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657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视野下的地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 2 月出版,第 164180 页。国家科举与地方家族文化:对浙江泰顺旧家谱的分析吴松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我国农村通常都有家族组织和家族文化,但各地的发达程度有较大的区别。历史上凡是移民迁入早,开发历史久,并且战乱不多的地方,家族组织和家族文化就比较发达,反之则要弱一些。位于浙江南部、福建和广东东部的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地理位置偏僻,群山绵延,历史上战争较少,古代较早迁入的家族在此发育了发达的家族组织和家族文化。笔者曾著文简述位于这一区域的浙江泰顺县的家族制度,认为家族、村庄、地方与县

2、四个层面构成了农村的地域社会结构,古代自中央到地方的垂直行政系统官员的配置一般只到县一级,对县以下的管理主要依靠这种地域社会结构。1本文拟在基础上,依据田野考察时所获得的家谱和访谈资料2,讨论构成县以下地域社会结构最基础层面的家族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科举对家族文化的关键性作用。学术界对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固然已有不少的研究,对科举在家族文化中的作用也有论及,但说明科举对家谱编纂、宗祠兴建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家族如何顺应科举文化的研究,似乎依然有限。本文拟集中在这些方面,希望以浙江泰顺为案例,制成一块引玉之砖。3为说明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介绍泰顺的旧家族及其族谱和宗祠。1吴松弟:中国东南山区的地域社会结

3、构:以明清的浙江泰顺县为例, 历史地理第24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4 月,第 324-333页。2 2006 年、 2007 年,由本人和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包弼德(Peter Bol)、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刘杰教授带领,在泰顺县进行了为时2 个月左右的考察,部分成果详见吴松弟、刘杰主编走入中国的传统农村: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齐鲁书社,2009 年。本文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据本人以及同时前往的其他考察队员的考察记录。3研究生罗诚同学为本文所用的家谱中相关资料的搜集做过贡献。一、泰顺的旧家族及其族谱和宗祠1998 年编的泰顺县志依据全县家谱和户口册,记载了县内人口达千人

4、以上、有谱牒可稽的汉族、畲族55 个姓的迁移源流4。比较我们在近50 个村庄的访谈和家谱调查,县志的记载应非无根之谈。我们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的林、陈、吴、夏、王、张等6 姓的大部分的始迁祖,早在唐宋时代便已迁入泰顺。另外,祖先在宋亡以后、明代建县以前迁入的现人口分别在50009999 人的各姓,占了全县人口的另一个三分之一。换言之,占1998年泰顺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姓氏,其祖先在明朝景泰三年(1452 年)建县以前便已迁入泰顺。5清代方志 分疆录 有泰顺 “十八大族” 之说。 唐宋时期,“前后入山著籍者凡十八大姓:义翔乡如莒冈夏、库村吴、包坑包阳包、箬阳毛、池村池、大住左窟

5、方、罗峰董及宋、南阳江、仙居木棉徐、葛阳陶,归仁乡如夹屿大安归岩张、筱村四溪林、陈阳陈、夹屿章峰蔡、东溪曾、叶屿洋叶、周边周。开山立业至今八九百年,子孙尚多聚族而居。”6这些唐宋时期迁入且聚族而居的巨族大姓,不仅奠定了泰顺家族文化的基础,而且构成家族的主体部分。宋代是温州历史上大开发的时期,到了南宋温州已成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南宋著名思想家、温州人叶适说温州:“余观今之为生者,土以寸辟,稻以参种,水蹙而岸附,垅削而平处,一州之壤日以狭矣。”7温州是土狭民稠、对外移民的区域8,同时又是“俗秀而矜絜,子弟胜衣能文词”9, “尤号为文物极盛处”10的区域。泰顺在建县以前属于

6、温州的瑞安、平阳两县的西部山区,温州经济文化发达地带主要在各县的沿海平原和近海山区,但这种经济文化的影响不可能不进入西部山区,并且向外迁移的温州移民也会选择西部山区作为迁入地。此外,南宋时期今4详见泰顺县志第四编的第二章第二节和第三章第一节。5参见吴松弟、刘杰主编:走入中国的传统农村: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第二章第五节“移民的迁入与分布”,附表四“各姓氏历史上迁入泰顺的情况”。6林鹗篡,林用霖续编,董宪曾参校:分疆录,光绪四年刊本,收入台湾成文出版社中国地方志丛书, “原始”。7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卷九温州开元寺千佛阁记,中华书局,1961 年,第 158 页。8参见吴松弟:南宋人

