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632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能源的研究与环境问题摘要: 人们从开挖地下石油到开采海底石油,这一过程正是见证了石油资源慢慢枯 竭的行为。那么,你认为21 世纪中期的主要能源是什么?人类如何最终解决能 源问题?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水土 流失,空气污染, 水污染, 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是否要问问自己在生产 生活中获取消耗能源的同时有没有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方式;我国还处在建 设期间,很多城市正在建设, 能源的消耗是非常浩大的, 这也同时导致了能源紧 缺的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人们对于能源的需要 求将会继续增加:在过去15 年时间里,人类对能源的消费需求

2、每年都在以1.5% 的速度递增。 在今后的 20 年时间里, 这种能源需求每年会以2%的速度递增, 在 31 年后其能源消耗量将会增加一倍。也许现在的我们不觉得石油资源的短缺的 紧迫感,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用什么能源呢?是否我们现在繁华的生活的代价 将会使的我们的子孙后代重返原始社会呢?尽管石油以及煤炭等化石能源在21 世纪仍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 但这些能源最终将会在某一天消耗殆尽,人类将 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的研究未来能源和新型能源以 及大力发展节能器具, 减少污染,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使能源物质可用寿命大大 增加。 关 键 字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新型能源、

3、节能器具、能源需求正文: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化石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 )为主的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 ,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人类对未来能源的短缺 和生态环境恶化忧虑重重。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开发新能源科学研究愈来 愈深入 ,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开发和发现的“可燃冰”、 “太空 (宇宙)太阳能发电”、 “热核聚变发电”的新型清洁能源使我们看到了战略性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 能源短缺和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希望之光,因此研究新型能源迫在眉睫。一新型能源有:1核能、风能、水能、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将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做为辅助能源。1.1核能:在新能源开发中比较现实的是核能,它将

4、逐渐发展成为新世纪的一种重 要能源。我们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核聚变能可能成为核能新秀。利用核 裂变,人们已经通过反应堆加以人工控制,实现了原子能发电。 要使核聚变 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即实现核聚变发电。 也必须对核聚变实行 人工控制,使其按照人们的需要有的序地进行,这就是受控核聚变。 核能发 电具有很多优点: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不会加重温室效应, 核能发电所需要 的原料铀储量丰富提炼成本低。但同时也存在问题: 资源利用率低, 核废料 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 处理技术不完善, 核电建设投资费用大, 风险 较高。1.2风能:风能未来将会取得非常迅速的发展,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

5、观,各 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发展提 供巨大动力。 风能具有可再生、 永不枯竭、无污染等特点, 综合社会效益高。 但尽管在理想条件下, 虽然风能利用的成本比较低,但仍高于化石燃料, 风 能受地形、气候、风力的变化影响较大,连续性较差,转换效率较低,技术 还不够成熟。所以风能的发展也值得期待。1.3水能: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 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 无污染, 它是常规能源。 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

6、有积极作用,对促 进国民经济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缓解由于消耗煤炭、 石油资源所带来 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 先地位。人们目前最易开发和利用的比较成熟的水能也是河流能源。水能主 要用于水力发电,其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 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1.4氢能:氢能被视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 开发氢能列为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开发高效率、 低成本生产氢的工艺。 氢能 被认为具有长期利用的潜力, 具有高温高能, 热能集中,可再生,来源广泛, 应用范围广的刚有点,但也存在几个问题。首先

7、,氢不是一种能源来源,在 自然界不能自由存在;氢必须从石油、天然气或水等其它物质中分离出来, 成本比较昂贵; 氢的分离也要消耗能量, 从水中分离氢则能耗更高; 与等量 的石油相比,氢的热值也较低。第三,氢既不容易储存,也没有相关设施来 生产、运输和销售氢燃料。氢燃料利用各环节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在石 油的色彩一书中作者预见, 在未来的两个世纪里, 氢将会作为从碳氢化合 物中衍生出来的烯料进入到世界经济领域中来,而它最终将会从碳氢化合物 中产生出来,并且主要将来源于水。22. 1 可燃冰研发开采可燃冰即甲烷 (CH4)的水合物 ,是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 是一种白色冰状的结晶体。甲烷

