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评价问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64157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7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的评价问题(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的评价问题新课程的评价理念1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 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 事的工作(或学习)进行检测,找出反映 工作(或学习)进程的质量或成果的水平 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工作(或学习)的 质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 价值判断与成绩认定 20世纪20年代开始,关键在于确认目标和表现的吻 合程度 反思与问题诊断 20世纪40年代左右,掌握学习 学习质量的了解 20世纪80年代,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 可持续的过程 评价是一个过程,它与学习过程交互作用,对学生 的学习产生导向性的影响。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实 践,评价将成为促进人的终

2、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 过程。教育评价的功能教育评价的要素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以什么理念来指导评价?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以什么为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尺度怎样? 谁来评价?评价的实施者是谁? 评价谁?评价的对象是谁? 评价什么?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怎样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和程序怎么样? 如何解释、利用评价的结果?评价有什么样的 功能?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形式多样, 对象和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关于学生的评价 目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的评价体系 从过分强调统一标准转 变为既有统一的标准, 又注重个体差异; 从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 接受或认

3、知能力的发展 转变为关注学生多元智 力的发展; 从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 ,转变为多样化的评价 形式。 措施 树立育人为本、以促进发展 为目的的评价理念以突出 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为核心 评价内容多元化,实现三 大培养目标的整合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评价标准体现具有时代特 点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 观 评价方法依据教育教学目 标和评价内容选择多元的评 价方法,改变单一纸笔测验 的方式关于教师的评价 目标:促进教师的发展 理念: 尊重、平等、理解 突出教师主体地位 注重过程 尊重教师个体差异 从关注教师的“ 教 ”转到关注如何帮学 生“ 学” 内容 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 教育教学能

4、力 方法多样化 案例分析法 档案袋评价 表现性评价 主体多元化,以教 师为主体 教师自评 同事评价 学生、家长评价 关于学校的评价 坚决打破唯“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做法 评价的重点从检查学校是否落实行政部门布置 的工作,转向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包括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计、教育与学习计划和 评估体系等 建立校长评价制度 关于课程的评价确定 需要选择 方案形成性评价实践 问题应答终结性 评价外部评价者内部评价者关于教材的评价编者教材试用者审查委员会专业机构 和 评价网络教育行政 部门教研员 学校教师、学生 家长推 广 使 用 教 材学生学业成绩评价2两种类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测验 三种

5、方式:纸笔式、表现式、反思式过程性评价的概念 在总结国内外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新课程的 评价提出了所谓“过程性”评价的概念。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指的是课程实施意义上的过程,也 是学生通过课程活动获得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 有延续性的一面,也有阶段性的一面。从延续性的一面 看,评价关注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从阶段性的一面来看,评价关注的是每一阶段的学习 效果,包括智能的与情态的效果。 过程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 的学习方式,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以 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所进行的评价。它主要 通过非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完成。 过

6、程性评价包括了质和量的两种评价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学生的反思,通过反思学会学 习、学会评价。过程性评价要评价什么?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 过程性成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 非智力因素学习方式 什么是学习方式 形式化的描述:合作学习、活动式学习,等等。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他们对学习任务的价值取 向和兴趣,以及他们对学习本身的认识,或者说他 们的元认知水平,导致他们对学习效果产生特定期 望,通过采用特定的途径去经历学习任务,往往也 导向与期望相匹配的结果。学习方式=动机+策略 效果 由于所涉及的动机和方法的不同,学习的方式 可分表面式

7、、深层式、和成就式等。新课程所 倡导的是深层式的学习。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无法通过终结性评价来检测,只能通过学 习过程的表现来观察的学习方法; 与学科学习紧密相关而难以通过终结性评 价衡量的智能因素,如解决现实科学问题 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通过学科学习而达成的高层次学习目标, 如正确的科学观等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意向; 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谁来评?怎么评?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与方式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包括: 自己自我反思式评价 同学同伴相互评价 教师根据观察和作业情况给评语 家长根据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根据学生

8、的年龄特点,采取不 同的评价方法。 对小学生,以成长记录为主:学生通过做成长记录进行反思 ;班主任教师每隔适当的时间,收阅学生成长记录并给反馈 评语;家长每隔适当的时间,阅读学生成长记录并做出家长 的评价。 对中学生,主张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个人学习心得报告 、小组评价会、结合研究性学习任务进行评价等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处理 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最好是用描述式的语言或文 字来呈现。但是,考虑到这样做的工作量太大 ,还有家长与社会的习惯和需要,可在用定性 的报告描述评价结果的同时,用等级表达过程 性评价的结果。但是不应用百分制的分数来表 示,不应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相加。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

