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60962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全省文明 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测评验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现在,就平凉市创建全省文明城市 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汇报,不 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市情及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总体思路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辖崆峒区 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 宁 6 县,102 个乡镇,1529 个村。总面 积 1.1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552.7 万 亩,总人口 226 万。主要市情特点:一 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陕、甘、宁三省 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交通要塞, 具有厚重、包容、多元、开放的经济文 化特征。312 国道横贯全境,宝中铁路-精选财经经

2、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纵穿南北。随着平定、银武、西长凤高 速和西平、天平铁路陆续建设,平凉将 成为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二是历 史源远流长。早在 3000 多年前,周朝 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 的农耕文化。公元 358 年,前秦大将军 苻坚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 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历史上曾出 现过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唐朝名 相牛僧儒、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 春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三是文化底 蕴深厚。相传西王母降生于泾川回山, 轩辕黄帝问道于崆峒山,秦始皇祭天在 莲花台。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远古 文化、古成纪寻根文化、皇甫谧医学文

3、 化独具魅力。境内发现仰韶、齐家等各 个历史时期的古遗址 465 处,有省级以 上文物保护单位 25 个,馆藏文物 3 万 多件,其中国家级文物 8000 多件,出 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 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被誉 为“中华文物之最”。四是资源相对富集。-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年均降雨量 511.2 毫米,森林覆盖率 22.3%,是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 西北重要的绿色畜牧基地和全国优质果 品生产基地。探明煤炭储量 34.7 亿吨, 占全省 40%,华亭煤田是全国 13 个大 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 30 多亿 吨,陶土、石英砂

4、等非金属矿藏也极具 开发价值。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国 家地质公园崆峒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崖 寺等人文自然景观 100 多处。xx 年年初,我市召开了第二次党 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 以强市富民为根本,坚持发展抓项目、 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 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主 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走好五条 路子,推进六个跨越,全面加强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总体小康并向-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

5、资料-感谢阅读-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三大目标:一是建设小康平凉。 就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主要经 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省平均 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00 亿元大关, 人均突破 1000 美元,地方财政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翻 一番。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进 一步转变,单位能耗降低 20%以上。新 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差别逐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人 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二是建设 和谐平凉。就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全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 明显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国平 均水

6、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 内。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 系趋于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城乡群众普遍 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丰富多 采的文化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强。三是建设魅力平凉。就是实现山川 秀美,突出人文内涵,充满发展活力, 凸显特色魅力,使平凉成为创业的好地 方、旅游的好去处、居住的好家园。中 心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区面积扩大到 45 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32, 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以“四大文化名片” 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彰显,吸引 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改革

7、 开放取得新的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有 效破解,全民创业热情高涨,创新活动 层出不穷,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发 展环境更加宽松,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品牌,争取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 国特色文化名市、全国文明城市,平凉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四大基地:一是加快建设全省能源化 工基地,煤炭年开采量控制在 3000 万 吨左右,就地转化率达到 60%以上,电 力装机容量达到 400 万千瓦左右,发电 量达到 280 亿千瓦时,着力打造煤电工 业、高载能工业、煤化工业产业链。二-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是加快建设全省绿色畜牧基地,发展百 万头肉牛、百万亩牧草,

8、形成年加工 25 万头肉牛、200 万标张皮革的生产能力, 把平凉逐渐发展成为全省农区重要的畜 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中心。三是加快 建设全省优质果品基地,实行标准化管 理,打造优质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 200 万亩,果品 总产量达到 100 万吨以上。四是加快建 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深度挖掘人 文资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 步完善“游、住、行、食、购、娱”配套 体系,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0 亿元以上。 到 2014 年,煤电、草畜、果菜、旅游 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达到 10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0%,对财政贡献率达 到 75%。五条路子:一是正确

9、处理“好”与 “快”的关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走好中求快、以好促快、全面发展的路 子;二是正确处理“城”与“乡”的关系,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以城带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路子;三是正确 处理“远”与“近”的关系,大力实施强基 固本战略,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 续发展的路子;四是正确处理“增”与 “减”的关系,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 走文明进步、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路 子;五是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 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走激活内力、 借助外力、创新发展的路子。六个跨越:一是着力抓好新农村 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推

10、进新跨越; 二是加快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在 做强地方工业上推进新跨越;三是突出 中心城市建设,在提升城市品位上推进 新跨越;四是壮大旅游产业,在发展第 三产业上推进新跨越;五是提高全民科 技文化素质,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推进新 跨越;六是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在建设 和谐社会上推进新跨越。二、xx 年以来文明城市创建情况 及成效xx 年撤地设市以后,平凉市委、-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城市 作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 和提升城市形象与发展水平的有效举措, 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持之以恒地开展 了全国、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尤其 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在省文明委的精心指导下,市委、 市政府坚持把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城市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以 争创全国、全省文明城市统揽精神文明 建设全局,坚持推行精神文明建设责任 目标量化管理,全面开展了系列文明创 建活动,相继建成了一批精神文明领域 的重点工程,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 张晓、 “全国十大杰出母亲”刘霞等先进 典型,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初步形成合力, 城市文明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先后获得 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省卫生城 市等称号。主要取得以下六个方面成效: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