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073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高一 1 月月考地理试题月月考地理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我国北方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自然景观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 主导因(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海拔高度 2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

2、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人口容量 B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小的人口容量 C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容量 D具有较大的确定性4. 右图中依次代表 (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 ) 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带 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沙漠带呈狭长形分布 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A. B. C. D. 6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森林

3、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7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形成前后的气候差别不大 B使植被、土壤、动物垂直分布 C自然带只在其上的山脉地区出现 D其上的冰雪不属于自然带 8图中若 A 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 )2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 9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河流含沙量增大 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水位下降A. B. C. D. 10赤道地区水资源普遍比比副热带地区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 ) A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

4、相互影响 C数量是有限的 D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 11金、银、铜、铁等矿产 ( ) A.属于外生矿 B.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C.多分布于砂岩地区 D.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 12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组合是 ( ) A铝材、铝土矿、石油、铁矿 B针叶林、湖泊水、棉花、冰川C耕地、林地、湖泊、闪电 D石油、煤、河水、水能 13人类开始主动的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是开始于() A采猎文明阶段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D后工业文明阶段 14.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5.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 A建立洪水预报警报

5、系统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修建分洪区 16百余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 ) A波动上升 B波动下降 C变化不定 D渐趋平稳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 1718 题: 17.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3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 18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 速度加快,其原因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 人口出生率上升: A B.C. D. 19.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条件 B自然条件 C宗教因素 D政治因素下表资料反映的是 2001 年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 (摘自联

6、合国于 2000 年发布的预 测报告) 据此完成 2021 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2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20.读表可知,世界人口迁移的趋势主要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1.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美的自然环境 22.世界人口 80以上居住在( ) A热带 B北半球中低纬 C南半球中低纬

7、 D寒带 2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源丰富程度 B科技水平 C人口的精神生活水平 D人口受教育水平 24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4A开发历史长短 B 政治经济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 D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下图为中国、法国和肯尼亚三国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完成第 1 题。25图中,自左向右国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中国、肯尼亚和法国 B肯尼亚、法国和中国 C法国、中国和肯尼亚 D肯尼亚、中国和法国第第卷(综合题,共卷(综合题,共 50 分)分)2、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0 分)分)26.读图,回答问题。 (9 分) (1)该图表示_地貌。 (2)图

8、中的地貌是_作用形成的。 (3)地貌中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1_2_,3_。 (4)1、2、3 都是_作用形成的。 (5)这种地貌在我国的_高原最为典型,其岩石以_岩为主。 (6)在该地发展旅游业,应特别注意( ) A.防洪 B溶洞塌陷 C水土流失 D野生动植物的保护27右图是人口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9 分) (1)若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则 A 所示地区人口出生率约为 ,人口死亡率约为 ;B 所示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约为 ,人口死亡 率约为 ;5C 所示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D 所示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2)若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

9、模式正在向图中字母 所代表的模式转变。下列国家中属于 A 模式的是 ,属于 D 模式的是 。 (请 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意大利 埃及 瑞典 印度28. 读右图“啊,地球出汗了” (6 分) (1)指出图的寓意:_。 (1 分) (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 (1 分) (3)该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_。 (2 分) (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_ _。 (2 分)29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6(1)图中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 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 于人口增长的 阶段。 (2)图中阶段为人口 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家有 、 等。(3)目前我国正处于 阶段(填数字)

10、,部分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已进入 阶 段(填数字),这些得益于我国的 工作。30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9 分)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距离(km)02002005005001 0001 000人口(万)39 05426 74033 45210 344占总人口数()35924330494面积(万 km2)97133235495占总面积()101139245515人口密度(人/km2)40720114221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海拔(米)2002005005001 0001 0002 0002 0004 000人口数量(万)73 345119 42788 647510 037

11、1l 5908人口比重()649171778914面积数量(万 km2)144597216253993159人口密度(人km2)50820053425材料三“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 2 000 万左右,至 1999 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 600 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 l00 万。 (1)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出我国人口分布规律。(4 分)(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 分)(3)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1 分)73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7 分)(1)图中 A 国代表_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解决措施是 _。 (3 分) (2)B 国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解决措施是_。 (2 分) (3)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的是_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国。 (2 分)8宾川四中宾川四中 20122013 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 1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一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共共 50 分分 26 (9 9 分分) (每空一分)(1)喀斯特 (2)侵蚀 (3)钟乳石 石笋 石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