8、在摄氏温度0、压力在2. 65MPa;温度在 摄氏 10、压力在 7. 87MPa皆可形成可燃冰。 是近 20 a来在深海底和冻土 层发现的一种燃烧值很高 ,贮量巨大的新型洁净能源。 其 1 m3 可燃冰相当于 0. 164 t 石油、 0. 32 t 标煤、 164 m3 的天然气。全球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 探明(已知)煤炭、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 2 倍,可满足人类 1 000 a能源需求。 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开发。2000 年,日本在完成为期5 a 投资 6 400 万美元可燃冰专项计划后又启动了2001 年可燃冰项目。美国 1969 年实施可 燃冰调查 , 1998 年把可燃冰作

9、为国家发展战略列入国家长远计划,计划 2015 年实施商业性开发。印度1995 年制定了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投资5 600万美元进行可燃冰开发研究。 我国对可燃冰的开发研究起步晚进展快, 在可燃冰的地震识别技术、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资源综合评价技术和保真取 样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制的“深水浅孔可燃冰保真取样器”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 初步勘察预测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 远景资源量可 达上百亿 t 油当量。2008 年 8 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成功的钻获了可燃冰实物样 品,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可燃 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标志着我国可燃冰调查研究

10、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可 燃冰的开发利用虽然在开采、 储存和运输中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研究 解决,但一些发达国家预测到2015年可燃冰可实现商业性的开发。3. 太阳能: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 取之不竭在全球范围受到了追捧,被认为是二十 一世纪的新能源之首, 发展前景极为被看好。 只有太阳能才能满足人们更进 一步的需求, 这种更加清洁的能源将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具有普 遍,无害,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 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太阳能储量巨大可再生。 但同时 太阳能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开发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 太阳能具有巨大 的利

11、用潜力, 但成本目前大大高于风能, 数倍于化石燃料, 利用也是断断续 续的。太阳能开发难度大, 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利用还受 矿物能源供应,政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道路比较曲折。尽管如此, 从总体来看, 20 世纪取得的太阳能科技进步仍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大。 太阳能利用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全球共同行动, 为实现 世界太阳能发展战略而努力, 保证太阳能事业的长期发展, 注意科技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 发展太阳能产业, 加速商业化进程, 扩大太阳能利用领域和规 模,太阳能在人类的未来能源结构中必将占据着主导地位。4核聚变能发电的研发“核聚变能” 即氢的同位素氘 (

12、氢的同位素之一 ,符号 D2,质量 2,排序 88) 和氚(氢的同位素之一 ,符号 D2,质量 2,排序 67)在高温条件下 (摄氏 1 亿)发 生热核聚变 ,产生较重的原子核 ,释放出能量。热核聚变具有清洁和易采集的 特点。每一升水中含氘30 mg。聚变反映产生的能力相当于300 l 汽油的热 能。 地球上仅海水中含有45 万亿 t 的氘,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是未来解决 人类能源短缺和生存环境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 问题的研究 ,国际间建立了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 )。欧盟、 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都参加了总投资100 亿美元在法国 建立

13、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室,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规模与未来实用核聚变反应堆相仿,用于解决建设核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 题,预计 3550 a建成核聚变发电站。我国高度重视热核聚变试验的重大科研 项目,投入 2 亿元人民币支持中科院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核聚变装置试验 研究;投入 45 亿元(人民币 )参与国际热核计划。我国已自主研制成目前世界 上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最长的核聚变试验装置“EAST”,处于该领域研究的先 进行列。二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 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 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 立方 米。

14、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 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 受到刺激而患病。(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 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 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 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 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 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 会对植 物产生慢性危害, 使植物叶片褪绿, 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 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3)对天气和气候 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以说明:减少到达地

15、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 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 遮挡了阳光, 使得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据观测统计, 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 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 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增加大气降 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 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 在大工业城 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 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

16、酸,随自然界的降水 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 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三结束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过硬的科学技术,我们将没法建设更好的未来。 短期内,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科学生产力与保护环境,利用先进的科学 技术在设施齐全成熟油田扩大产量和加快新产地生产能力建设,以满足石油和天 然气不断增长的需要。 以促进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 同时要开发研 究新型能源的使用, 研究新型节能器具和汽车, 使新型能源形成产业化, 逐步走 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只有发展了生产力,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才能获得一个清洁的地球。 只有等到太阳, 我们最后的能源枯竭时, 我们才将到别的星球去开采能源,这将 是我们人类最后的计划。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向上,努力学好自 己的专业知识, 为国家、地球做出自己一份贡献, 也许以后你们中的一员就是改 变人类未来资源需求的那位伟人。四参考文献:1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苏亚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