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设计入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64053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科研设计入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科研设计入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科研设计入门医学研究设计内容医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实验性研究设计类型 常用的观察性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诊断试验 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和随机分组方法医学研究设计的意义(一)什么叫科研设计o 在科学研究实施前,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和研究设计的原 理、原则和方法,对将要进行的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 目标与内容、对象与观察指标、研究方法与设计路线等 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和安排,并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o 专业设计:根据研究问题和背景,提出研究对象 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适的研究对象,选 择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研究因素等。统计设计:根据研究问题和专业背景转化为

2、统计 问题,基于统计学原理,解决与统计相关的问题 ,使研究执行按照预定的路线进行,得到预期的 可能结果,由此推断可信的结论。 医学科研设计的意义(二)v 良好的研究设计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获得针对研究所需要并且可靠的资料 ; v 能较好地控制试验误差和混杂,并作出估 计,保证结果的可靠、可重复;v 良好的设计是实现良好科研的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 实验研究按照预定控制实验条件下,根据随机分组的结果将研究因 素中的不同处理给予对应的受试对象。其特点是在随机分组 前,所有受试者都是来自同一群体,随机分组后根据研究因 素不同处理,使受试者两个或多个群体。 调查研究(观察性研究)研究因素不是

3、人为的干预,只是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通过选 择合适的暴露人群实现不同人群的不同暴露水平,通过比较 不同的暴露,评价不同暴露水平的强度对研究对象观察指标 的影响。 临床诊断试验:考察某个评价指标在患病人群的水平和非发 病人群的水平,由此评价该指标能否用于诊断该疾病。二、实验设计v 实验性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v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v 样本大小的估计v 常见的实验性研究设计类型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研究因素(处理因素) 受试对象(研究对象) 实验效应(研究观察指标)研究因素(处理因素) 在实验性研究中,研究因素就是干预措施 ,亦称处理措施。 例如:为了研究某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疗效。收治200名

4、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随 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并采用双 盲研究。试验组服用该中药,对照组服用 安慰剂,通过一个疗程的资料,评价两组 对象的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的差异。受试对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细胞等 。 受试对象选择一般要考虑干预措施的承受程 度,是否有临床意义。 一般要制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在动物研究对象时,往往要制作患某种疾病 的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存在是否找某成功, 如果评价造模是否成功的问题。实验效应(观察指标)实验效应是研究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客 观反应与结果,通过观察指标来表达; o 指标能反映原始研究问题的。 o 指标可以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一般

5、而言,尽可能选用客观指标。 o 指标能够较好反映研究因素对观察指标的 反应 o 指标至少要满足必要的精确性和正确性。二、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重复原则 随机化原则 对照原则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重复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 原则对照原则(一) 对照的意义 没有对照,没有比较,没有 鉴别;设立合理的对照组1、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作用2、控制和减少试验误差3、对比作用与实验条件监控作用 合理对照的原则:各组例数相等各组间均衡可比 组间均衡性(齐同可比性)1、什么叫组间均衡性对照原则(二)组间均衡性:比较各组间除研究因素外,对 试验有影响的非研究因素和试验条件均应相 同或相近。2、在研究设计和试验过

6、程中应从下列四个方 面考虑组间均衡性:(1)研究对象性质相同 (2)试验条件要一致 实验环境 仪器 试剂 (3)研究者或操作者要一致 交叉 随机分配对照原则(三)(4)时间或试验次序要一致 同时交叉进行3、实现均衡可比的手段或方法:(1)随机化 研究对象、操作者、试验次序 要 随机分配(2)配对与分层 配对、配伍组设计、分层随机(3)双盲 盲法的意义和概念 单盲 双盲 安慰 剂 揭盲(4)交叉均衡对照原则(四)4、组间均衡性测定(检验)是指在获得资料 后通过主要非处理因素(混杂因素)进行组 间假设检验以考察各比较组间的均衡可比性 。均衡性检验方法:首先要考察样本例数, 再对各项混杂因素在组间分

7、布或构成进行检 验,数值变量既要检验平均水平又要检验离 散趋势,分类资料检验其构成。对照原则(五)不均衡的处理:应用多因素统计方法对不 均衡因素进行调整基础上再进行组间比较。 (混杂因素两段调整)例:在对某滴眼液治疗角膜炎的期临床试验中 需对“就诊时已发病天数”进行均衡性检验。试验组 对照组 P值均 数 3.77 6.70 0.05标准差 5.67 57.66 0.01对照原则(六):对照种类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措施 标准对照 公认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标准方 法或常规方法 相互对照 各比较组互为对照 实验对照 在对实验组实施处理因素时必须 伴随一个对试验有影响的因素,此因素称为 实验

