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658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筑生命的洪波电影故事片结构分析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有如一部交响乐,其间,结构、背 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要想 找到它们的和谐,作家必须研究故事的诸要素,把它们当成 一个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先分别练习,然后再整体合奏 。罗伯特麦基故事一、电影故事片结构原理 (一)故事原理n故事是一连串密切相关的、变化中的、有价值的事件( 场景)的总和。所谓变化,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具体可指因与果、战与和、正与负、爱与恨、善与恶、 生与死等等。没有情节的变化则不是故事。n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生活是由时间构成的,因此,影 视故事是时间和过程的艺术,影视故事成功的诀窍,是 在一系列变化丰

2、富的场景铺垫后,组织起最终的故事高 潮,没有高潮就不是一个好故事,没有好故事则没有观 众。n故事背景的局限性是至关重要的,一切优秀的故事都是 发生在一个有限的、作者可知的具体世界内,作者应当 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一个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创造一 个小小的、可知的世界。n经典手法的影视故事编写,首先要 确定类型、限定背景,然后通过情 节和事件带来的压力塑造人物。压 力越大,人物的内心冲突、个人冲 突、社会冲突、环境冲突越激烈, 人物做出的选择也越接近人物的本 质(真相)。人物的性格需要对比 和反衬,性格在不断增强的压力下 不断发展,将导致所谓“人物弧光 ”,即精神轨迹。影片的最后二十 分钟是极端重要

3、的,它既是故事高 潮,又是人物命运和因果变化不可 逆转的终结。n即使是纪实类节目,依然要注意这 些营造故事的基本规律,如北方 的纳努克(弗拉哈迪)。(二)故事术语1、事件:事件创造出生活情景中有意味的变化,用某种价值 的改变来表达,并通过冲突来表现。(人) 2、情节:情节是作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事件在时间中的设计 ,设计情节是指当面临无数岔道和危险时选择正确的航道。 3、结构: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组合成一个 序列,激发特定的感情,表达特定的观念。4、节拍:动作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场景的结构成分。 这些变化的行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节拍构筑了场景的转化。 5、场景:指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

4、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 动作,表现重要的价值变化,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一系列活动能否写成场景关键在于时空的统一整体。一部 典型的电影故事片由40-60个事件(场景)组成。 6、序列:序列是指一系列场景,一般为二到五个,每个的冲 击力递增,最后达到顶峰。 7、幕: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 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比序列更为强劲。 8、故事:故事是一系列幕的组合,渐次发展成一个最后的故 事高潮,从而引发出绝对不可逆转的变化。“爱人分手”一场:n闹钟响过,克里斯调侃安迪,他作出亲切的反应;n当他们穿衣时,调侃变成了讽刺,他们开始互相侮辱;n来到厨房,克里斯威胁安迪道:“

5、宝贝,如果我离开你的话 ,那你就惨了”但是,安迪对她的威胁如此回应:“我倒 是喜欢那种悲惨生活。”n车库里,克里斯害怕从此失去安迪,恳求安迪不要走,但是 他报以嘲笑并对她的请求大肆挖苦;n在飞速行驶的汽车里,克里斯对安迪大打出手;n安迪还手,慌乱中猛踩刹车,安迪流着鼻血,跳下车来,将 车门撞上,大叫道:“我们完了”,愤然离开了惊惶失措的克 里斯。“爱人分手”一场(节拍是场景内具有明显区别的行为)n闹钟响过,克里斯调侃安迪,他作出亲切的反应;n当他们穿衣时,调侃变成了讽刺,他们开始互相侮辱;n来到厨房,克里斯威胁安迪道:“宝贝,如果我离开你的话 ,那你就惨了”但是,安迪对她的威胁如此回应:“我倒

6、 是喜欢那种悲惨生活。”n车库里,克里斯害怕从此失去安迪,恳求安迪不要走,但是 他报以嘲笑并对她的请求大肆挖苦;n在飞速行驶的汽车里,克里斯对安迪大打出手;n安迪还手,慌乱中猛踩刹车,安迪流着鼻血,跳下车来,将 车门撞上,大叫道:“我们完了”,愤然离开了惊惶失措的克 里斯。乱离中的爱情 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1944年第十六届奥斯卡三项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 英格丽褒曼(饰伊尔莎) 亨弗莱鲍嘉(饰 里克)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本片可说是适时诞生 的佳作,一经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萨布兰卡这个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 片中被假想成二次

