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61715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教学的几种模式 湖南省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谭迪熬一、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区域 推进模式l(一)建立社会联合互动的机制l建立社会联合互动的机制,能够形成科 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活动管理层 面的协调一致,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 促进区域内相关活动资源的共享。一、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区域 推进模式l(二)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l 有效的组织保证机制的建立包括制定 法规和政策保障,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 体系,以利于资源的建设、科技创新与 知识产权教育活动支持系统的建立、资 金的支持等。这些方面对于区域整体推 进中

2、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 起着重要作用。一、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区域 推进模式实施主体区县教研室区县子课题组科技工作联系会会顾问专家指 导委员会教育局科协大专院校 科研机构促进机构领导机构知识产权局中小学 校外教育机构 社区、家庭区(县)委 区(县)政府一、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区域 推进模式l(三)形成多主体参与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 育活动运行机制l 我们探索中小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模式创新, 要求达到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为教育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做到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 和人文教育相结合,这

3、就不仅要求科技创新活动要渗透 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且要做到课内外、校内 外相结合,形成家长、社会和学校等多主体参与的实践 运行操作机制。实实施 途径 校内科 技 环环 境 营营 造德 育 工 作 结结 合课课 外 科 技 活 动动各 科 教 学 结结 合课课 程 开 发发 实实 施实实施内容科学课课程技术课术课 程实实施 主体大自然 中的科 技考察实验实验 室 中的科 学研究科技场场 馆馆中的 科技活 动动社区中 的科技 活动动家庭中 的科技 活动动中小学 课课外教育机构 社区家庭科 学 探 索 活 动动设设 计计 制 作 活 动动综综 合 专专 题题 活 动动户户 外 体 验验 活

4、动动普 及 宣 传传 活 动动如课题课题 研 究、观观察 实验实验如模型制作 、智能机器 人、无线电线电 、小发发明、 小制作如社会调调 查查、社会 实实践、主 题题研究如冬、夏 令营营、科 技考察如科技展 览览、科技 游艺艺、科 技绘绘画二、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 化建设模式l学校一切培养人的活动都可以课程化,学校培养 人的目的都可以通过课程来实现,教师既是课程 的实施者,也同样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显 然,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也可以作 为课程建设来开发和实施,也只有将学校科技创 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课程化,才是实现青少年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目的的更有效的途 径

5、。 二、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课程 化建设模式l (一)课程体系与学生科技创新、知识产权 教育活动的实现l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采取了集中与分散 相结合的方法,既有专门的科技创新与知识 产权教育活动课程,又将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寓于其它相关课程体系之中,其 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n学 校n课 程n体 系 基 础 性 课 程n( 国 家 和 地 方 课 程 ) 拓 展 性 课 程n( 国 家 和 地 方 课 程 ) 科 学 技 术 以 普 及 科 学 知 识 为 主 的 知 识 性 项 目 以 培 养 具 体 技 能 为 主 的 技 能 性 项

6、 目 科 普 和 科 技 特 长 培 养 项 目 兴 趣 型 课 程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的 培 养 探 究 能 力 的 研 究 性 项 目 综 合 运 用 知 识 、 技 能 和 探 究 方 法 的 创 新 性 项 目 , 以 及 科 技 创 新 竞 赛 研 究 型 课 程 实 践 型 课 程 提 高 型 课 程学校 课课程 体系基础础性课课程 “国家和地方课课程”拓展性课课程 “国家和地方课课程”科学技术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识为主的知识识性项项目以培养具体技能为为主的技能性项项目科普和科技特长长培养项项目兴兴趣型课课程以问题为问题为 中心的培养探究能力 的研究性项项目综综合运用知识识、技

7、能和探究方 法的创创新性项项目,以及科技创创 新竞赛竞赛研究型课课程实实践型课课程提高型课课程(一)课程体系与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的实现 l1、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知识性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教育活动项目的实现l(1)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中的科学领域课程如 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学科教学。l (2)面向科技爱好者和科技方面表现突出者的科技 类兴趣型课程。l (3)实践型课程如科技报刊与宣传展板的制作与展 出、科技主题班会、科教片放映、以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为主题的参观体验活动、建设学校科技创新与知 识产权教育网站等。l (4)学生科技社团的研讨交流活动。(一)课程体系与学生

8、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的实现 l2、以培养具体技能为主的技能性科技活动项目的实 现l (1)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中的技术领域课 程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 以及科学领域课程的实验教学。l (2)实践型课程中的科技作品制作和技能操作比 武,以及科技发明技法培训和科学试验表演等。l (3)研究型课程中的科学研究原理、方法培训, 以及在学生进行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一)课程体系与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的实现 l(3、以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探究能力的科技研 究项目的实现l (1)研究型课程的实施。l (2)学科教学中的教学探索活动。(一)课程体系与学生科技创新与

