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674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专题(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专题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董先安证书号S0190210030001 2010.09目 录碳排放 工业化进程可比日本1969、韩国1990 工业化后期人均碳排放高增长 投资达到饱和前人均碳排放压力 节能初见成效,新能源占比升 中国单位GDP碳排放路径预测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占比 中国新能源开发潜力 政府新能源规划 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 石油消费和碳排放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政策引导投资建议目 录碳排放 工业化进程可比日本1969、韩国1990 工业化后期人均碳排放高增长 投资达到饱和前人均碳排放压力 节能初见成效,新能源占比升 中国单位GDP碳排放路径预测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占比 中

2、国新能源开发潜力 政府新能源规划 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 石油消费和碳排放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政策引导工业化进程可比日本1969、韩国1990数据来源:CEIC,EIA,日本统计局,JISF,兴业证券工业化后期人均碳排放高增长数据来源:中国社科院,兴业证券人均碳排放接近日韩相应工业化年份数据来源: EIA,中国社科院,兴业证券投资达到饱和前人均碳排放压力数据来源: CEIC,EIA,JISF,兴业证券日韩完成工业化后投资占比与单位GDP碳排放回落数据来源: CEIC,World Bank,兴业证券中国投资未饱和单位GDP碳排放压力数据来源: CEIC,World Bank,兴业证券中国

3、单位GDP碳排偏高数据来源: CEIC,World Bank,EIA,兴业证券节能初见成效数据来源:商务部,CEIC,国家统计局,兴业证券新能源占比升数据来源: CEIC,兴业证券政府节能减排目标数据来源: 兴业证券时间政策目标2006年3月16 日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2009年9月22 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 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 表题为携手应对气 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国将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到2020年 ,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的15%。2009年11月 25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常务会议会议公布了中国碳减排目标,到202

4、0年, 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 40%-45%。中国单位GDP碳排放路径预测数据来源: 兴业证券目 录碳排放 工业化进程可比日本1969、韩国1990 工业化后期人均碳排放高增长 投资达到饱和前人均碳排放压力 节能初见成效,新能源占比升 中国单位GDP碳排放路径预测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占比 中国新能源开发潜力 政府新能源规划 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 石油消费和碳排放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政策引导中国新能源占比数据来源: CEIC,兴业证券中国用电需求高速增长数据来源: CEIC,兴业证券中国新能源开发潜力数据来源: 兴业证券理论量可开发潜力太阳能23000亿tce风能

5、3.23TW陆地250GW,近海750GW小水电180GW1.28GW地热2000亿tce高温6GW,中低温32亿tce海洋能2500GW50GW其中:潮汐能1100GW22GW生物质能3.18亿tce政府新能源规划数据来源: 兴业证券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 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已上报国务院。该规划提出,从2011年至2020 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将可增加产值1.5万亿。“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既包含了核电、风 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也

6、包含了对传统能源升级变革的技术,比如洁净 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并即将 出台。五类产业将被纳入这一规划之中:首先是新能源产业,包括节能环保、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其 次是生命科学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第三是电子信息领域,包括遥感、物联 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此外,海洋工程产业以及新材料也将是新兴产业中非常有前景的行业。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数据来源: EIA,兴业证券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数据来源: EIA,兴业证券目 录碳排放 工业化进程可比日本1969、韩国1990 工业化后期人均碳排放

7、高增长 投资达到饱和前人均碳排放压力 节能初见成效,新能源占比升 中国单位GDP碳排放路径预测新能源 中国新能源占比 中国新能源开发潜力 政府新能源规划 新能源增量中国领先新能源汽车 石油消费和碳排放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政策引导石油消费和碳排放数据来源: CEIC,IEA , OICA ,兴业证券美国新能源汽车数据来源: CEIC,兴业证券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源:中汽协,CEIC,兴业证券政策引导2009.1.23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 上海、重庆、长春、大连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 市率先在公交、

8、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时 ,财政部、科技部特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能 源汽车最高可获得60万元补助。2009.3.20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在2009-2011年期间,电动汽车形成50 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 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规划提出,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 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2009.6.17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的范围 进行

9、了定义,规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准入条件,并按技术阶段划分了新能源汽车储 能装置技术状况。2009.11.17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在清洁能源、环保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 ,其中包括在未来5年内各出资一半,合作建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启动中美电动汽 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政策引导2009.12.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 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2010.6.1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

10、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 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针对符 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照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6月30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公告 了首批71款“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予以每台车3000元的国家节能补贴。8月 17日公布了第二批61款“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目录。2010.8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出炉,等待最终定 稿并上报国务院批准。该规划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规模要达到世 界第一,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

11、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 一,年产销量要达到1500万辆以上。政策引导2010.9.8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1)从我 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 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 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强化科技创 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 展工

12、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 产业集聚发展。3)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 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 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4)深化 国际合作。5)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 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 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 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 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建议1.新兴行业符合稳增长和调结构,长期趋势确定,调整即是机会;2.3季度中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段,传统行业机会仍大于风险,银行地产 等需耐心等待数据打消政策疑问。敬请批评Tel: 8610-66290223, 8621-38565956 Email: Msn: 重要声明 兴业证券系列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 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 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