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2785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3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080314(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桂东县水利局二 00 八年二月-2- 规划编制单位:桂东县水利局核定:张友恒审查:何茂标校核:郭志龙主要设计人员:郭志龙郭永平唐碧霞罗毅-3- 目录前 言1. 综合说明2. 基本概况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3. 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3.1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3.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4.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4.1 指导思想4.2 规划原则4.3 规划依据4.4 规划水平年4.5 规划范围4.6 规划目标与任务5. 规划分区和总体布局5.1 规划分区5.2 分区

2、发展策略-4- 5.3 分区水资源供需平衡5.4 分区工程布局5.5 分散片规划5.6 总体布局6.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6.1 分区工程规划6.2 分散片工程量汇总6.3 工程量汇总7. 环境影响评价7.1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7.2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3 综合评价8.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1 投资估算8.2 效益分析9. 管理与改革9.1 改革的基本思路9.2 改革的主要内容10. 工程分期实施计划10.1 分期实施原则10.2 分期实施计划-5- 11. 实施保障措施11.1 组织机构11.2 投入机制11.3 鼓励政策(土地、税收、补贴、信贷)11.4 管护制度附表目录:附表 1 全县

3、社会经济状况及规划预测表附表 2 全县农田基本情况现状表附表 3 全县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表附表 4 农田水利工程分区规划表附图 1: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分区布局图附图 2: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全县总体布局图-6- 前言统一规划和规范改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提高基本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为促进新时期我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550

4、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湘政 2007)45 号)精神,以及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湖南省县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湘水计 2007105 号)和湖南省县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桂东县水利局会同有关单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湖南省桂东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规划。本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重点突出、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全面理清我县土地资源、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现状,按“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等要求开展编制工作。本规划共分 11 部份。本规划基准年

5、为 2006 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7- 本规划一经批准,将作为各级政府安排我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的主要依据,不得随意变更。-8- 1. 综合说明1.1 基本概况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地北翼,罗霄山脉南段,地理座标介于北纬 2544至 2613, 东径 11337至 11414之间,西接资兴市,西南联汝城,北面与炎陵县相邻,东北与江西省遂川县接壤,东南与江西省上犹、崇义两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51.56km2。全县辖 15 个乡、3 个镇、一个国营林场,总人口17.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2 万人。 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9264万元, 农业总产值 301

6、20 万元,工业总产值 81555万元,财政总收入 7302万元,全县粮食总产量6537.8 万 kg,农民人均纯收入1854 元。全县耕地面积 16.86 万亩,其中,水田面积 14.58 万亩,总灌溉面积 10.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57 万亩。桂东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县,地处中亚热带腹地,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 1670mm ,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1497 亿 m3,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33 条,分属湘江、赣江两大水系。1.2 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建设是为农业发展创造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展农田建设,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

7、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9- 展,现有的农田水利建设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延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管理粗放 , 建设标准低,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在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不能相互兼顾;二是在工程建设上,许多没有设计就施工或 “ 三边“ 工程,工程质量先天不足;三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制后, 工程建设加快,但管理滞后,很多工程存有安全隐患。桂东县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水利设施规模小,供水量不足。. 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配套差,老化、损毁严重。. 工程管理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 资

8、金投入不足,管理难度较大。. 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发。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可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使农村朝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农村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和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总体需要.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 “ 三农“问题的需要.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10- . 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

9、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统一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规划原则: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改革促进发展的规划原则。1.4 规划分区和总体布局桂东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境内以两大水系为基础,根据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风俗习惯、灌溉制度等,同时尽量以不打乱行政区域界线为原则,并结合其自然地理特征来进行分区,据此,

10、将全县划分为二个规划分区:沤江蓄、引、提小型农田水利区(沤江分区):包括全县除清泉、桥头二个乡镇以外的十六个乡镇及国营宋坪林场,该区总面积1303.0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89.8%,总人口 15.54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89.7%,耕地面积 14.84 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88.0%,其中,-11- 水田面积 12.91 万亩。区内工业总产值77110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94.5%,农业总产值 27271 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0.5%。该区是桂东县粮食主产区,三面中山环绕,岭谷相间,河谷两岸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属湘江水系。泉江引水小型农田水利区

