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2069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稼夫书画艺术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墨飘香才情妍仕女高士咏怡然记齐鲁国画名家李稼夫先生和他的人物画作于瑞娟李稼夫,国家一级美术师、 山东农工民主党前进画院副院长、山东翰林画院 副院长、山东省书画家学会理事、 华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 会会员。5 月 21日上午 9 点 15 分,当时约定的时间是9 点半,但我们提前十五分钟到了那里,就是为了熟悉下李稼夫先生居住的环境。走进南辛苑一个绿树成荫的市中桃源,此地有茂林修竹,瓜果蔬卉,宛如人间仙境。夹竹桃、无花果、扇子树、银杏树交相辉映,更有廊下葡萄藤上悬着的“绿珍珠”惹人爱怜。我想在此栖居作画的李稼夫先生也定是受了此等环境的熏陶,才有了如此恬然、 清幽淡远的画风,

2、是人之心绪营造了这环境, 还是这环境陶冶了人之性情, 我想已经无从分辨, 人与境已经合二为一, 相互映衬。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李稼夫先生的艺术世界,体悟他独一无二的心境,品读他举世无双的画境。其人:俯首投足见儒雅博学多才展墨香初见李稼夫先生, 你能从中感到那份儒雅之气,进入他的画室, 排列整齐的线装经典映入眼帘, 除了碑帖,各种名目繁多、 版本各异的字书(如说文解字、82 年版的重订六书通等),还有诸多经史子集。他能有理有据地品评藏书,然后从中择其善者汲取营养。 经年累月的书香, 伴着从不间断的墨香, 瞬间能勾起人们对于艺术、国粹与美的向往。李稼夫先生既有道家不同流俗的自在心性,亦有儒家的儒雅大

3、气、 君子风范, 还兼有淡淡的禅意, 并且将这份禅意引入他的国画创作中。历史上除众多佛僧外, 亦有很多文学家有上佳的禅诗, 如王维的游感化寺、终南别业,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李稼夫先生也继承了这份同中国文化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禅意、 悟性,儒释道集于一身,让他的画风简洁灵动、清幽雅逸中放射出缤纷与多彩。李稼夫先生自幼爱好书法、绘画。在其十二三岁时,曾得到邻里高人指点,后遇文革, 这种学习由此中断。 尔后又师从任晓麓先生学习书法与篆刻,任先生教学严谨,教习就从摹写说文解字这部字书开始。( 说文解字共 9353 个字,体例是每个字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

4、)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李稼夫先生后来的国画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要源于“线”在中国国画中的运用。李先生曾说任伯年用线“如行云流水,腾挪转折不顿笔”,而他自己画中的线条随体诘屈,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简洁灵动,节奏感强。李稼夫先生说“国画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书法跟不上,国画也就很难再提高。”原因在于中国画是讲求用“线”的,且用“线”达到了一种极致,而用线的好坏却是受限于书法功底的深浅。 书法的研习有利于腕力水平的提高,从而让线条更加灵动,更富有表现力, 书法对于国画创作的影响也正源于此,历史也证实了其中内在的关系。中国画起源于古代象形字,文字与画古意本相同,因此赵孟頫在松雪斋集提出了“书画同源” ,

5、由此观之,李稼夫先生的见解实为真谛。后又师从宗惟成先生学习素描, 现在许多人认为素描是一切绘画艺术的基础,中国画也不应例外,但这无疑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李稼夫先生精通文学、 书法、绘画与篆刻, 极高的综合艺术素养使他的创作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不断推进, 尤其是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古典文学功底,更是将画作提到了不同凡俗的境地。他的这种自在洒脱的气质、 精深的文学修养、 博采众长的绘画技巧、 独到的思想见解, 使他频频有佳作问世, 此类画作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的博才韬略者不能为之。李稼夫先生不但对于中国古典文化博采众长,对于中国武术,他亦有所涉猎。师从李静轩大师学习形意拳, 强

