)现网试验验证方案可行性与可靠性。2、难点及解决方案:难点1:网关网元管理能力有限,现网应用网关管理能力越限,造成子网内部分网元无法正常 管理,网元频繁脱管,给网络管理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解决方案1:分层DCN组网模型。通过增加接入层子环设备为网关网元来增加DCN网络有效网关 网元的数量,很好地克服了网关网元管理能力有限

4、的缺点。难点2:现网组网复杂,DCN子网划分困难,没有统一的原则可以遵循,容易发生DCN巨网和子 网互连的情况,引发DCN震荡,网元频繁脱管;解决方案2:给出该组网模型下统一的DCN子网划分方案、并给出DCN网元参数配置、保护配置 建议,使得DCN网络结构清晰,安全可靠便于维护。3、达到效果:分层DCN组网结构已经在大连移动本地PTN网络全网应用。方案应用前在接入环 密集区域汇聚层网关管理能力越限、DCN子网划分没有统一原则造成子网互通导致所管理网元 频繁脱管的现象,严重影响日常管理维护;分层DCN组网方案应用后没有发现网元频繁脱管的 现象再发生,提高了网络管理的可靠性。1.3 目标完成情况总

5、结(1)项目解决2项关键问题: 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大连移动公司PTN传输网络汇聚层网关网元不能满足现网管理需求和 DCN子网划分混乱等问题。通过在每个接入子环内选择一个点作为网关网元,将汇聚层网关 网元管理压力分散到不同的接入子环的网关网元上,保证每个网关网元管理的网元数不超 过设计值60个。 给出统一的DCN子网划分原则,一个接入子环就是一个DCN子网,结构清晰。任何人员对网 络进行操作,遵循同样的原则,即使几个子网互通对网络也不会造成影响。当网络结构发 生变化时,DCN子网不需要改变。 (2)研究和提出了1项关键技术的决策建议:分层DCN组网模型在网络建设初期节点数不是很多或接入环分布密集

6、、汇聚层网关元严重不足的区域,可 以选择在其中几个接入子环内增加接入层网关网元,采取几个接入环共用一个接入层网关的 方式以解决网关不足的情形。但是从长远考虑,我们建议从网络建设初期就为每个接入子环 选择一个网关网元。使得全网DCN子网划分有统一的原则可以遵循,DCN网络结构清晰便于维 护。 (3)挖掘国内专利申请一项,正在申请中已提交集团。 (4)与浙江公司共同输出PTN网管新功能及DCN组网研究报告一篇。 (5)对企业绩效贡献分析:该项目提出的分层DCN组网结构相比现网的DCN组网方式网络安全 性提高、组网规则清晰、网关扩容方便、节省扩容成本,为PTN管理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可 靠的保障,为市

7、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项目对企业绩效贡献的量化路径图1.4 项目企业绩效贡献和特征指标项目特征指标(PAV) 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 :P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 PAVe1此项目带来的指标变动量: PAV 市中心网元密集区 网关网元平均管理 网元数120个(大连市)15个(大连市)105个(大连市)企业特征指标网络及生产类(EAV-PS)指标 名称项目应用 前指标现 状值( EAVc)项目应用1 年后指标 预期值( EAVe)此项目应用带 来的指标变动 量(EAV)DCN网 络平均 故障率0.5%(大 连市)0.001%(大 连市)0.499%(大连市 )企业特征指标市场及

8、财务类(EAV-MF)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 指标现状值 (EAVc)项目应用1年 后指标预期 值(EAVe)此项目应用带 来的指标变动 量(EAV) 扩容1个 网关需要 成本15万元(大 连市)0.2万元(大 连市)14.8万元(大 连市)企业绩效指标(EPV)指标名称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 EAVc项目应用1年后指标预期值: EAVe此项目应用带来的指标变动量: EAV营运收入营运支出资本开支1.4 项目企业绩效贡献和特征指标项目特征指标的年度预期数值表项目特征指标(PAV)的名称:市中心网元密集区 网关网元平均管理 网元数 项目应用前指标现状值:PAVc120个(大连市 ) 项目应用1年后指

9、标预期值:PAVe115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2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216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3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318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4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420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5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520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6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620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7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720个(大连市)项目应用8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820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9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920个(大连市) 项目应用10年后指标预期值:PAVe1020个(大连市)一. 课题目标实现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2.1 现网技术方案(

10、1)组网结构:核心汇聚层节点为网关网元,采用带外DCN承载;其它接入设备及落地侧扩展设备作为非网关网元,采用业务端口域内DCN承载。2.1 现网技术方案(2)存在的问题分析1、汇聚层网关网元管理能力有限,厂家建议现网应用其管理网元数应60。但实际中,部分网关网元管理网元数120个,导致网关网元主控CPU繁忙、主控掉死,网元频繁脱管。2、由于现网汇聚节点数量少,组网结构复杂,导致DCN子网划分困难,没有统一的原则可以遵循,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反复重新划分子网。3、不同维护施工人员对网络进行操作,可能导致子网间互通、形成DCN巨网的情形,造成DCN信息震荡,网元频繁脱管,严重影响日常监控。4

