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60479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刑罚心理 犯罪心理学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刑罚心理n 第一节:刑罚的效应n 一、刑罚的概念、本质与演化n (一)刑罚的概念n 刑罚是由国家确定的,由法院以国家名义依 法适用,强制执行的对犯罪分子实行的最严厉 的制裁方法;它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和权利 (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名誉权以及政治 权利等)的剥夺,并表现出国家对犯罪行为的 否定评价。n 中国政法大学杀师案n 2008年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 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血腥地结束了该校教授 程春明的生命。n 10月28日黄昏,付成励将事先准备好的两 把刀放进口袋,一把菜刀、一把水果刀。6点 30分,付成励从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正楼201 教室的后门进入,此时,程春

2、明正在讲台前为 上课做准备。n 付成励径直走到程春明跟前,拿出菜刀, 对准程春明的脖子挥下。砍了一刀后,付成励 就掏出手机报了警,然后静静地待在教室里, 等待警察的到来。n 这一刀砍中了程春明颈部大动脉,当晚7时 ,程春明经抢救无效死亡。n 杀人动机:n 付成励说,一为报复,二为“杀一儆百 ”,因为老师本该“为人师表”,可不轨老 师的行为,学校不管,告发也没有用。n 付成励父母申请精神病鉴定。n 但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是,付成励的 极端行为最终给两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 灾难。n 杀人动机n 付的女友陈怡星是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 生,比付成励大三岁,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 学。陈怡星在付成励入学前曾与

3、程春明交往一 年,最终分手。后来,陈与付相识并恋爱后曾 提及此事,并告知付曾与程发生关系,两人此 后对此话题多有忌讳。2008年,陈欲与付分手 ,而付认为程春明伤害了陈,陈才无法和他继 续相处,因此基于报复和惩罚的心理,将程砍 死。 n 从主观恶性来看,是属于蓄谋杀人,不是 偶发事件。付承认,一直都想动手,买刀的时 候就下了决心,只是时间没有定。案卷披露, 付在交代自己的杀人动机时说,“程春明和这 个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已婚男人”;“他不 配称为老师,根本不为人师表”付成励说 要“杀一儆百”。既然是“一直都想动手”,“只 是时间没有定”,说明这个人在这段预谋到实 行的时间里,没有犹豫、没有动

4、摇,具有非常 危险的人格和极端凶残的本性。 n 从行为表现来看。付在公众场合以残忍手段杀害老 师已经具备了三个从重因素:一是在教室这样的文明 、严肃的公众场合实施,不仅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也 给在场的学生造成恐慌感和一生难以抹去的严重心理 影响,也是对公共秩序和同学们的尊严的挑衅 。二是 手段残忍,杀人时出手狠毒,刀刀致命。三是针对的 对象是一位当时穿戴“金色领带,黄色衬衣,黑色马 夹,金边眼镜”的温文尔雅的大学老师,大多数即使 是在犯罪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都可能唤起人性光辉 ,内心的邪恶都可能会被善良所压倒。而我们在付成 励的行为表现中看到的是他视人命为草芥的残暴。 n 从犯罪后的表现来看。据

5、律师介绍, 付成励对自己杀害程春明的事实始终供 认不讳,“似乎在表现出一种敢作敢当的 英雄主义”, 声称是在“杀一儆百”。不 仅没有半点悔改之心,而且其言论还在 暗示类似的人也该杀。 n 后果n 付成励的极端行为最终给两个家庭带来了 灭顶之灾。付成励的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系普 通工人,二老本打算等付成励毕业后好好享享 轻福,但如今等待付成励的将是法律的严审。 而对于逝者程春明的家人来说,程春明就是家 中的“天”。案发时,程春明的夫人已怀有5个 月的生孕,得知丈夫出了意外后,程夫人曾几 度昏厥。2008年12月5日,付成励因涉嫌“故意 杀人罪”被正式批准逮捕。 n 心智缺陷 n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基

