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与数学 (一): 潮汐对轮船进出港的影响(一)教学目的: 1、初步体会和尝试通过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用 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和尝试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3、培养学生尝试用数形结合观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在三角函数模型(含对图像的理解)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一个 数学问题的解(近似解)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向数学模型的转化,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和数学化的过程; (四)教学方式: 操作实践、探究学习 (五)教学手段: 计算机 Excel 与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1、介绍背景,呈现问题: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 潮,晚潮叫汐出于安全考虑,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船 坞; 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 这是因为安全条例规定轮船进出港口至少要有1.5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海底的距离),那么潮汐对轮船进出港口产生什么影响? 说明:教师简单介绍潮汐的背景知识,说明潮汐产生的原因,展示潮汐、轮船 进出港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呈现问题。
下面是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时刻水深/m 时刻水深/m 时刻水深/m 0:00 5.0 9:00 2.5 18:00 5.0 3:00 7.5 12:00 5.0 21:00 2.5 6:00 5.0 15:00 7.5 24:00 5.0 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感性认识,寻找规律,并且从成对数据联系到可把 港口水深看作因变量,对应的时刻看作自变量,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中蕴含的 一个周期性或者通过直角坐标系中的描点,联想到可以用折线图或者正弦型曲 线图来刻画其变化规律,为函数模拟、问题代数化打下铺垫 2、确定模型,解决问题: 探讨问题系列一:(初步认识,建立模型)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数据的搜集分析,我们发现港口水的深度y(米)关于时 间 x(小时)的函数 y=f(x)可近似的看成函数,那么请同学们通过上表或画 出简图,写出 y=f (x)的解析式 (教师可展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散点图和平滑曲线图,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衔 接上一节课的已知三角函数图像求解析式实现从形到数的转换,明确对应的三 角函数模型) 分析:设时间为x,水深为 y,则 ,(0 £ x £ 24) 明:在实际授课中,由于难点集中,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的注意2 力,学生注意力往往集中到求出解析式,而忽略了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这里需 要教师做出提醒。
探讨问题系列二:(定量分析,理性认识) 请利用刚才建立的函数模型, 并借助于几何画板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请先阅读一下问题,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体会含义,并尝试 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 (1)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 米,安全条例规定至 少要有 1.5m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结合港口水深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分析:①分析其中的关键词的含义,读懂题意,尝试数学化; ②建立模型:求出数学解析式, 可通过代数计算,最好是由图形找到 近似解; 说明:由于 0.2 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通过画图--- 数形结 合的方式来求解 . (数形结合求解:学生上机动手操作,用几何画板找出近似解,并探 讨数学解的实际指导意义) (2)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 米,安全间隙为 1.5m,该船在 2:00 开始 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m的速度减少, 试找出该船在 3:00、4:00、5:00 时的吃水深度; 试写出以时间 x 为自变量,船呆在港口需要的最低水深s 关于 x 的 函数? 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更深的水域? (已知空船的吃水深度为2.2m) 分析:①分析其中的关键词的含义,读懂题意,尝试数学化; ②建立数学模型:代数解法: 5.5-0.3(x-2 )(注意定义域)不易 求解,所以可考虑数形结合找近似解。
③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S=5.5-0.3 (x-2 )(船呆在港口需要的 最低水深)的图像,找出两曲线的交点,曲线在直线下方时既不符合要求水深, 此时 x 值即为船停止卸货离港时间,(x-2 )为船可停留总时间,注意要参考整 点时水深值解决问题注意到定义域) (数形结合求解:学生上机动手操作,用几何画板找出近似解,并探 讨数学解的实际指导意义) 3、解决实际问题: 提示:注意理论上的数学结果与实际问题处理中的差异? 比如:在退潮时,当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该船 开始准备驶出港口好么?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你感受到的处理数学应用问题的困难在哪 里?体会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你体会到的数学思想是什么?还有其他 收获么? 5、拓展练习 研究作业:生物节律是描述体温、血压和其他易变的生理变化的每 日生物模型 . 下表中给出了在小时期间人的体温的典型变化(从夜间零点开始计 时). 3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36.8 36.7 36.6 36.7 36.8 37 37.2 37.3 37.4 37.3 37.2 37 36.8 (1)作出这些数据的散点图; (2)选用一个三角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些数据; (3)请你用上面的函数预测第二日早上7 时的人的体温 . 说明:研究作业留给学生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