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046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陕西省延长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卷面总分:卷面总分:100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6060 分钟分钟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48 分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感动着古老的中国,它所反映的 生活产生的根源是(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 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2. 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

2、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 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 明渠引出地面灌溉。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 )A耦犁 B井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3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记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 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D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4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 川” 。唐人卢求在益州记序中也写道:“大凡今之报名镇,为天下第一者, 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引文反映了( )A长安、洛

3、阳是汉朝最繁华的大都会 B扬州、开封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C临安、成都是南宋最繁华的大都会 D扬州、成都是唐朝最繁华的大都会 524 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 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 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主要原因是(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6大生纱厂的创办,是张謇“舍身喂虎”的第一步。 它的诞生,使一方原本 荒芜冷僻的乡野,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

4、化工业城镇;经济史学家们 所称的“南通模式”,也由此而奠定基础。大生纱厂与下列哪一企业性质相同2(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耶松船厂 D发昌机器厂 7.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 30 年,分成 3 个阶段。第 一阶段:1978 年1988 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 年2002 年的曲 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 年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 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 、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 、 “乡镇企业” 、 “民工潮”C.“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 “乡镇企业” D

5、.“乡镇企业” 、 “新农村建设” 、 “民工潮” 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 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 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 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 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名谣反映了某个重 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应该

6、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101909 年初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 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当时这个使人们“开眼界”的 大众传媒是( )A电影 B电视 C 报纸 D广播 11学者认为,公元 1500 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 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分散走向整体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2近代以来,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 菜、粮食品种大量进入

7、百姓饭桌,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由美洲带到中国的 是( )A烟叶、甘蔗 B土豆(马铃薯) 、玉米 C葡萄、土豆 D甘蔗、水稻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52 分分) )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5252 分)分) 13.13.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3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也强调,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 本业之为贵。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8、 材料二材料二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 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三材料三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 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 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这 样,由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商业革命,通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开始把原 先半封闭的地区性经济联系起来。 世界通史教 程 材料四材料四 19 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丹莱杰温斯说:“北美和俄罗斯的 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 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

9、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 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西班牙和法国 是我们的葡萄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 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 世界通史资料选 辑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与这种 政策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6 分)(2)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 分)(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是什么事件的直接结果?最大的“地理大发现”是什么?材料中欧洲市场的状况说明了什么?(6 分)(4)材料四反映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10、?直接导致英国达到这一4地位的是一场什么革命?英国首先进行这场革命的有利因素有哪些?(14 分)14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逐步找到了 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图一 中共八大毛泽东作报告 图二 社民在公社食堂就餐 图三 人民日报关于高产的报告 材料二: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三材料三: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 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 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11、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 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四材料四图一 中共十四大 图二 中石化股份公司挂牌 (1)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的开端是什么?(2 分)(2)材料一中图片二和图片三分别反映了哪两场运动?有何教训?(7 分)(3)材料二中“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又指的是什么? (4 分)(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5,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 分)(5)根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党的十四大至今国有 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别是什么?(4 分)(6)以上四则材料之间有何关系?(1 分)延长中学延长中学 2012201220132013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48 分)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5252 分)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CDCDABCAA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