7、大战时,正如片子一开头所介绍的那样,在卡萨布兰卡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在这徨乱的中,一间美国人所开的里克酒店成为故事的中心 。人们在这里探听消息,等候班机,外表只是个夜总会的酒店,里面却暗藏着赌场、黑市买 卖、各种阴谋伎俩,甚至还有个法国革命领袖影片根据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改编,但是,直到接近拍摄最后,也都没有决定 到底伊尔莎最后的选择会是谁,她的眼神,因此飘忽不定。然而,这种不确定,却正适合了 片中所表达的情感,观众们也可以出于自己去想象觉得她在爱着谁。在混合着危险的异国情 调的浪漫中,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亨佛莱鲍嘉硬汉式的沧桑,和英格丽褒曼沉默中的娇 柔,各自都有

8、着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例: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依尔沙出现在正在回忆往事的里克面前。里克冷冷地对依尔沙说:“我们已停 止营业。” 依尔沙想找里克谈件事,但里克却质问她为什么要到卡萨布兰卡来,还告诉 她,自己的心已被高跟鞋踢伤。依尔沙想解释,里克不想听。 拉斯罗和依尔沙找到黑市头面人物弗拉里,想花钱买两张护照,弗拉里告诉 他们,只能卖一张,因为拉斯罗是德国当局控制对象,没人敢卖护照给他。弗拉 里建议拉斯罗去找里克帮忙弄护照。但里克却很冷漠。拉斯罗问他原因,里克要他问问自己的太太。 晚上,依尔沙又来找里克,要他交出通行证,里克不肯。依尔沙又以旧情要 求他,他还是不理睬。 依尔沙无奈,拔出了手枪。里

9、克取出了通行证,却又说,只有开枪打死他才能办到。依尔沙手中的枪掉了下来。她向里克倾诉了当时离他而去的原因。 里克明白了一切,决定帮助拉斯罗。 例:卡萨布兰卡序列(系列场景的递增变化)1、走近他不理她(31:30)2、回忆分手(38:20、47:00)3、向他道歉拒绝她(48:30)4、向她道歉拒绝他(56:30)5、找借口拒绝她(65:05)6、威胁他拒绝她(79:00) (鸿沟裂开)7、讲出真相原谅她9、鸿沟:当主人公由于激励事件转而采取行动时,期望发生的事情与实际 发生的事情之间裂开了一道鸿沟,或称断层。冲突的火花在自我和现实 的两岸来回跳跃,成为发动故事引擎的能量。鸿沟是故事的温床。10

10、、转折点:鸿沟裂开之后的惊奇、见识和新方向。11、故事脊椎:从激励事件一直延续到故事高潮的那条贯穿故事始终的求 索之路。12、潜文本:文本是指作品中可知觉的举止言谈外表,潜文本是指为举止 言谈所隐蔽的思想感情。13、反讽:反讽是真正的幽默,它用我们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事物的表 象与真相之间的鸿沟)大做文章,动作与结果不期而遇,令观众不由感 叹:“生活就是这样!”14、解说:有关事件背景、人物经历的信息,“展示,不要告诉”是解说的重 要原理,也就是解说的无形和戏剧化,好的解说可以使故事从中间讲起 ,大大缩短了故事的进程。幕后故事是指在危机来临之时揭示人物以前 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创造转折点。

11、闪回和画外音也是重要的解说 手段。15、激励事件:故事讲述的五个部分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 继情节的首要导因,它使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等其它后 继要素开始运转起来。激励事件必须打破主人公生活的各种平衡 。16、进展纠葛:故事的主体,指人物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对抗力量时 ,产生越来越多的冲突事件,这些事件依次发生,经过了一个个 无法回归的点。17、危机:危机是指危险和机会并存,是主人公真正的两难选择, 也是人物最大压力之下的最终决定。结果和价值将在下一个行动 中豁然显现。18、高潮:高潮则是采取最终行动的最重大的事件,二者经常发生 在同一场景。如果在高潮中鸿沟开裂,发生不可逆转的转折,则

