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043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陕西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3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 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一次月考试题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1、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刀耕火种式的粗放经营 B.重视生产工具的改进C.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D. 农牧业协调发展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3、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大 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 6

2、0%以 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 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 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 熟 4、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 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 ,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 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汉代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5、某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占总人口比例)自耕农地 主佃

3、农工场主商人243630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6、 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 中间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部文字为:“收买 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 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 是 A.宋代出现灌钢法,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于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2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7、商业活动中的“市” ,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

4、制是在 A.宋代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了这一政策。其根本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经济 B抑制商业发展C征派赋役和征收地租 D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9、17 世纪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是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荷兰10、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 年) 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 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 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 ”这段材料说明 A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 B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11、随着新航

5、路的开辟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殖民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下 列对殖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殖民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B殖民主义扩大了欧洲的资本积累 C殖民主义促进了欧洲的兴旺D殖民主义是殖民地的灾难和祸害 12、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 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 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 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

6、向近代社 会的转型1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 。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9、右图是 1881 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黄道婆 之所以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是因为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5、在历史课上,小明同学扮演汉朝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如下阐述。该同学的阐述贴近史实的是A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 “夜市”很繁华

7、 B这里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3C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D为了生意方便,我把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16、 “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注: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建功多,百姓便之” ,材料中“水排”主要用于 A灌溉 B冶铜 C制瓷 D冶铁17、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 “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18、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

8、积累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D长期落后于世界潮流 19、16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20、19 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21、小王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

9、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22、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阻碍了 工商业的发展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 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 B. C. D. 23、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 ”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是: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 B元代货币制度的变化C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24、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10、: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4商25、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26、自 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而愈加精彩。下列情形的出现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相关的是: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乘火车去旅游 汽车奔驰在马路上电话成为人们的通讯工具A B C D27、19 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飞机的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28、新航路的开辟对欧

11、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 地中海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加速了欧洲封建衰落和资本主 义发展 29、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0、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A进行殖民扩张 B发展海外贸易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开辟 新的航道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3131、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12 分)分)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

12、, 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 注。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 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6 分)(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一惯实行的什么政策?(1 分)(3)根据材料二,剖析雍正帝流露出“农为天下之本务”思想的依据。 (4 分)323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既有殖民扩5张的腥风血雨,也有工业革命的蓬勃繁

13、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 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规定:自公元 1651 年 12 月 1 目起及从 这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或该三角洲的任何部分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 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 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 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引自英国航海条例1651 年 材料二材料二 英国的物质生存是建立在商业和工业基础之上的,英国人担当了在全 世界传播文明的伟大使命。因此他们的商业精神驱使他们遍历四海五

14、洲,同各 野蛮民族相接触,创造新的欲望;提倡新的产业,而且是首先使他们(这些野蛮 民族)放弃不法横行的生活方式,知道尊重私有财产,接待外人友善礼貌,成为 了这些为商业所必须的条件。 引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航海条 例 材料三材料三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 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 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四材料四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 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