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3518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久避难硐室建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松河矿井采一区永久避难硐室设 计 方 案编 制 时 间: 2012 年 5 月 3 日1 目录一、矿井概况 . 2 二、避难硐室设计 2 一)井巷工程 . 2 二)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3 三)安全防护系统 3 四)氧气供给保障系统 4 五)环境监测系统 5 六)有毒有害气体去除系统 . 6 七)压风自救系统 7 八)通讯系统 . 7 九)照明系统 . 8 十)人员生存保障系统 8 十一)人员定位系统 9 十二)备用电源系统 9 十三)避难硐室装修材料. 10 三、附件 10 2 松河矿井采一区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方案一、矿井概况松河矿井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北部松河乡境内的土城向斜北翼中段,

2、分属松河乡、淤泥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538104455,北纬 26230255745。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40 万 t/a ,服务年限 51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矿井建有采一、采二、采三区三个采区,矿井于2010 年 8 月投产。目前矿井主采煤层3、12、15、17-18 号煤层, 2010年 4 月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鉴定松河矿井3、17、18 号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 鉴定结果为突出煤层,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重庆煤科院鉴定报告, 松河矿井所有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倾向性为类自燃煤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

3、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1115号文件要求,松河矿必须在井下三个采区均设置永久避难硐室。二、避难硐室设计一)井巷工程松河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采一区一水平+1490m 的 1490运输石门,避难硐室设计施工长68m ,巷道净宽 3.6m、净高 2.8m、拱形断面,支护喷砼支护,喷厚为50mm 、砼 C30 。该避难硐室主要为该区域全部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及可能出3 现的其他临时人员使用,设计避难硐室最大容纳人数80 人,根据要求每人有效面积不小于1 平方米规定计算, 该避难硐室设计有效使用面积不得小

4、于 80 平方米,巷道净高不得小于2.0m。根据以上要求:松河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生存空间计划使用长度34m ,净宽 3.6m 、净高 2.8m、断面 8.8m2、有效使用面积 122.4m2、拱形断面。二)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根据巷道情况设计, 每个避难硐室设计在两端各施工2 组 4 道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 兆帕的密闭门,设计密闭门墙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灌,每道密闭墙厚度为1.0m,掏槽深度 0.2m。每道墙中间留出宽0.8m,高 1.8m 的空间安设隔离门,靠生存室方向(第二道)的密闭墙上必须在左上部和右上部各安设一根直径为200mm 、壁厚为 6mm 的单向排气管,在密闭左下部安设一根直径

5、为100mm 、壁厚为 4mm 的单向排水管,第一道密闭墙上必须在右上部安设一根直径为200mm 、壁厚为 6mm 的单向排气管,在密闭左下部安设一根直径为100mm 、壁厚为 4mm 的单向排水管,要求每根管路外露长度超出墙体500mm 即可,并且在每根管路靠生存室方向末端安设一个等径的控制阀门,管路及阀门的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同时要求密闭及隔离门气密性强,密封可靠、开闭灵活。每组2 道密闭墙预留 1.0m 间距作为过渡室,该过渡室面积大于3.0 平方米,设计在过渡室顶部各设置1 套压缩空气幕(该压缩空气幕连接在压风管路上)和压气喷淋装置。三)安全防护系统为确保避难硐室内空气温度不超

6、过35.0 ,在硐室内安设一台4 矿用隔爆型空调装置, 作为降低环境温度的设备, 该装置必须能迅速将长度在 20m以内、断面为 14m2的区域的空气干球温度由32降到26以下。为确保进入生存室的各类管线在发生事故时不被损坏,设计采取在进入隔离密闭墙前方20.0m范围内的管线进行相应的保护, 具体措施采取在巷道左帮底板挖一条长度不小于20m ,深度不小于 500mm 、宽度不小于 100mm 的深沟,将风水管依次埋入沟内,用铁管将电缆、信号线进行包扎保护并依次埋入沟内,然后再填埋沙土。生存室内按照每人配备1 台隔离氧自救器的标准, 松河矿采一区避难硐室配备各80 台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以便应急使用

7、,要求每台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使用时间不得小于45.0min ,隔离氧自救器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储存柜内进行保管。为能清晰、 醒目的提醒避险人员硐室所在位置,设计在采一区的主斜井、1490 行人联巷、1490 运输石门等通往 1490避难硐室的巷道内以及交叉口各设置一块长300mm ,宽 150mm 的指示牌,牌板上必须指明硐室所在方向和距离。四)氧气供给保障系统为确保硐室内在无外界条件下,供氧量不低于0.5 升/ 分钟?人,持续时间不低于96 小时,即持续供氧量不低于2880 升/ 人,根据松河矿实际情况,避难硐室内的氧气供给主要采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供给,设计在硐室内左右两帮以及顶板各铺设1 趟直

8、径 50mm 的压风管路,该压风管连接到硐室外的直通地面的直径为100mm的压风主管5 上,在硐室内摆放座椅区域每隔6.5m 安设一组压风自救器,压风自救系统输出压力调整范围: 0.09Mpa,单个装置耗气量 150200L/min ,合计安设 16 组 80 个压风自救器,要求每个压风供氧量自救器不低于0.5 升/分钟。同时为更加有效的为避险人员提供氧气,设计在硐室内再摆放4台正压氧气呼吸器,该设备每台的额定保护时间45 分钟;另再配备4 台自动苏生器,该设备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1225L/min, 呼吸阀供气量: 15L/min, 吸痰器吸引压力 (-60 -3)Kpa。通过配备以上设备

