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592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广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十八中桂林十八中 13-1413-14 学年度学年度 1212 级高二上学期期考试卷级高二上学期期考试卷生生 物物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B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 组织液淋巴血浆 C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D细胞可直接在内环境中获取营养 2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血浆中含有 H2CO3、NaHCO3

2、等缓冲剂,它的 pH 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内酶促反应不会受影响 B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

3、状腺激素 5.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 注射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胸腺激素 6.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 A过敏反应增强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效应 B 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7.艾滋病是 HIV 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 主要通过感染人体 B 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 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 RNA 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艾滋病人死亡

4、,通常是 HIV 病毒严重感染直接导致的 8.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的 S 区受损,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B.激素调控是通过神经系统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C.寒冷时,人体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的结果 D. .水的平衡,体温和血糖的稳定,都与下丘脑的调节有关 10刺激一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

5、激同一个神经元,发 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 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1.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爱行为,主要受性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无关 B.人遇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 脑、 垂体 C. 胰岛素可以促进多余的糖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 D. 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1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6、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兴奋传递的单向性与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部位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内的传递速度快 1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胸腺小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T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 B 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 B 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

7、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15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 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16.关于激素在生产上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做除草剂 B.给幼苗喷脱落酸可抑制其生长 C.将赤霉素涂在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上能获得无子番茄 D.给果实喷施生长素可促进其发育 17.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根据此 图 进行分析,下

8、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对根、芽、茎三种器官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A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 用 C三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3D. 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18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 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9甲、

9、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20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 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 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 1 个 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 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1.右图是某种动物迁入一个适宜

10、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为 S 型增长曲线B图中 d 点表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C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点D第 8 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主要是因为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22.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D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细菌、蚌等全部生物 23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24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

11、过桦树林。桦树 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 D.种间竞争 25.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个体数年龄期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4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6右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 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 B.白鲢

12、下降 C.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 27.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 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 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 28.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图解,图中的甲、乙、丙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29.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 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13、(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生态瓶放在光照处以获得充足的 能量 30.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 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气体 X 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 C.D 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 A、B、C 总能量 10%20% D.C 处在第三营养级 31.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 方法来杀灭蝗虫。2000 年发生蝗灾时,新疆某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

14、鸭子放养 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 子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 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 物 32.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所包含的最简单的食物链为:丙乙甲 B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的是在图中的 A 和 F 点 C在 C 处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种群丙在 A、B、C、D 这四个时期中, 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 A 33.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 种群 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5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3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