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667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 30 题,120 小题每题 1 分,213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关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合子的成对基因中,起码有一对是杂合状态 B两个杂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体 C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 D杂合子至少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2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A 控制显性性状,a 控制隐性性状 B在减数分裂时,A 与 a 分离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A 具有遗传效应,而 a 没有 3.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的实质是A. 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 B.

2、 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C. 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规律 D.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4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隐性类型个体测 F1基因型 B通过测定 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根据 F1隐性类型个体所得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反向推知 F1的基因型 D测交时,与 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 F1,淘汰 F1中的黄果番茄, 利用 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 RR、Rr、rr 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 A121 B441 C321 D931 6.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

3、的是 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采用了假说 演绎法 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 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 行了分离 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 沃森 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A. B. C. D. 7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基因 B、b 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X 染色体 B该细胞中有 4 条染色单体、2 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8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

4、染色体的 DNA 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对应丁图的 CD 段2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对应丁图的 BC 段 若丙图代表某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单倍体 A B C D 9.S 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 R 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使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B.S 型菌与 R 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 C.肺炎双球菌利

5、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 S 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0. 下图甲是真核生物细胞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A. 甲图中是 RNA 聚合酶 B. 乙图中共有 8 种核苷酸组成C. 图中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D. 中含有的密码子共有 61 种 11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 染色体遗传病、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病、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 )A B C D 1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如果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子女数 量至少应是: A246 B246+1 C 246

6、 +1 D2223 1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4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XY 型生物体细胞中 X 和 Y 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 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 15下列关于“21 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

7、细胞贫血症”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辨 C二者基因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可用于区分二者316.已知四倍体西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11 条染色体;又知普通小麦是含有 6 个染色体组 的生物,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 7 条染色体。但是,四倍体西瓜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 体西瓜幼苗形成的,普通小麦是由三个物种先后杂交并染色体加倍形成。我们若将体细胞 中的染色体按其形态、大小、结构进行归类,则 A.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 4 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 6 种类型B.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 22 种类型,普通小麦

8、的染色体可分 21 种类型C.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 11 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 21 种类型D.四倍体西瓜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均分为 2 种类型,因为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17据你所知,杂交除选育新品种之外,另一个结果是获得: A纯种 B杂种表现的优势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 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A黄色豌豆自交后出现黄色和绿色豌豆 B双亲正常,孩子患 21 三体综合征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无籽西瓜 D 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

9、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20右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 C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 D图中 C 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1某 DNA 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二者共占碱基总量的 38%, 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 30%,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 占此链碱基量的百分比是A. 15% B. 30

10、% C. 16% D. 32% 2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若干, 将多对红眼雌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若要利用现有材料通过一 次杂交试验鉴别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个体应该是 A.白眼(雌)F1红眼(雄) B. F1红眼(雄)F1红眼(雌)C. F1红眼(雌)白眼(雄) D.亲本红眼(雌)F1白眼(雄) 23Y(黄色) 和 y(白色) 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 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Yyyy ByyYY Cyyy

11、y DYyYy 2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 个 F1个体只能产生 YR、yr、 Yr、yR 的配子各一个 BF1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 F1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 25. 将某一经3H 充分标记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3H 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 4 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4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

12、数为 2N,则其中含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3H 的 DNA 分子数为 N/2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2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即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13、27.右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据图能得到的结论是( ) 其配子的染色体组是 X、或 Y、 有 丝分裂后期有 4 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 5 种不同形态 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有 2 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 5 种不同形态 该生物进行基 因测序应选择 5 条染色体 A B C D 28.如图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示意图,将其花粉经离体培养 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AAaBb BAB Cab DAAaaBBbb 29关于限制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EcoRI 限制酶只能专一识别 GATTC 序列,并在 G 和 A 之间切开该序列 B基因工程操作历程的前两个步骤中需要用到同种的限制酶 CEcoR

14、I 限制酶来源于大肠杆菌 D限制酶就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作基因的剪刀 30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 基因频率为p,a 基因频率为q,且 2pqp2q2,若 AA 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 AA、Aa、aa 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31 (12 分)某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三种,分别是紫色、红色和白色。现将两株红花植 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花植物;将 F1自交,F2获得 191 株紫花植物、125 株红花植 物、21 株白花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结果推测:该植物的花色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且遵循 定律。

15、(2)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 F1紫花植物与 植物杂交,观察后代的性 状表现,并统计各表现型的比例。如果推测正确,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 (3)假设上述推测正确,现取 F2中的两株红花植物做杂交实验,若后代的表现型只有紫 花植物,则这两株红花植物的基因型最可能为(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 A,a 和 B,b 表示,以此类推。 ) ;若后代出现了白花植物,则这两株红花植物的基因型5为 。 32. (14 分,每空 2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 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 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 10000 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 控制)。请分析回答:有甲病、 无乙病无甲病、 有乙病有甲病、 有乙病无甲病、 无乙病男性279250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