11、 (泉江分区):包括清泉、桥头二个乡镇,该区总面积 148.5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0.2%,总人口 1.79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3%,耕地面积2.02 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2.0%,其中,水田面积 1.67 万亩。区内工业总产值44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农业总产值2849 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5%。该区为泉江两岸低山展布的小型谷地,属赣江水系。受地形地貌的制约,桂东县边远地区存在较多极为分散的农田,全县达 2280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5%。这些农田都在海拔750m以上,高山地貌特征明显,地处远山边缘,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山势陡峻,分布零散,多雨

12、高湿雾天多,日照短,温度低;其次是坡度陡、梯田多、丘块小、耕地利用难度大,稻田以梯田为主,按山脊、山沟的走向分布, 多为排田、挂壁田、天水田,耕地丘块小, 群众俗称“斗笠丘,蓑衣丘”;第三是土壤限制因素多,生产效益低,这些农田利用难度大,经营管理困难,保水、保土、保肥性能差,灌溉困难,劳动强度大,产量低,生产效益低。1.5 农田水利建设建设规划沤江蓄、引、提小型农田水利区:新建灌溉渠道340.4km,改造-12- 灌溉渠道 759.6km;开展乡村河道治理139km ;改造灌溉机埠 175kw,新增装机 55kw;新建渠系建筑物300处,改造渠系建筑物590处;改造小型水库 9 处,新建山塘

13、13 处,改造山塘 61 处,新建河坝 528 处,改造河坝 1114 处。泉江引水小型农田水利区:新建灌溉渠道36.9km,改造灌溉渠道114.3km;开展乡村河道治理17km ;改造灌溉机埠22kw;新建渠系建筑物 30 处,改造渠系建筑物64 处;改造山塘 1 处,新建河坝 32 处,改造河坝 232 处。分散片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新建灌溉渠道61.9km,改造灌溉渠道 143.5km;新建渠系建筑物54 处,改造渠系建筑物107处;新建河坝 105 处,改造河坝 253 处。桂东县农田水利工程配置总表表 1.5.1 名称新修渠道( 条/km) 衬砌渠道( 条/km) 乡村河清淤护砌(

14、条/km) 灌排机埠( 台/KW) 建筑物( 处) 水源 ( 处) 水库山塘河坝干支斗农干支斗农新建改造新建改造新建改造新建改造新建改造沤江分区116.4 224.0 348.7 751.3 139.0 55 175 300 590 9 13 61 528 1114 泉江分区12.5 24.4 41.3 109.9 17.0 22 30 64 0 0 1 32 232 -13- 分散片21.1 40.8 64.0 141.4 54 107 105 253 合计150.0 289.2 454.0 1002.6 156.0 55 197 384 761 9 13 62 665 1599 1.6 环

15、境影响评价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或其他经济作物,为农业、生态及农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水量、水质和方便程度上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中, 产生施工废水,如直接排入河流,将使河流水质变差。施工产生的粉尘、扬尘对施工区及其附近区域空气还是会造成一定污染。农田水利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长期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短暂的。项目规划合理,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巨大。1.7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桂东县农田水利建设建设规划总投资19723.5 万元,其中,灌排渠道工程 9727.8

16、万元,渠系建筑物工程714.8 万元,水源工程 5940.6万元,农村河道治理工程3219.2 万元,灌排机埠工程121.1 万元。项目实施后 , 全县可新增灌溉面积63593亩,改善灌溉面积 76557 亩,粮-14- 食增产总量为 2418.98 万 kg,粮食销售收入为3386.58 万元,年销售利润 1251.07 万元,投资利润率 6.3%,投资收益率 9.3%,静态投资回收期 10.7 年。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当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节省劳动成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巨大。1.8 管理与改革农田水利工程在各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待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促进,从而推动改革逐步完善、健康发展,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按照湖南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