7、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 211 页。9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三送周子敬序,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0韩彦直:桔录,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泰顺南面的福建路的人地矛盾更甚于温州,其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可能还超过温州,来自福建的经济文化影响和移民迁入对泰顺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11分疆录 述外地移民迁入与泰顺文化兴起的关系:“唐季各大姓避地入山,至宋而人才辈出,蔚为文物之邦。 ”12依据分疆录和泰顺迁入较早的大姓家谱关于本族中举人数的记载,南宋无疑是泰顺历史上中举人数最多的时代。13泰顺的若干家族,如库村的吴氏和包氏、箬阳的毛氏、泗溪的林氏、罗阳的董氏、章峰的蔡氏、仙居木棉的徐氏、池

8、村的池氏,龟岩大安的张氏,不仅“登甲科者既不乏人,即由诸科及恩荫出任者亦夥”。14当然,需撇去某些家谱中可能有的虚夸的成份并考虑不同时代的科举做法,但南宋时泰顺文化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却不应怀疑。泰顺的家族,基本都拥有家谱、宗祠、族田、族学,有的还有开基祖的墓。上述诸方面尤其是家谱和宗祠构成家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泰顺人看来,“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可以知兴替,可以知贤否,可以知尊卑”15。如果没有家谱,一旦族内人口众多,或者乱离之后,族人将互不认识,视同路人。而且,家谱是家族历史上的人口、经济、社会关系的如实记载,生卒有书,坟墓有书,仕进有书,品行有书,族规族约有书,这些记载也有益于风俗人心。

9、泰顺每个人数稍多的家族,几乎都有一部以上的家谱存世。迁入较早的家族,大多从明代或清初开始修谱,至今至少修过三四个谱。有的据说修谱之早,可以推到宋代。例如,三魁张宅的张氏,据其谱所载的康熙年间张天祐撰历世修谱纪年,宋建隆辛酉年首次修谱,此后熙宁十年、淳熙八年、景定二年、咸淳七年几次修谱,后“因景炎之乱所修谱烬于兵火”,于元朝至元三年重修。此后, 明代的永乐十六年、成化十二年、 嘉靖十年、 万历八年, 清代的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五十九年、宣统辛亥年都修过谱。如果上述记载属实,则张氏历史上修的谱已有14 次之多, 笔者看到至今仍有康熙五十九年谱、宣统辛亥谱存世。我们在2006 年、 2007 年的两次

10、大规模考察及其后的后续考察中,对泰顺境内近半数乡镇的近五十个村庄访谈和拍11参见吴松弟、刘杰主编:走入中国的传统农村: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第二章第四节“浙闽开发与泰顺的拓荒”,第五节“移民的迁入与分布”,第六节“地域多元文化的形成”。12分疆录,卷5“选举”。13林鹗在分疆录,卷首“原始”中,强调“南宋之盛也,瑞(安)、平(阳)科甲兴起,山乡无地无之”。14分疆录, “原始”。15乾隆五十四年罗阳溪里董氏谱,明成化癸卯年董鉴序。摄家谱。 截止 2009 年,共收录家谱33 个姓氏的129 部族谱。 其中, 除了吴氏、 林氏、 张氏、 陶氏等泰顺当地传统的“十八大姓”之外,亦不乏晚

11、近迁入的赖氏、苏氏、曾氏、邱氏等客家姓氏,以及以雷氏为代表的畲族姓氏。以修谱的年代论,明代谱6 部,清代谱57 部,民国谱26 部,解放初期谱5 部,改革开放以后新修谱35 部。16凡稍具规模和历史的家族,或一村或数村,都建有自己家族的祠堂(或称宗祠),并在祠堂中定期祭祖,是泰顺家族组织发达的另一个表现。泰顺农村可以说无姓无祠堂,无村无祠堂。按照一家家谱所说:“泰虽僻处山陬,三家之村,必有祠堂,而野老樵夫,类能言其十世以上祖,风至古也。”17各村因漂亮和气派而引人注目的传统建筑物,几乎都有祠堂,杂姓村往往有数座祠堂。祠堂中供奉祖先的牌位,还是家族领袖议事和某些公共活动,例如每年祭祀祖先的场所。