6、本事实是: n 一、 程春明教授曾与某陈姓女大学生有过 一段感情生活,并致陈女大学生失贞。 n 二、 这段感情生活在一年之后因为陈女 大学生“不爱他”而终结。 n 三、 之后,陈女大学生读研究生并与杀 人者付成励建立恋爱关系。陈女没有向新男友 隐瞒自己曾经与程春明教授的感情生活和自己 失贞的事实。 n 四、 再后来,陈女认为自己与新男友付成 励不合适,于是,拒绝与他继续维持恋爱关系 。 n 五、 付成励将女友断绝与自己恋爱关系 的责任完全归于程春明教授。 n 六、 付成励无法接受被女友抛弃的事实 ,选择以杀死程春明教授来平衡自己所遭受的 损害。从他归案后的理直气壮(为民除害、杀 一儆百)可以见

7、出他找到了心理平衡。 n 这就是基本事实:简简单单、明明白 白。从这个基本事实中,人们可以轻易 地发现杀人者付成励严重的心智缺陷: 他没有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按 照他的逻辑来说,那程春明教授早就应 该选择把他给杀了:付成励染指了自己 的“前女友”,给自己造成了莫大的伤害 ,这种伤害是需要补偿的,而最有效益 的补偿就是拿命来。 刑罚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刑罚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确定 的强制措施。2、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措施 。3、刑罚是由审判机关适用,由特定 机构执行,以犯罪人为对象的处罚措 施。4、刑罚是由成文的刑事法律加以规 定的惩罚措施。(二)刑罚的本质1、刑罚的政治本质。2

8、、刑罚的社会本质。3、刑罚的法律本质。 (三)刑罚的演化1、刑罚体系的中心由死刑、肉刑转 为自由刑。2、刑罚由繁到简。3、刑罚由严酷到缓和。4、刑罚由注重已然转向防患于未然 。二、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应 (一)畏惧效应 (二)分辨效应 (三)预防效应 (四)安抚效应 (五)鼓舞效应三、刑罚的个体心理效应 (一)剥夺效应 (二)改造效应 (三)适应效应 (四)感染效应第二节:刑罚的效果评价一、刑罚效果概述(一)刑罚效果的概念刑罚的效果是指国家确立、适 用与执行刑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 效益和结果的总结。刑罚的效果 与刑罚的功能、刑罚的目的是三 个密切相关的范畴。(二)刑罚效果的分类1、按刑罚效果呈现的范

9、围,可将其分为 刑罚的社会效果与刑罚的行刑效果。2、按刑罚对犯罪预防所产生的效果,可 将其分为一般预防效果与特殊预防效果。3、按刑罚效果的自身形态,可将其划分 为刑罚的心理效果和刑罚的统计效果。4、按刑罚实施的环节,可将其划分为刑 罚适用效果与刑罚执行效果。 5、可按其他标准对刑罚效果作各种分类。(三)刑罚效果的衡量标准1、刑罚的总体效果应以犯罪率与社 会安全感作为衡量标志。2、累犯率的高低是考察刑罚特殊预 防效果的标志。3、初犯率的高低是考察刑罚一般预 防效果。 (四)刑罚效果的衡量方法1、空间比较法。2、时间比较法。3、问卷调查法。二、对刑罚合理性与有效果性的评价 (一)民众对刑罚评价的理

10、性尺度。1、民众对刑罚评价的理性尺度。2、民众对刑罚评价的情绪尺度。3、民众对刑罚评价的社会意义。 (1)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是否得到公众 的承认,具有政治意义。 (2)刑罚的有效性是否为公众所感受具有 社会意义。 (3)民众对刑罚的评价反映出社会法律意 识水平的高低。(二)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评价1、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要求。 (1)受刑人期望刑罚判决与自我预测的刑 期相符。 (2)受刑人常以“同罪同判”作为衡量刑罚 合理性的尺度。 (3)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评价受到其对 罪名严重性认知的影响。 (4)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判断受到舆论 氛围的影响。 (5)受刑人对刑罚执行合理性的要求集中 在

