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测技术(原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3785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监测技术(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监测技术(原创)(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救护理技术重症监测技术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二、心电图监测 三、呼吸功能监测 四、脑功能监测项目三:重症监测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病患者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 组成部分无创伤性:血压(NIBP)监测、心脏超声心动 图检查、心电图(ECG)、心电监护 创伤性: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 测、动脉压监测、肺动脉压监测、肺毛细 血管楔压监测、心排血量监测、血管阻力 监测等。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一、血流动力学监测特点 v疑难重危病例集中v监测细致v治疗积极v医疗质量高v针对性强v护理水平高v工作效率高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动脉血压(NIBP)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自动测压技术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压休

2、克状态 非即刻性 干扰因素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 :大多限用于监测血压不稳 定的低血压或休克病人。最常选用的动脉 为左侧桡动脉,也可用肱动脉或腋动脉, 股动脉虽然易于穿刺成功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 穿刺 测压系统的准备 压力传感器的连接 测压系统的通畅及冲洗 调零 测压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一、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正常值为6cmH2O12cmH2O。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意义 测定中心静脉压对

3、了解血容量,心功能、心包填塞有着重大意义。可了解原因不明的急性循环衰竭是低血容量性的还是心源性的;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一、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比较其动态变化,更有 意义。 中心静脉压下降,血压低下,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 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正常,提示容量负荷过重。 中心静脉压进行性升高,血压进行性降低,提示严重 心功能不全,或心包填塞。 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 量不足,可予补液试验。一、血流动力学监测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给予静脉注入。若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

4、,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一、血流动力学监测适应症 危重病人手术,既可快速输液、输血,又能协助了解是低血容量休克,还是心功能不全。抢救休克时,确定输血、输液量是否适当,防止循环超负荷的危险。 当病人血压正常而伴有少尿或无尿时,帮助区别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以避免输血、补液的盲目性。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cvp的测定装置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漂浮导管技术一、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ECG) 用于测定心率,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起 搏器功能和心肌缺血 一般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二、心电图监测心电监护 心率与心律监测通过有线或无线装置将病人心电 图信息输

5、入床旁和(或)中央监护台的示波装置 。 标导联是最常用的监测导联,因易见P波。 发现致命性与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现可能影 响血流动力功能的心律失常;及时进行心肺复 苏、直流电复律或除颤、心脏电起搏或抗心律 失常药物治疗,中止和预防发作。 二、心电图监测(一)通气功能监测 (二)换气功能监测 (三)肺顺应性 (四)动脉血气分析三、呼吸功能测定(四)动脉血气分析 1.动脉血气分析及正常值 2.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3.注意事项三、呼吸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1)血气分析能够判断机体是否存在呼吸 功能障碍,是否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为诊断呼吸衰竭性质和程度的客观指标 。 (2)指导

6、氧疗和应用机械通气 (3)监测机体酸碱平衡失常类型 三、呼吸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技术和方法可能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因此应 注意以下几点: (1)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平静呼吸,避免精神紧张而导致过 度通气或屏气。 (2)选择合理的采血部位,一般选择挠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 。 (3)注射器抽取的肝素液应附于针筒内壁,并排除空气和多余 肝素液。 (4)抽取血标本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以隔绝空气。 (5)血标本应及时送检。 (6)对于吸氧的病人,如果病情允许,应停止吸氧30分钟后采 血;如果病情不允许,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抽血时间、吸氧方法 及浓度、呼吸机的参数等。三、呼吸功能测定(一)一般临床观察 (二)颅内压监测 (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四、脑功能监测(自学)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