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208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 12 题。1.图中 a、b、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A一月 B五月C七月 D十月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34 题。3.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A非洲 B南美洲C北美洲 D澳大利亚4读大陆 F 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A寒暖流交汇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C板块交界处,多温

2、泉D沿岸有寒流经过右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回答 56 题。5此实验主要是探究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6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没有体现搬运过程A B C D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78 题。27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条件 B热量状况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8甲山 A 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 B地处

3、阴坡,热量不足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读沿 30 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回答 911 题。9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大B. 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小C.该月份地正值伏旱天气D.大气逆辐射地强于地10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两地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D.位于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11.关于地所在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月份以河流处于汛期 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D.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雪期是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读我国某区域多年

4、平均雪期等值线图,回答 1213 题。12.图示范围内雪期天数的最大差值约是A.120 天 B.135 天C.149 天 D.155 天13.该区域中部地区雪期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气温高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C.受暖流影响 D.降水较多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回答 1415 题。14.该地区盛产的农产品可能有A.茶叶、稻米 B.香蕉、油棕C.花生、甜菜 D.小麦、苹果15.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A.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B.大力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积极发展沼气,减少森林的砍伐D在甲处修大坝建水库,开发小水电读 2012 年 10 月 24 日我国秋收农用

5、天气预报图,回答1617 题。316.图示时间,我国大部分区域收获已完成,而甲地作物却未成熟,其可能的原因是A.甲地阴雨天多,年积温低B.甲地纬度较低,10 月仍为生长期C.甲地的作物生长季长D.其他区域作物播种早17.影响图中各地作物收获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天气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 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 1819 题。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B.2010 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C.2015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D.2050 年劳

6、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19.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吸引外来移民适入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推迟退休年龄 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A. B. C. D.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 。2012 年 5 月 14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回答 2021 题。20.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黄河的便利水运 劳动力丰富廉价 科技、教育水平较高A. B. C. D.21.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

7、面积缩小B.就业机会减少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读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指数(综合指数越高,水质越差)的变化趋势图,回答 2223 题。42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B.城市绿地面积在增加C.人均城市绿化面积在上升D.水质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23.巴西利亚市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A.积极发展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减小工业用地面积,限制工业的发展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关停并转污染企业D.完善交通运输网,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2012 年 12 月 17 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

8、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2425 题。24.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减轻生态破坏A. B C. D25.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综合题(共 5 个大题,满分 50 分)26.(10 分)该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图中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 (4 分)(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3 分)5(3)近年来,世界各国

9、对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越来越多,试从地理角度简述该地区的重要性。 (3 分)27.(10 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 分)(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4 分)(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2 分)(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 (2 分)628.(9 分)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及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分)(2

10、)根据气候资料,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4 分)(3)列举该区域南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 分)29.(10 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4 分)(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3 分)7(2)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 (3 分)30.(11 分)2013 年 5 月 30 日,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3 分)(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11、2 分)(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3 分)(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 分)82013 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D 2.C 3.A 4.D 5.D 6.C 7.B 8.C 9.B 10.D 11.B 12. C 13.A 14.A 15.C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B 23.C 24.A 25.B二、综合题(共 50 分)26 (10 分)(1) (西北风,

12、画图略) 极夜;极光。 (说出其中一种即可) (4 分)(2)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纬 70”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3 分)(3)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联系三大洲的便捷海上通道;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3 分)27 (10 分)(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分)(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沉积作用明显。 (4 分)(3) (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 分)(4)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或

13、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 (2 分)28 (9 分)(1)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 (3 分)(2)有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灾害;夏、秋季节易出现高温干旱(伏旱)天气;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4 分)(3)发展立体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2 分)29 (10 分)(1)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 分)9(2)公平性角度:要兼顾河流上中下游对水资源的需求(1 分)持续性角度:

14、要进行水资源功能区规划,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注重流域植被保护,建设水源保护区;加强污水治理,防止河流污染。 (任答其中 2 点得 2 分)(3)铁路运输促进了乙城市第二、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乙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 分)30 (11 分)(1)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任答其中 3 点得 3 分)(2)穿越众多高山峡谷、河流;途经地区地震多发,多滑坡、泥石流,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2 分)(3)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缩短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费;减少石油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 (3 分)(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提高居民收入。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