11、人道主义和安全性两个基本方面。 2、承受刑罚心理对改造的影响 三、刑罚的治安效果 (一)有效刑罚与无效刑罚的概 念与区别 (二)刑罚与综合治理第三节:刑罚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一、施行刑罚的技术问题 (一)宽与严 (二)德与法 (三)及时性与严密性 (四)“乱世刑”与“盛世刑” (五)递进性与耐受性 (六)监禁化与社会化二、刑事案例宣传问题 (一)刺激的适度性 (二)报道的全面性 (三)宣传的教育性1、宣传的生动性。2、宣传的指向性。3、宣传的目的性。第十六章: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第一节: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述一、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的概念(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犯罪心理预测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

12、论 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 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二)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犯罪心理预防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 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 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 理以及发生犯罪行为。n“超级腐败案” n褚时健的故事可以这样概括 n他1928年出生于云南一个农民家庭,高 中文化,1949年参加云南武装边纵游击 队,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服务员 、指导员、区长、区委书记、玉溪行署 人事科长,到1963年,开始了糖厂、酒 厂、农场、畜牧场、造纸厂等企业方面 的经历。1979年,51岁时被任命为玉溪 卷烟厂厂长。 nn1986年,褚厂长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

13、经理 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加上把农民 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他一手控 制了产、供、销三个环节。红塔在这样的 体制构建下开始“腾飞”。到九十年代中期 ,他已经“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 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固定资产 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 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 评估为332亿元。有中央领导称它为“印钞 工厂”。 n1995年2月,一封来自河南三门峡的 举报信,开始了这一神话的终结。n 据1998年1月新华社报道,褚时健 的“女儿共索要和接受3630万元人民 币、100万元港币、30万美元,妻子 及其他亲属共收受145.5万元人民币 、8万

14、美元、3万元港币及大量贵重 物品”。 nn褚时健本人,后来被司法指控贪 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最主 要的情节是,他把巨额公款直接 划到自己的名下,其中一笔是 174万美元,另一笔1156万美元 。 n“历史的审判”及其余响 n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前后, 褚案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议题,体制内 外,纷纷争说。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涉案金 额空前,超过当时全国已经披露的最高腐 败金额若干倍,对体制内外构成极大的刺 激,更因为它呈现了当时已经开始困扰国 人的“世纪难题”转型期的国有资产管 理,以及国企官员的管理。 nn 那时,这个声称要“摸着石头过河”的 国家正在“国企效益滑坡”的泥潭里摸索 ,

15、尚未摸到有说服力的石头。旧的管理 已经松动,新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 远远高于地平线的“红塔”,是财政的现 实依托,也寄托着体制的某种希望。 n 褚案既出,官民俱感震惊。在光耀四 方的国资名义的红塔之外,褚时健建立 了一个十多亿高的“私塔”“秘密账户 ”,虽然每年都有国家审计,但都“没有 发现”它。这笔巨款只有褚时健个人能动 ,他的贪污即直接从这个账户划入私人 名下,没有别的技术含量。 n 但大批困境中的国企却迫切需要褚时健式的 经营人才,当时官方的议题是如何“善待”他们 。而民间反腐声浪渐高,官方对他们爱怨交加 。据当时新华通讯社的报道,要“法办”褚时健 ,“有些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不少人认为

16、,褚 时健功劳太大了,过与功相比,算不了什 么”。“有些人思想上有顾虑:查办褚时健,会 不会把企业查垮了,影响企业稳定,影响云南 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 n 最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据 说是十易其稿的、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 的典范”的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宣布褚 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检察机关指控的一笔1156万美元贪污,“ 疑罪从无”,未作认定。 n褚时健后来有如此供述:“当时新的总裁 要来接任我。我想,新的总裁来接任我 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也 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 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 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罗以军 (褚时代的红塔集团总会计师)说,够了 ,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n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