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2748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市外商投资情况调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洲市外商投资资企业现状调查调查目标 :详细了解株洲市境内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投资规模、注册资本( 金)、营业收入、赢利能力、投资产业分布、投资地域分布、资产结构、吸纳就业人员等以及株洲市外商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等,包括近年来株洲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趋势和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得出现状原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为今后株洲的招商引资工作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调查时间 :2012年 7 月 23 日至 2012年 8 月 12 日调查对象 :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调查方式 : 实地走访外资企业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处获取资料株洲市招商局公开信息网络资料搜集等株洲市是湖南省第二

2、大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是江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一、株洲市经济形势及投资环境简介株洲是国家政策优先实现地,株洲市享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中部崛起战略、 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 国家级高新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基地等6 个国家级政策。2011 年全市 GDP达到 1563.9 亿元, 增长 14.1%; 财政收入达到175.4亿元,增长 33.9%;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9亿元,增长 3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37元,分

3、别增长14.6%、21.8%;2011 年各项数据增速较快,经济总量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2 稳居全省第 5 位,而人均 GDP 达到约 40562元,按平均汇率计算约合6280 美元,各项人均数据继续保持全省第2 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辖县市中,醴陵市经济增速创新高,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攸县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株洲是投资沃土,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株洲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相应的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世界五百强中, 已经有 11 个在株洲投资了12 个项目,如日本雅马哈、加拿大普惠、德国西门子、美国ABC 、日本三菱、美国希尔顿大酒店、法国家乐福荷兰分公司、台湾富士康等等,截止2012 年 6

4、 月,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为 137 家,数量居湖南省第二位。二、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主要特点从企业数量上看, 随着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的取消和减弱,以及劳动力、土地、环保成本的不断上升,株洲市内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长幅度放缓,在近期呈现减少趋势。从企业形态看,以合资类为主,合资企业 81家, 占外资企业 60.9%;独资企业 42家,占外资企业 31.58%; 合作企业 7家,占外资企业 5.26%;股份公司 3家, 占外资企业 2.26%。图1: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形态分布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3 从市场导向看,主要分为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内销型企业和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出口型企业。 按2011

5、年底数据显示, 内销企业和出口企业各有97家和40家,内销企业数量明显大于出口企业。从经营绩效和生产经营状况看,总体上运行状态平稳。2011年,有67家盈利,占外资企业的 50.38% ,10家盈亏持平,占外资企业的7.52%,56家亏损,占外资企业的 42.11%。全市外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56亿元,增长 64.81%。其中净利润 11.4亿元, 占利润总额的84.09%。2012年2011年同比% 企业家数128 133 -3.76 投资总额(万美元)112493.15 117374.44 -4.16 营业收入(万元)1946670.94 1716565.88 13.4 纳税总额(万元

6、)116212.82 97242.68 19.51 利润总额(万元)201830.77 135561.72 48.88 资产总计(万元)2606447.81 2443109.56 6.69 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4 表1:2012 年株洲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从区域分布看,天元区、芦淞区、醴陵成外商主要分布地。醴陵市(35家) 、天元区( 33家) 、芦淞区( 24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分布地,共有 92家,占全市 71.9% ;其余六县区 36家,占 28.1%。从产业分布和企业规模看,外资投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从数据来看,外商投资大量集中在建设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技术水平中下的一般加工业

7、、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 而高技术投资项目以及农业、交通等基础产业和设施的投资项目比例偏低、增长缓慢,对推进株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微弱。而且从当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来看,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依然偏小。三、株洲外商投资企业基本贡献(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株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业结构的缺陷,加速了株洲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本土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株洲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二)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两型企业(出口创汇型和技术先进型)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次,来株洲市投资的世界 500强企业逐步增多,加速了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

8、目前世界 500强中已有 12家在株洲市投资,另有 16家与株洲市的一些企业建立了生产合作关系。这些投资企业多数是技术水平高、经营效益好的企业, 如株洲天盈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坜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湖南山河航空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裕洮水从业人数34867 38904 -10.38 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5 开发有限公司、 株洲怡基星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莱昂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建成也有力地带动了企业的进步。(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11年,株洲市三资企业销售(营业)收入 171.66亿元,增长 62.5%。其中服务性营业收入 2.95亿万元 , 增长1

9、.82倍。外资企业纳税总额 9.72亿元,增长 29.11% 。其中关税 3309.49万元, 增长112.62% 。 解决就业人数 3.89万人( 不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和分散到户加工人员以及隐性就业机会),增长13.06%。其中外藉人员有 392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四、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存在问题(一)项目规模小。截止 2012年底,株洲市投资总额在 500万美元上以的三资企业共有 23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 3成。其中投资 5001000万美元的有 7家,10002000万美元的有 8家,20003000万美元的有8家。总体来看,株洲市三资项目平均规

