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899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安徽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3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70 分)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信息是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获取利 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基本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A B C D 3、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

2、聚菽粟 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 倦, ”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 C、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 4、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 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 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5、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 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翻车 B桔槔 C水排 D筒车 6、诗文证史。下

3、列诗文最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结构出现剧烈异动的是A.“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B.“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 ” 7、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 , 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称老 板,本质上说明了A. 崇本抑末的观念根深蒂固 B. 徽商处事的低调谦虚 C. 商人大多走官商结合之路 D. 徽商附风趋雅的特点 8、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 千里” 。材料描绘的是 A汉都长安 B隋朝

4、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2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直接 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 原料 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的商品和为 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B. C. D. 10、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1、右图为南朝青釉莲花瓣带托碗 ,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它制作精细,打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 B它属于青瓷,盛产于北方 C有“九秋风霜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赞誉 D它说明我国秘色瓷生产出现规模化 12、下表

5、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 (单位:万户) (据钱穆国史大纲 ) 。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 化的主要因素是A王朝力量的强弱 B疆域面积的大小 C经济格局的变化 D朝代时间的长短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B宋朝时,我国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古代中国被称为“丝国”和“瓷器大国” 14、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 这首唐诗无法 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 B.商业繁荣 C.商人众多 D.商政宽松 15、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 京师,

6、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 钱。 ”这说明 “飞钱”的主要作用是A为富商、高利贷者储存金银 B缓和钱币的不足,便于携带 C经营存款、放贷、汇兑 D标志着纸币的产生 16、据 唐六典 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17、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最早由北宋政府印制发行的 18、宋朝张择端能创作出清明上河图这一不

7、朽之作,最根本的原因是3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日臻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广大市民对风俗画的需要 19、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 B.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C.出现了“夜市” 、 “早市” 、 “草市” 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20、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 、 “私田” ,一律按 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C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21、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8、 故商贾之事,厥(通缺 )而不录。 ”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的态度是 A坚决反对 B完全赞同 C听任自然 D适当改变 22、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 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打击走私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保护渔业 23、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 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 滞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快增长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 24、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

9、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 为正确的是 A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25、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 (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开发土地资源 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B C D 26、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 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资本的原始积累 C商品种类的增加 D美洲的殖民化 27、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

10、战胜法国,到 18 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 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 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2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机器发明4珍妮纺纱机 改良蒸汽机 汽船 蒸汽机车 A. B. C. D. 29、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 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 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工厂规模不断扩大 D垄断组织以占主导地位 30、 “素业织土布,

11、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蚕乡 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蚕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 ”下 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C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31、高一(15)班学生搜集了下列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 中英签订 南京条约 开埠后前来上海的外国商船 魏源与海国图志 汉阳铁厂 1863 年洪盛碾米厂 。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

12、主义产生和发展 32、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 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 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 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B C D 33、1914 年 2 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 之转机” ,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 ,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 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13、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实业 3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 直接证据的是A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 土布者渐多。 ”B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5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 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 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35、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 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

14、学分别在 2、3、5、6 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A艰难起步、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萎缩 B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陷入绝境 C艰难起步、迅猛发展、再创辉煌、持续下滑 D初步发展、黄金时期、日益萎缩、停滞不前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 2 题,题,3636 题题 1010 分,分,3737 题题 2020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36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 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材料二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 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 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 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 潮流”?(4 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