9、设施后该避难硐室的供氧持续时间已超过96 小时。五)环境监测系统为确保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能时刻有效对过渡室内的氧气、一氧化碳,生存室内的氧气、瓦斯、一氧化碳、温度和避险硐室外的氧气、瓦斯、一氧化碳、 温度进行监测,使其救援人员能时刻掌握现场情况, 根据松河矿避险硐室实际情况分析设计采取分别在两个过渡室内各安设1 个氧气、一氧化碳传感器; 在生存室内各安设氧气、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压力/ 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个,另在生存室内还安设一套湿球温度计检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避难硐室的两端隔离门外5m位置各安设 1 个氧气、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温度传感器。 针对该避难硐室的环

10、境监测计划共计安设氧气传感器 5 台,测量范围 025% ;红外瓦斯传感器3 台,测量范围:0100% ;温度传感器3 台,测量范围050;一氧化碳传感器5台,测量范围 01000PPm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3 台,测量范围 06 5% ;湿度传感器 1 台,测量范围 0100RH 。以上传感器均通过监测信号线连接到分站(根据以上传感器数量分析、计划配备2 台 KJ95N监测分站,通过监测线连接到在1490 运输石门分站(保护盒电缆分开)上传输到矿井所安设的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的KJ95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上即可进行时刻监测。进入隔离密闭墙前方20.0m 范围内的监测线采取在巷

11、道底板挖一条长度不小于20m ,深度不小于500mm 、宽度不小于100mm的深沟,然后使用铁管包扎线路后埋入沟内,然后再盖上沙土进行保护。六)有毒有害气体去除系统为有效地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保证在20 分钟内,并能将一氧化碳浓度由 0.04%降到 0.0024%以下,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18.5%23.0%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 1.0%,甲烷浓度不大于1.0%,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温度不高于35 摄氏度,湿度不大于85% 时,该避难硐室采用安设的压风自救系统作为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的方法,设计在硐室内左右两帮以及顶板各铺设1 趟直径 50mm

12、的压风管路,该压风管连接到硐室外直通地面的直径为100mm 的压风主管上,在硐室内外摆放座椅区域每隔 5m 安设一组压风自救器,压风自救系统输出压力调整范围:0.09Mpa,单个装置耗气量150200L/min ,合计安设 20 组 80 个压风自救器,通过安设的矿用隔爆型空调装置来降低环境温度,它能迅速将长度在 20m以内、断面为 14m2的区域的空气干球温度由32降到7 26以下。七)压风自救系统为确保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 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 0.7MPa ;在0.3 MPa 压力时,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应在100150 升分钟

13、范围,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等要求时,该避难硐室设计采用硐室内左右两帮距离底板1.5m 位置以及顶板各铺设1 趟直径 50mm 、壁厚 3mm ,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7 MPa的压风管路,该压风管连接到硐室外的直通地面的直径为100mm 、壁厚 4mm ,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 0.7 MPa的压风主管上,在硐室内外摆放座椅区域每隔6.5m、距底板 1.5m 安设一组压风自救器,压风自救器,该压风自救系统输出压力调整范围:0.09MPa,单个装置耗气量 150200L/min ,合计安设 16 组 80 个压风自救器, 所有压风自救器必须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

14、口压力在0.1 0.3 MPa 之间,供风量不低于 0.3m3/ 分钟?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 分贝。为确保进入生存室的压风主管在发生事故时不被损坏,设计采取在进入隔离密闭墙前方20.0m 范围内的压风主管采取在巷道底板挖一条长度不小于20m ,深度不小于 500mm 、宽度不小于 100mm 的深沟,将风管埋入沟内,然后再盖上沙土进行保护。八)通讯系统该避难硐室内配备一台符合MT/T 289 的有关规定的矿用防爆电话机 1 台,该电话通过信号线连接到直通地面矿调度的主线上,并确8 保 24 小时通讯畅通。为确保进入生存室的电话线在发生事故时不被损坏,设计采取在进入隔离密闭墙前方20.0m 范

15、围内的电话线采取在巷道底板挖一条长度不小于 20m ,深度不小于 500mm 、宽度不小于 100mm 的深沟,然后使用铁管包扎线路后埋入沟内,然后再盖上沙土进行保护。九)照明系统松河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生存空间计划使用长度34m ,净宽3.6m 、净高 2.8m、断面 8.8m2、有效使用面积122.4m2、拱形断面,容纳人员最大80 人,根据空间情况分析计算,设计在该生存空间内总共安设 5盏符合 GB3836-2000,IEC-60079S标准要求的防爆照明灯,每盏灯均匀的安设在生存室中间,灯吊挂距底板高度不得小于2.0m。为确保进入生存室的电缆线在发生事故时不被损坏,设计采取在进入隔离密闭

16、墙前方20.0m 范围内的电缆线采取在巷道底板挖一条长度不小于 20m ,深度不小于 500mm 、宽度不小于 100mm 的深沟,然后使用铁管包扎线路后埋入沟内,然后再盖上沙土进行保护。十)人员生存保障系统根据松河避难硐室容纳人员分析计算,为确保人员在生存室内的生存保障, 设计按额定避险人数配备食品、饮用水、自救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 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要求配备的食品发热量不少于5000千焦/ 天人,饮用水不少于1.5升/ 天人。1、采用不绣纲座椅为人员提供休息,计划每把座椅容纳5 人,9 每个硐室安装 16 把,根据生存室的空间情况计划布置4 排 4 列,每排容纳 20 人,每排座椅间距2.5m,每把座椅长 4.0m,宽 0.68m。2、设计配备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的压缩饼干,配备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的饮用水, 以上食品均摆放在专用的食品储存柜内,根据食品规格情况计算。3、为解决人员在生存室内的排泄问题,设计采用在生存室进口处设置 2 个不锈钢脚踏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