9、知识产 权教育活动的实现l 4、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探究方法的创新 性科技项目的实现l 以实践型课程中科技节活动的开展为载体 ,以其它相关课程的开设为基础,激发学生 的兴趣,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学校科技活动 指导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知识 产权小课题研究活动和发明创新制作活动来 实现。(二)课程化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 育活动的实施办法和组织管理l 课程目标:a、向学生普及科技创新与知识产 权知识,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初步领会科学 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b、使学生养 成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习惯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 感;c、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10、科学探究的 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学习 、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d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 学生的科学兴趣、创造能力及知识产权意识。(二)课程化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 育活动的实施办法和组织管理l 课程内容:a、科普与知识产权知识、科技 发展动态;b、发明创新技法;c、发明创新 作品制作;d、科学技能等。l 实施途径:a、宣传报刊、板的制作与展 出;b、专家讲座;c、校园广播站、校园电 视台专题报道;d、技法比武和表演;e、知 识产权小课题研究项目、科技制作作品和发 明创新作品竞赛等。l (二)课程化学生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 育活动的实施办法和组

11、织管理l 实施时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寒假部署,第 二学期第三周左右进行科技活动周。l 评价激励:a、根据学生活动表现记载课 题基本学分和绩优学分;b、作品发表和表演 ;c、优秀作品和活动积极分子评选表彰和奖 励;d、推荐优秀创新发明作品和信息技术作 品参加省、市创新大赛。三、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教育学科教学模式l(一)“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l六个特点:第一,其学习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整 体素质;第二,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 自主参与;第三,其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 合作、愉悦;第四,其教学方法是启发、导学 、激励、内化;第五,其教学要素包括语言、 工具、形象、价值、人际关系;第六,从

12、评价 方式看,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 。三、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 教育学科教学模式l(二)基于劳动技术教学的“四步”教学模 式l围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中学生创新精 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劳动技术教学 过程中探讨出“自主探究联想设计 实践创新”的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教学 模式,“问题”和“活动”相辅相成,相互 促进,其中问题引导着活动,而活动却促成 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活动为问题的解决创设 情境,为问题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 支持和保障。创造激励创新师生互评四、中小学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 活动社区场馆与社会团体互动的模式进l该模式以学校科普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学校 教育

13、的桥梁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 家庭、学校与社区等其他教育资源的联系, 真正挖掘出社会资源方面所承载的对中小学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的优势和潜力,以“ 网络化”模式促成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合 力的增长,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小学科技创新 与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 才。 四、中小学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 活动社区场馆与社会团体互动的模式l本模式的主要特征:l开放性。 l创新性。 l竞争性。 l全面性。 五、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长沙模式”l“长沙模式”是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 合实践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问题 发散收敛综合创新。” “长沙模 式”中所要

14、培养的创新精神,其“内核”就 是“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五、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长沙模式” l (一)“长沙模式”的心理学、创造学基础l1、智力上的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成才教育l2、创造力的结构理论l3、智能结构机理l学校开展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合实践 活动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智能的过程,所 以,“长沙模式”的优势是:发展智能,培养 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五、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 合实践活动“长沙模式”l(二)“长沙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方法l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必 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爱好,以至于向积极方向发展

15、。 l长沙市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合实践活 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及方法。五、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综合 实践活动“长沙模式”l(二)“长沙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方法l1、学科实践活动 l2、研究性学习活动 l3、“三小发明”活动 l4、趣味科学实验比赛活动l5、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l6、电子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l7、“三模”制作与比赛活动l8、智力拼装模型的比赛活动五、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长沙模式”l(二)“长沙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方法l9、理、化、生、信息学科奥赛活动l10、“机器人”活动 l11、DI活动l12、新概念(创新)作文写作比赛活动l13、“雏鹰争章

16、”活动 l14、科技网页制作活动l15、校园科技、艺术节活动 l16、科技创新夏令营 l17、双休日发明学校关于上述构建模式的几点思考(一)中小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 育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和认知水平,要特别强调选题的探 究性、可操作性、应用性、实效性 。关于上述构建模式的几点思考l (二)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主动 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积累经验。适当 组织竞赛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 适当的奖励机制,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参 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关于上述构建模式的几点思考l (三)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是 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基础的教育,重在 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全体 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关于上述构建模式的几点思考l (四)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教育实践 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更是 参与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