9、价的结果最好都 予以呈现。 过程性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与终结性评价 有质的区别,应分别予以报告。育才中学模块学习学分认定表育才中学模块学习学分认定表 模模块块块块名称:分子与名称:分子与细细细细胞胞 班班级级级级:高一(:高一(1010) 任教老任教老师签师签师签师签 名:名:*学号学号姓名姓名出勤考核出勤考核过过过过程考核程考核模模块块块块考核考核学分学分 评评评评定定备备备备注注旷旷旷旷 课课课课迟迟迟迟 到到病事病事 假假等等 级级级级等等级级级级成成 绩绩绩绩等等 级级级级041001041001易典典易典典A AA A8585A A2 2041002041002梁甫茵梁甫茵A AA

10、 A9494A A2 2041003041003钟钟钟钟琳琳A AA A9999A A2 2041004041004李李欢欢欢欢蓓蓓A AA A9393A A2 2参加参加课课课课外外 兴兴兴兴趣班趣班041005041005王天小王天小A AA A9797A A2 2模模块块块块名称:分子与名称:分子与细细细细胞胞 班班级级级级:高一(:高一(1 1) 任教老任教老师签师签师签师签 名:名:*序序 号号姓名姓名学生自学生自评评评评学生互学生互评评评评老老师评师评师评师评 价价等等级评级评级评级评 定定A AB BA AB BC CA AB BC C1 1李菁李菁A A2 2李李艳艳艳艳雅雅A

11、 A3 3王璐王璐A A育才中学学生模块学习过程评价表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块名称:生物模块名称:生物1 1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 班级:高一(班级:高一(1010) 组长签名:组长签名:*学号学号姓名姓名自我自我评评评评价价小小组评组评组评组评 价价学学习习习习 目目标标标标学学习习习习 态态态态度度学学习习习习 能力能力总总总总体体 等等级级级级学学习习习习 目目标标标标学学习习习习 态态态态度度学学习习习习 能力能力总总总总体体 等等级级级级041062041062王小舟王小舟A AA AA AA AA AA AA

12、 AA A041063041063马钊马钊马钊马钊A AA AB BA AA AB BA AA A041064041064于晨于晨辉辉辉辉B BA AA AA AA AB BA AA A041075041075孙图孙图孙图孙图 灵灵A AA AA AA AA AB BA AA A育才中学学生模块学习自评互评表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方法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 ; 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性评价之外; 将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甚至评价 工具等同起来; 适当控制过程性评价的频密度,注意评价工具 的简约; 把学习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 提倡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提

13、倡反思式和交流式的评价; 从功利出发取消过程性评价,或使过程性评价 形同虚设; 把过程性评价变成管理和束缚学生的手段。 三个突破口 等级评分 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的考试终结性测验的改革为什么要采用等级评分? 教育评价对象本身的模糊性; 模块测验的目的和性质; 百分制假定考试评分的基本单位(1分) 是均衡等值的,赋试题以一定的分值,用 分数来表示解答不同难度的试题的能力。 试题之间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不同, 不符合实际; 淡化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如何评定等级? 百分制转换 比例评等 直接评定等级 按试题难度层次 按学生表现层次 SOLO分类理论 PTA要素分析法关于开放性试题 为什么要在成绩测验中

14、适量采用开放式试 题? 编制开放式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试题的检测目标和效度 不能违背学科的基本规律 必须考虑在考试的限制和学生的水平 开放式试题如何评分? SOLO分类法 PTA评分法开放性试题的例子 将一气垫导轨倾斜放置,用标尺标明导轨 上各点的位置,让滑块从导轨的高端滑下 。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观察这一过程并做 出你认为必要的测量(可以利用自己的手 表和导轨上的标尺),做出你认为必要的 记录,然后以你认为是最科学的方式描述 这一过程。应清楚地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推导论证、公式计算、数据结论、图线 表格等等。评分标准本题无参考解答,教师可参照下面基于SOLO 分类理论制定的评分标准给学生评分

15、: 0分:没有回答,或给出的回答言不及义或文不对题 。 1分:只有定性的描述,基本上能说清滑块的运动过 程。 2分:有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测量。其中定量的测量 只是测出几个时间及距离而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整理 ,也没有结论。或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的差距很大。 3分:有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测量。其中定量的测量 包括对滑块运动到不同位置时,滑块与原点的距离及 运动所经过的时间,并能用这一数据计算出滑块运动 的平均速度或即时速度这两个量中的一个。测得的数 据基本上合理。 4分:情况同上,但能将滑块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即时 速度两个量都求出来。 5分:在前面的基础上,整个实验报告的叙述,包括 目的、原理、过程、数据记录和整理、最后的结论等 ,条理清楚,结论明确。 7分: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出滑块运动的加速 度。 9分:在前面的基础上,能利用所掌握的多种数学工 具,包括图表、图线等等,将实验观察的结果非常清 楚地表达出来。 10分:在前面的基础上,能从实验事实出发对滑块的 运 动以至普遍情况下的匀加速运动,或其它任何问 题进行讨论,且言之成理。 其它形式的答案,可参照上述等级给分。关于开放式考试 为什么要组织开放式考试? 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