8、因素,对照组必须施加实验因素。举例 说明对照原则(七):对照种类 自身对照 对照与实验措施在同一实验对象 身上实施 安慰剂对照 对照组施加安慰剂 阳性对照 采用已肯定疗效的药物为对照, 如标准对照、弱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不含研究中处理因素的对照,如 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实验对照) 历史对照 不能实验研究中的对照随机化原则u保证各组间均衡可比的重要手段u在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有同等的可能被分 到比较各组中去u在调查研究中,总体中每个个体有同等的可 能被抽到样本中来u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和计算机产生的随 机数重复原则(样本含量)意义 样本含量少,抽样误差大,样本含量 大,非抽样误差也可能大;

9、组间均衡性、实 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概念 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 条件下,所确定的最少样本含量; 考虑因素应用范围与人力、物力和财力; 方法 查表法或计算法 前提条件 允许误差、总体变异、 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第三节 样本大小的估计样本大小估计的前提条件(决定参数) 允许误差:研究者提出的希望发现或允许 控制的样本与总体或两样本间差别大小;如 =|X1-X2|, =|X-|, =|p-|; 和 大小 已知或 单双侧、设计类型、指标类型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凭经验估计(约定俗成) 正常值范围估计(100 人以上)肿瘤调查(万人以上,几千人)人口普查(10%,5%) 样本量估计的要素

10、横断面调查的样本量估计 观察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常见研究设计类型(1) 完全随机设计(最常用) 配对设计(最常用) 配伍组设计(最常用) 交叉试验设计 析因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第四节常见研究设计类型(2) 横断面研究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前瞻性研究设计 医学随访研究设计 医学诊断试验设计与评价完全随机试验设计(1)1、设计方法 确定研究因素与水平(单因素两组或多组) 确定研究对象(入选与排除标准)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到各组,或从不同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比较 试验或测定完全随机试验设计(2)2、随机化分组 3、优缺点:(1)设计与分析简单,易于实施;(2)只能安排单因素;(3)随机误差相对

11、较大;(4)个体变异较大,有些混杂因素难以控制或 需要探索时,可采用分层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3)v 完全随机化分组例:试将18个病人随机分成3组:1)编号;2)产生随机数,3)按 随机数排队,最小的6个随机数对应为第一组,其次为第二组,最大 的6个随机数对应为第3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预选对象实验组对照组随机化受 试 者按 纳 入 标 准完全随机试验设计(5)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第一层第二层受试者预选对象按 纳 入 标 准按特征分层随机化随机化配对试验设计(1)1、设计方法 确定一个因素和两个水平(实验组与对 照组) 确定研究对象和配对条件,将对象按配对 条件相同的原则配成对子

12、随机将每对对象分到两组中去 一个试验由若干对组成 (5) 配对条件 :主要非处理因素(研究对象的 特征、实验环境或条件),动物试验中条件 可严些,临床上条件不可过多配对试验设计(2)(6) 配对设计变型 治疗前后的比较,同一批标 本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同一批病人分别用 两种方法诊断,局部试验中人体左右侧的对 比;2、随机分组3、优缺点 (1) 组间可比性好,节省样本大小 ,试验效率高;(2) 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要求,临床上有一定 难度,并且代表性差。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1)1、设计方法(1) 确定研究因素和水平(多个处理组);(2) 确定研究对象和匹配条件,将研究对象按 匹配条件一致的原则

13、配成区组(配伍组);(3) 每一区组内的个体随机分到各处理组;(4) 一个试验由若干个区组组成。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2)(5) 区组的定义:实验条件相同,实验对象 性质相近的组称为区组(配伍组)。(6) 随机区组设计的三个条件:a 一个试验由若干个区组组成b 区组内研究对象的个数等于处理组数c 区组内对象随机分到各处理组(7) 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 的比较,同一批样品不同方法或不同实验室 检测进行比较。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3)2、随机化分组 ( 例) 已按动物特征配成6区组, 每个区组4个体,现进行随机化分组。对每个区分别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对应得到随机 区组的随机分组。

14、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4)3、优缺点(1) 可安排一个因素,也可安排两个因素;(2) 误差小、均衡性好、节省样本含量,统计 效率高;(3) 不能分析交互作用(4) 区组内的对象在试验中易发生意外,影响 整个试验。观察性研究o 横断面调查 o 病例对照研究 o 队列研究横断面调查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观察性研究的优缺点o 横断面研究:优点:可以估计患病率,可以 得到多个研究结果;缺点:患病率较低时, 不适合用横断面调查,不能估计发病率。o 病例对照设计:优点:使用面广,可以得到 多个研究结果,患病率较低时,也能适用; 缺点:不能估计发病率和患病率,容易产生 选择性偏倚和回顾性偏倚。研究设计评价要点1. 研究问题是什么? 2. 选用何种类型的设计 3. 主要评价指标是什么? 4. 主要研究因素是什么? 5. 这类设计是否有可能得到足够的样本量(包 括样本的采集能力和实验的成本) 6.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7. 主要评价指标的重复性如何?研究设计评价要点8. 主要研究因素与主要评价指标的关系能否回 答要研究问题 9. 可行性如何 10.样本量是否估计? 11.统计学方法选用是否正确? 12.结果是否合理? 13.结果解释是否正确? 14.同类型研究结果的比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