6、身健体的同时, 也练就了一身仙风道骨, 成就了如今的高雅之士。在访谈中,李先生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持之以恒”。他说不但画画要持之以恒,练习武术也要持之以恒,中间歇息从不超过24 个小时。如果超过 24 小时就是退步了,正应了那句古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稼夫先生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天资,更离不开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执着、那份持之以恒的非凡毅力。其画:绮妍有致存风骨,放浪形骸惹境幽中国画按题材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观李稼夫先生的画,多取材于带有文人雅趣的山水、 花鸟、奇石布景下的仕女或高士, 且以诗词典故入画,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脱略形似,不考究艺术上功夫,不拘于表面

7、的肖似,而更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画古装高士,则相貌奇古,身首不称;画仕女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这非但无妨画的美感,而且使之意蕴横生。他的画作重神韵, 重文学、重书法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能让人从中读出画中人的所思所想,加之题款为诗词典故, 整幅画面洋溢着浓浓的文士清逸之气。李稼夫先生专攻人物画, 问其缘由,他说“画人物可以布景, 画仕女,可以补些牡丹、 梅花、芭蕉,这就涉猎到花鸟;画古装高士,可以将山水补写进来。”这样使得画面更充实、更有意境。 李稼夫先生的画与其说是人物画,倒不如说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花鸟、人物的一个交集,是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的统一体。这同苏轼所倡导的诗情画意的画

8、风极为神似,他曾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稼夫先生的仕女图, 主人公多身材婀娜多姿, 面容端庄清秀, 举手投足间优雅尽显。 他总是将这样的一位女子放置在一扇芭蕉下、一丛牡丹旁、 一枝梅花畔、一片竹林里、一汪荷蕴中,或读书或冥想,褪去了世俗的繁艳,给人留下了清幽淡远的无限遐想。清代高崇瑞松下清斋集所言“天下名山胜水,奇花异鸟,惟美人一身可兼之,虽使荆、关泼墨,崔、艾挥毫,不若士女之集大成也。”就说明了仕女图是集山水花鸟的诸多要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他笔下的仕女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线条的腾挪转折中将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的面前,突破了“意到笔不到”的

9、境界。女子的优雅不只体现在形态上,手的描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有“画人难画手”的提法,而李稼夫先生在手的处理上独辟蹊径, 手势变化多样, 画法在于勾勒出手的整体轮廓后将重点体现在指甲上,指节根据情境的需要若隐若现。李稼夫先生的古装高士图, 布景清幽淡远, 施色浓淡有致, 读他的此类画作,能从中感悟出一种文士对于自由人格的向往,躬耕田园、对弈品茗成了他们不二的生活写照, 充分展示了那份闲适、 恬淡的心境。 他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摒弃了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清秀灵动的笔墨在洁净的宣纸上栩栩如生地展示着画家的心性,清幽淡远的画面让人如临其境,或茂林

10、修竹下、或山阴绿水间,更为难得的是观者读画,仿佛能进入画中,和他们品茗、对弈、谈经、论道,亦或是山、水、石、人欲破纸而出,姚茫父曾形象地描绘过此类援诗入画的作品:“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李稼夫先生的画作整体来看清幽淡远,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使得画作且多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他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 既是画面有机组成部分,又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其运笔疾徐轻重形成点线的疏密粗细,尔后勾勒出独特的意蕴,将他创作过程中那种闲适淡雅的心态,借助于这些被熔铸进灵魂去的山水、花鸟、仕女、高士,形象地传达出来,达到了了心手相

11、应,气力相合, “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的画境。对于国画来说, 李稼夫先生一方面继承了任伯年先生画人物“线条”精妙之所在,吴昌硕先生写意花卉的独特技法“以作书之法作画。” ,即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另一方面他鼓励提携后学,对他们悉心指点,倾囊相授,实为中国画的忠实传播者,不仅如此,还将毕生的创作心得凝成一句简练的话“持之以恒” ,教导我们带着诚意与毅力去做好每一件有意义的事。稼夫先生所作 台儿庄战役 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老子悟道图 在“孔子国际文化节大展” 中展出并获金奖; 作品丽人行 在“新世纪海峡两岸大展”展出并获奖;作品踏雪寻梅图参加“中国名人名家精品展”,并被文化部收藏,画作赢得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