11、、扩容汇聚层网关成本高、历时长。2.1 现网技术方案(3)现网故障现象现网问题区域拓扑故障现象网元脱管频次统计(1)组网结构:分层式的DCN组网模型1)选择核心汇聚层的PTN设备作为网关网元,采用带外DCN的方式承载,负责其本身及传输落地侧扩展设备的网管监控;2)在每个接入层子环内选择一个网元作为网关网元,采用管理网口绕接DCN+带外DCN的方式承载,负责其本身及其所在子环内其它网元的网管监控;3)所有的非网关网元采用业务端口域内DCN方式通过其所属的网关网元实现其与网管服务器的通信。2.2 DCN组网新方案GGGGGGABCDEF接入子环1接入子环2接入子环3接入子环4各层网关实现方式示意图

12、 分层DCN组网模型2.2 DCN组网新方案(2)DCN子网划分原则:每个接入子环划分成一个DCN子网,其与挂接的2个汇聚节点(网关网元)之间的DCN是关闭的。(3)保护配置1)接入环网关网元专线电路的备份保护设计接入层网关业务端口与双挂汇聚层设备业务端口之间要配置一条承载DCN信息的专线业务,承载该业务的TUNNEL配置APS1:1保护,工作及保护TUNNEL选择不同的物理路由。当任何一个TUNNEL发生故障时,可确保网关网元的正常通信。并且,设计由两个相同汇聚节点接入的接入环网关网元专线业务分别通过两个汇聚节点进行汇聚上传,确保在单个汇聚节点失效的情况下,一部分接入子环网关的正常监控。2)

13、各层面的PTN设备主备网关关系设计将2个双挂汇聚节点设为接入环节点的备用网关1和2,当接入环内的网关网元失效时,环内的网元可以通过汇聚层网关网元实现与网管的正常通信。2个汇聚层设备可以互为备用网关1,任意选择一个接入环网关网元为备用网关2。3)主控保护设计各层面网关网元均配置两块主控板互为备份,在一块主控板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倒换到备用主控板上,保证网关网元正常工作。2.2 DCN组网新方案2.2 DCN组网新方案(4)网元参数配置规划1、带内DCN网络参数1)DCN管理信息VLAN使用默认值4094;2)以太网端口的DCN带宽建议使用默认值512Kbit/s。2、网元ID规划1)扩展ID:考虑

14、未来省内地市间PTN设备互通组网、集中监控的可能性,建议每个地市建网时采用统一扩展ID规划原则;地市扩展ID沈阳11 大连12 阜新13 铁岭14 朝阳15 鞍山16 本溪17 丹东18 锦州19 营口20 辽阳21 盘锦22 抚顺23 葫芦岛24辽宁省网元扩展ID规划2)基础ID:取值范围1-49136a.落地侧PTN设备基础ID:1100 (每个落地局预留10个ID)范例:如大连一二九局落地PTN使用110;若一二九局当前网元数量达不到10个网元:如只有5个网元,则ID 610也同样为一二九局预留;则同理周水子局落地侧PTN使用ID 范围为1120;b.核心层PTN设备基础ID:10120

15、0 (每个核心环预留10个ID)范例:每个地市可能包括多个核心环;如有核心环1、核心环2等,如核心环1使用的设备ID为101110;若核心环1当前的网元数量达不到10个网元,如只有5个网元,则ID 106110也同样为核心环1预留;则同理核心环2的PTN使用ID范围为111120;c.汇聚层PTN设备基础ID:2011000 (每个汇聚环预留20个ID)范例:每个地市可能包括多个汇聚环;如有汇聚环1、汇聚环2等,如汇聚环1使用的设备ID为201220;若汇聚环1当前的网元数量达不到20个网元,如只有5个网元,则ID 206220也同样为汇聚环1预留;则同理汇聚环2的PTN使用ID范围为2212

16、40;d.接入层PTN设备基础ID:100149136(每个接入环预留30个ID)范例:每个地市可能包括多个接入环;如有接入环1、接入环2等,如接入环1使用的设备ID为10011030;若接入环1当前的网元数量达不到30个网元,如只有5个网元,则ID 10061030也同样为接入环1预留;则同理接入环2的PTN使用ID范围为10311060。2.2 DCN组网新方案3、网元IP规划1)非网关网元的IP规划网元IP地址格式:129.X.Y1.Y2,其中:X:网元的扩展ID,大连为12;Y1,Y2:网元的基础ID,非网关网元IP需要人工设置成随网元ID变化,规则为:网元基础IDY1254Y2 2)网关网元IP规划采用现有带外DCN网络分配的IP,需要在网管上人为修改。为每个核心汇聚站点及通过其进行DCN信息上传的接入环网关网元分配一个IP地址段,每个IP地址段有30个IP地址(27位掩码),一个用于网关IP地址,其余29个分配给网关网元(包括汇聚层及接入层网关)。如果不够用,可以考虑分配使用若干个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