12、如此众多而又编纂历史相对悠久的家谱,以及广泛存在于山村的祠堂,无疑是研究古代东南沿海山区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宝贵的历史资料。这种来自乡野民间的资料,为我们展示的传统时代农村文化的面貌,是任何其他的资料无法代替的。二、科举在家族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自唐后期起, 门第血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大大下降,科举制的推行更为下层人群的向上流动开辟了道路。宋代科举的大门,几乎面向全社会打开,两浙路仙居县令陈襄描述道:“今天子三年一选士,虽山野贫贱之家,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身享富贵,家门光宠,户无徭役,庥荫子孙,岂不为盛事哉?”18科举大门的敞开有力地刺激了全社会的读书之风,加上学校教育的扩大,宋代士

13、人数量相当庞大,读书当官成为相当一批人的衣食之道。在那些人稠地狭、生计艰难的地区,走读书当官之路的人特别多。靠近泰顺的福建尤其如此,例如建宁府(治今建瓯)“土狭人贫,读且耕者十家而五六”19;兴化军(治今莆田) “家贫子读书”20, “赋入不敌江浙一大户,而魁人韵士居多”21。16吴松弟、刘杰主编:走入中国的传统农村:浙江泰顺历史文化的国际考察与研究,“附表与附录”之“附录1 泰顺家谱目录”。17泰邑交阳沈氏宗谱,李彝重修大祠堂记。18仙居令陈密学襄劝学文 ,载嘉定赤城志卷37,宋元方志丛刊。19胡寅:重建建宁府儒学记,引自乾隆福建通志卷71。20宋人陈俊卿言,引自八闽通志卷3。科举制度在促进

14、文化向民间普及的同时,也将读书当官的理念推向了民间。在古代高度重视农业、倚耕地为主要财富的背景下,百姓有了钱就要购买耕地,官员同样如此。官员往往是一边当官,一边当地主,并千方百计鼓励后代继续走读书当官之路。对贫穷人家来说,督促孩子读书当官更是摆脱贫穷的最好的出路。宋代以后在东南沿海这种经济文化达到较高水平、人均耕地又相对少的地区,开始大批出现所谓“耕读持家”的家族,且这种持家之道入元明清而不减。泰顺山区同样如此,各姓家谱中不乏“耕读持家”的记载。摘引数例于下:上交垟曾氏清嘉庆十九年(1814 年)从福建迁入, “枕山营室,筑土为垣,建屋数楹,规模粗具,遂迎其父母携眷属以家焉。居越年,买其村之山

15、与田耕种以自给。延师为子弟训,秀而文者习举子业,强而勇者应武科,讷者农,善会计者贾也,一家之人无游手不事事者。”在迁入半世纪的同治四年(1865 年) ,二房的第三世曾俊才登恩科举人,获授职骑尉,从此簪缨蝉联,被称为泰顺望族。22泗溪汤氏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从乐清迁入, “初时不过一父一子,行李无长物”; “迄今不过百余年,其孙曾日盛,屋宇频兴,田园山场所置愈广,而俊士又声振黉宫,继起者尚不可量,瞬息间将与悦公诸族等矣”。23三魁秀溪边邱氏开基祖康熙年间率兄弟迁入,“当日行李资费外仅余数百金,惟克勤克俭,服畴食德,置田园,创屋宇。及身培植孙曹业儒,岂非当世之人杰也?”24雅阳塔头底季

16、氏原居青田县,明朝迁入泰顺,清康熙十八年(1679 年)一支迁入塔头底,在村中广创宅第,购置恒产。雍正十一年(1733 年)创有闲斋,供子弟读书。不久族人写文章说季氏:“至于今楼房广建,恒产多增,文裔绳根,诗礼相承”,即不仅富有房屋和田产,文脉也得到了继承。25雅阳百福岩周氏原居景宁县,康熙五十四年以后辗转迁入。开基祖迁入时既贫又穷,无立锥之地, 成家后日夜劳作,21宋人张友言,引自弘治兴化府志卷4。22上交垟庚寅重修曾氏宗谱,咸丰四年陈世珍曾氏族谱序,1950 年曾瑞凝交阳曾氏沿隔 。23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泗溪后池汤氏宗谱,嘉庆十二年叶藻旧序一。24三魁秀溪边民国癸酉邱氏家乘,开泰邱公传。25塔头底季氏家乘 , 肇基志。因善于经营逐渐积累起家产。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以后后代获得功名,家业更加兴旺。26如上所述,泰顺家谱的普遍记载表明,外地迁入的家族,一旦定居下来并大致解决了经济问题,便要送孩子读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