12、是一个辉煌的结局。高潮留到最后是所有时间艺术的共性!19、结局:高潮之后所残留的任何材料,包括高潮之后再交待的次 情节、高潮之后的影响或余波、留给观众情感平复的时间。(三)故事三角经典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巧合 非线性时间 非连贯现实开放式结局 内在冲突 被动、多重主人公因果关系 闭合式结局 线性时间 外在冲突 单一、主动主人公 情节是对事件的选 择及事件在时间中的 设计。事件在影视中 即为一个故事场景。非情节(无故事影片)多情节(四)故事材料主人公:1、置身于特定的环境2、拥有个体的意志力3、追求的欲望和欲望对象鸿沟:欲望与现实、目标与结果之间难以协调,并据 此不断转折到新的场景、新的矛盾。内心

13、自我心理情绪身体内心冲突恋人物质环境朋友社会机构家人社会中的个体个人冲突个人外界冲突冲突的三个层面人物的世界主人公欲望 对象期望和结果之间的鸿沟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个人-外界冲突第二 行动风险第一 行动最小的、保守的鸿沟鸿沟人物欲望的价值尺度与他为实现欲望而愿 意承担的风险成正比。价值越大,风险便越大。欲望 对象第一 行动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个人-外界冲突第二 行动冒险主人公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个人-外界冲突第三 行动冒更大风险鸿沟鸿沟如此往复直 到故事终点进展过程中的鸿沟正生活平衡(五)故事图谱激励事件幕高潮幕高潮故事高潮危机结局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鸿沟场景冲突生活平衡负节

14、拍理想的:生活理应如此悲观的:生活不应如此现实的:生活就是如此现代的:生活想象如此求索之路转折点两难选择进展纠葛场景转换故事幕序列场景事件节拍动作反应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 中各种力量的平衡。二、人间地狱中的凤凰涅磐 辛德勒的名单故事结构分析n早在1982年小说辛德勒的方舟出版之后斯皮尔伯格就 促成电影公司买下了电影改编权,1983年小说作者在会面 时问他什么时候开拍,n“Please, when are you starting?“ n“Ten years from now.“ Spielberg replied.n斯皮尔伯格真的等了差不多10年才动手,1993年,电影问 世。二、人

15、间地狱中的凤凰涅磐 辛德勒的名单故事结构分析1、主题:通过辛德勒的惊人义举和纳粹大屠杀的纪 实表明,在人类失去自控后,将是一个多么野蛮 、疯狂的悲惨世界;但是,人类终将在恶与善、 灭绝与拯救的激烈碰撞中觉醒,自律、自由、和 谐、仁爱的理性永远是人性的至高追求。“凡救 一命,即救全世界”既是本片的主题,也是对历 史的深刻反省和对现实世界的警示。 2、故事梗概:3、艺术风格和价值:高度艺术化的纪实风格。n艺术风格:通过一个客观的故事把情感还给观众,让他们 自己对这一切进行判断。n思想价值:影片不能使任何人死而复生,但是它可以提醒 人们,还存在发生另一场大屠杀悲剧的可能。n艺术价值:只有黑白画面才不

16、会破坏我们对大屠杀的记忆 。4、人物塑造:围绕主人公性格的发展选择片断。对他的拯救 行为的内外因、转机作了极具说服力的层层铺垫,塑造了 一个具有商人的圆滑、世俗的缺陷、又毫不张扬的时代英 雄。n人物分析:辛德勒人性深层的复杂演变5、整体结构特点:n采取了依照主人公性格发展为线索的片断式结构方式:在 保持大情节故事片基本框架的同时,融入纪录片的片断和 场面集合式结构。n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为序,在开放自然叙述结构中将一个个故事片断按对象原有的动作关系和时空关系加以组接 ,矛盾冲突自然分散,段落和场面之间往往不具有直接的 因果关系,于是大量采用了人物对比、细节对比、场面对 比、色彩的象征性对比、光线对比、音效对比、写实与荒 诞对比等手法来结构作品。6、场面内结构手法:n景深调度与纪实性运动场面调度的静动对比n场面内的细节对比n场面内戏剧效果对比:间离效果与斯坦尼体验辛德勒的名单间离效果与斯坦尼体验在屠杀、体检等大场面时,斯坦尼体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