10、模较小, 只有426万美元。若按实际出资额计算,项目平均仅为346万美元,平均每个企业外商投入265万美元。(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层次低。株洲市第二产业外商投资比重过大, 一三产业投资严重滞后, 这种产业投向不利于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外商在第三产业直接投资虽然有所增长,但拓展面不宽。究其原因,主要受市场、政策两方面的制约。国家对金融、保险、电信、商业零售及批发等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门槛较高,外资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尚有限制。外商投资虽然在第二产业比较集中,但投向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一般,产品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为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不大。湖南商学院

11、暑假社会调查报告6 (三)投资区域不平衡, 进“区”入“园”企业少。 株洲市三资企业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平衡, 有的县市外资企业多达数十家,有的县市仅有二三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产业结构、投资载体及软、硬环境难以满足外商投资的要求。 进区入园外资项目总计只有39个,与沿海其它开发区吸引外资十分活跃的情况相比,形成明显反差。(四)项目审批效率不高 ,后期服务不尽人意 . 经过多年大力整治 ,各职能部门在外资项目的前期审批上办事程序透明, 服务效率较高 ,基本上杜绝了吃、拿、卡、要和搭车收费等现象的发生,外商对此较为满意。目前外商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开工后的管理和服务上,存在重招商、轻管理,重审批

12、、轻服务的倾向,职能部门在项目审批时能够实现一条龙办公,互相协调解决问题。但是,在项目开工建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时,外商却找不到一个权威、 统一的部门来及时协调解决和处理问题。 另外目前株洲市还缺乏急需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五、针对株洲市外商投资企业现状的建议(一)切实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固然十分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引进来的项目落地生根,让投资企业茁壮成长。株洲市审批项目多,存活企业少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重招商、轻管理,重审批、轻服务的工作倾向,既要大力招商引资,又要努力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创造一种浓厚的安商、亲商、惠商、富商的氛围

13、,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两者缺一不可。具体讲,一是建议成立“外商投资协调办公室”,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引资导向、环境建设、行政督导等方面发挥统一、权威的协调作用,及时协调、处理外商在企业开办、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度,协调办公室对有关执法、管理部门在执行政策、办事效率、服务质量、规范收费、廉洁从政等方面进行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7 检查,检查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作为干部考察、公务员考核、部门目标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是成立外商投资 (企业)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策划咨询、政务代理、融资支持、人员培训、注册登记、子女入学和工商、财政、税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

14、面的政策咨询和服务,以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中心,建立举报制度和投诉受理工作制度,规范投拆受理行为。投诉中心实行无休息工作制,全天候受理外商的举报、控告和申请,及时处理,迅速查办,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扰、损害外商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四是充分发挥外企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定期的外企经理座谈会和在建项目进度、投产企业生产经营调度会制度,及时向外商通报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总之,要通过全面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实现以商招商、以外引外的良好效果。(二)充分发挥开发区吸引外资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将开发区建设成株洲市政策好、服务佳

15、、环境优的引资“特区”或“洼地”。二是开发区要在吸引外资上打头阵,唱主角。三是进一步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 有选择地实施主题招商, 努力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要面向重点国家和地区,有针对性地吸引一批规模大、 科技含量高、 拉动作用强的跨国公司及国外知名企业落户。四是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机构精简、办事高效、机制灵活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亲商安商惠商意识,建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服务模式,把政府服务提高到最优水平,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载体和外资企业的集聚地。(三)大力培育承载外商投资的主体。一是配合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要求, 抓住入

16、世后国家对国际资本对国有企业参股等限制逐步放开的机遇, 推出一批国有企业吸收外资嫁接改造项目,依据国家新近出台的政策,配合国企改革,积极采取用出让股权和出售、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8 收购、兼并等新的引资方式。二是大力搞好产业群建设。产业群是形成生产力并提升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最直接因素。产业群的生成可以直接提高区域内的生产效率, 推动企业的创新步伐, 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群的规划和发展。要大力推动肃宁皮毛皮革业、沧县印制线路板、河间电线电缆和通信设备制造、沧州市区机械制造、南皮电子五金、市开发区玻璃制造、临港开发区化学工业等产业群的发展,以规模壮观的产业集群作为承载外商投资的主要平台。三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项目。 加工贸易是我们参与国际分工的一条捷径,也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直接通道。(四)积极拓宽外商投资领域。 一是继续加大制造业吸收外资的力度。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浪潮的到来,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二是加快实现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