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798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山东省滨州市2013年高考一模试卷1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 2013 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45 分)分) 1 (3 分) (2013滨州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D 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 焰色反应 专题: 化学应用分析: A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

2、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硝酸型酸雨的一个重 要原因; 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根据金属元素焰色反应 解答: A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的一个重要原因,故 A 正确; B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 B 正确;C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C 错误;D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用途,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2 (3 分) (200

3、9广东)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 Na+的结构示意图B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D 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构简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 称的综合 分析: 根据所学化学用语的有关知识,结构示意图、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结构简式、常见 元素的化合价知识来解答此题2解答: 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明显不同,重在看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 否相等,写离子结构示意图首先搞清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这个电子,变成,故 A 对;B、纯碱为碳酸钠,Na 为+1

4、价,CO32为2 价,其化学式为 Na2CO3,故 B 对;C、CH2=CH2为乙烯的结构简式,聚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n,故 C 错;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H 为+1 价,O 为2 价,则计算 Cl 为+7价,故 D 对;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化学用语的知识点,此知识点为学习化学的基本素养,要求熟练 掌握化学用语,再如结构简式、分子式、结构式要分辨清楚,不要混为一谈3 (3 分) (2013滨州一模)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混合物:盐酸、王水、水玻璃、水银 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电解质:H2SO4、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5、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BCD 考点: 混合物和纯净物;同素异形体;单质和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答: 解: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水玻 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水银的成分是金属汞,是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 故错误;CaCl2、烧碱是化合物,聚苯乙烯是高聚物,是混合物,HD 为单质,故错误;H2SO4、胆矾、冰

6、醋酸、硫酸钡都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都是电解质,故正确; 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 形体,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熟记各类物质的概念是解决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3大4 (3 分) (2013滨州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泥沙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B用水可以区分苯和四氯化碳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D 用托盘天平称量 11.72g 氯化钾固体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有机物的鉴别;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7、液 专题: 实验评价题分析: A泥沙和水可用过滤方法分离; B苯和四氯化碳的密度不同; C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溶液; D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 解答: 解:A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 A 错误; B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可鉴别, 故 B 正确; 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溶液,故 C 错误; D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可称量到 11.7g,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鉴别、仪器的使用等,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 查,题目难度不大,建议在学习中牢固把握相关基础知识5 (3 分) (2

8、013滨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的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D 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煤的干馏和综合 利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 质特点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 A、根据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B、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 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 C、根据除杂

9、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4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以此来解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属于多糖类物质,水 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油脂分子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中含有酯基, 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解答: 解:乙醇的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 A 正确; B、石油的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将各组分加以区分,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煤在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 、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 程,为化学变化;故 B 错误; C、乙酸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但乙酸乙酯也能与 NaOH 反

10、应,故 C 错误; D、油脂分子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 D 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取代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离和检验以及天然高分子化合 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6 (3 分) (2013滨州一模)C、N、S 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至少生成两种氧化物C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NO3、Na2SO3溶液的 pH 大小顺序:NaNO3Na2S03Na2CO3D CO2、NO2、SO2都能与 H2O 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

11、环境的影响;盐类水解的应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碳 族元素简介 专题: 盐类的水解专题;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分析: A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注意并不是所以的非金属氧化物 都是酸性氧化物; B硫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 C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钠盐,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其钠盐的 pH 越 大; D二氧化氮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ANO、CO 都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故 A 错误; B硫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时必须有催化剂和 加热条件,故 B 错误;C相同温度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NO3、N

12、a2SO3溶液中,因为酸根离 子的水解程度: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不水解,所以溶液的 pH 大小顺序:NaNO3Na2S03Na2CO3,故 C 正确; D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属于化 合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酸性氧化物的判断、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 B,注意硫与氧气 直接反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只生成二氧化硫,为易错点57 (3 分) (2013滨州一模)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mol 氧气与金属钠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 4NAB常温下,92gNO2和 N2O4混合

13、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2NAC在 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 16g 氧气,则转移电子数为 2NAD 100mL18.4molL1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 0.92NA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氧气和钠反应可以生成氧化钠,也可以生成过氧化钠,氧元素化合价可以变为2价或1 价;B、NO2和 N2O4最简比相同,只需计算 92gNO2中所含氧原子数即可; C、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标注元素化合价计算电子转移; D、足量铜和浓硫酸反应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后不和铜反应; 解答: 解:A、lmol 氧气与金属钠反应

14、,生成氧化钠时得到电子 4mol,1mol 氧气和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氧气得到的电子数是 2NA,故 A 错误; B、常温下,NO2和 N2O4最简比相同,只需计算 92gNO2中所含氧原子数,92g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2NA=4NA,故 B 错误;C、在 H2O2+Cl22HCl+O2反应中,氯气做氧化剂,过氧化氢做还原剂,每生成 1mol 氧气,电子转移 2mol,每生成 16g 氧气即 0.5mol,则电子转移 1mol 电子,故 C 错误;D、100mL18.4molL1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硫酸浓度变稀后不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小于 0.92NA,故 D

15、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计算应用,质量 换算 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关键是浓硫酸变稀后不和铜发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8 (3 分) (2013滨州一模)反应、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B碘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6C氧化性:Mn0 2SO42I03I2D 反应、中生成等量的 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 1:5考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 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 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 C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根据碘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 解:A在反应中硫元素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故 A 错误;B碘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在反应中被还原,故 B 错误;C氧化性 I03SO42,故 C 错误;D反应中生成 1mol 碘转移 2NA电子,反应中生成 1mol 碘转移 10NA电子, 所以反应、中生成等量的 I2时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