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040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杨家将”戍边辽东200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 杨家将 ” 戍边辽东 200 年 辽宁日报记者王敏娜王怀平(右)等人在调查杨氏墓地 核心 提示北宋杨家将忠勇报国的故事广为流传,鲜为人知的是,明朝前屯卫(今绥中前卫镇)也有一族 “ 杨家将 ” ,从明朝宣德年间至明末,杨氏一族分守蓟镇、辽镇等边关要塞,为抵御外敌入侵不惜战死沙场,先后出了3 位辽东总兵官、3 位副总兵官。时至今日, 明朝前屯卫 “ 杨家将 ” 的事迹已湮没在历史之中。绥中当地历史文化研究人员经过 30 多年的发掘和整理,终于还原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家族先后出了 3 位总兵官 3 位副总兵官雪还没有化尽,绥中县高岭镇杨总兵坟村的乡间小路仍有些泥泞难行。11 月 23 日

2、,记者和葫芦岛历史学会理事王怀平、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文喜一道,寻找明朝前屯卫“ 杨家将 ” 留下的遗迹。杨总兵坟村村北的杨氏墓地,埋葬的便是明朝前屯卫杨氏一族。由于早年间开垦耕地,如今的杨氏墓地已然面目全非,只剩下一片冬日里的荒凉田野。明朝前屯卫 “ 杨家将 ” 的历史最先就是杨氏墓地揭开的。据杨总兵坟村村支书李树恩介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氏墓地就已被损毁。在李树恩的记忆中,整片墓地规模比较大,占地大约有2 公顷左右, 地面上的石刻遗物较多。 进入墓地,首先可以看到一对威武的石马,不远处为石牌坊,再往北则是一对文官模样的石人。 此外,墓前还设有用来祭拜的石案、石香炉。整个墓地最为引人

3、注目的当数墓后方的那些石碑, 虽然碑身已被破坏,但从散落的碑座可知,原先一共立有9 块石碑,可见墓地主人身份不凡。“ 听老辈人讲, 这个墓里埋的人在明朝曾担任总兵官,因此这片墓地又被称为杨总兵坟,我们杨总兵坟村村名也是由此而来的。” 李树恩说。杨氏墓地先后出土墓志铭刻石5 件。王怀平自上世纪80 年代就开始发掘和整理杨氏家族的脉络历史,正是通过这几件石刻的记载与史料进行印证,最终还原了明朝前屯卫“ 杨家将”200 多年历史、十几代人的故事。王怀平告诉记者,前屯卫“ 杨家将 ” 原籍是直隶淮安府邳州(今江苏省邳州市),其第一代始祖杨得春青年从军,因作战英勇,于宣德年间(14261435 年) ,

4、由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升迁为前屯卫指挥,戍守辽东,并入籍辽东前屯卫。直至明朝末年这200 余年里,辽东前屯卫杨氏均为军户,世代相袭在军中服役。起初, 杨家第二代杨安、第三代杨兴及第四代杨茂都还只是世袭前屯卫指挥。到了第五代杨镇及其堂弟杨钰,杨氏一族开始崭露头角,先后出现了6 位总兵官、副总兵官。其中,杨镇曾任蓟、 辽两镇总兵官, 其孙杨照则两次担任过辽东总兵官,杨照的侄子杨绍勋曾为保定、居庸昌平及辽东三镇总兵官,杨镇的另一孙子杨燮、杨照同宗兄弟杨儒之子杨晖以及在杨氏族人中辈分不详的杨伦三人均任过辽东副总兵官。专家推测,杨伦当属杨照、杨绍勋一门。绥中县志 建置古墓记载:“ 杨副总兵讳伦墓,亦在杨照

5、茔内” 。除了理清杨氏一族的家族谱系。王怀平及李文喜还进一步确认,杨总兵坟村北墓地埋葬着杨镇、杨维藩、杨燮等人。根据杨总兵坟出土的墓志铭石刻进一步得知,杨氏家族诸如杨维泰、 杨照等人均葬在前卫镇南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镇中心小学校址,只是该处地表遗存消失得更早。驻守边关要塞,数代人战死沙场200 多年间,杨氏一族十几代人除了出过6 位总兵官、副总兵官,还有数位副将、参将及游击将军,可以说是当时辽东的一个大家族。有人认为,明朝“ 杨家将 ” 是和北宋杨家将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王怀平表示,目前尚未发现证据能说明这个问题。不过,杨家在反抗侵扰,保家卫国上的业绩,的确可以比肩北宋杨家将。从明宣德年间至明

6、末这200 多年里, 杨家十几代人掌握着明朝精锐的武装力量,分守蓟镇、辽镇等边关要塞,为抵御蒙古、土蛮、兀良哈三卫外敌的入侵,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杨维藩作为前屯卫杨家将第六代的杰出代表,从小便以保土安民为己任,以血洒疆场、建功立业为人生追求。到了青年时期,他不甘心看着父兄冲锋陷阵,自己却在家从事农耕,在嘉靖十九年(1540 年)离家从军。为了表示自己义无反顾的决心,临行前,杨维藩为自己立了一块墓碑,碑身上只刻下立碑的时间,碑文部分则留白,准备用自己的奋斗去填补。如今,这块石碑保存在杨总兵坟村。拂去石碑上的尘埃,记者看到石碑正面镌刻着“ 明都督佥事杨公讳维,明嘉靖十九年立” 的字样。王怀平告

7、诉记者,可以确定这块石碑就是当年杨维藩所立。上个世纪90 年代初,他第一次去杨总兵坟村考察时,石碑放在一口井的旁边,上面的字迹比现在要多一点,“ 维” 字后面还紧跟着一个草字头。在杨氏第六代子孙中,只有杨维藩的“ 藩” 上有草字头,而且当时他还找到当地文物保护站原副组长袁德顺进行指认,并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另外,史料中有记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 ,杨维藩在迎击土默特侵略者时战死沙场。辽东巡抚张西铭、巡按御史李辅先后上疏奏报他的事迹。同年六月,皇帝下令追赠杨维藩为都督佥事,升世袭三级,修祠致祭,并奖赏丧葬银40 两。杨维藩的侄子杨照继承了先辈的遗志,每次出战前都向家人安排好后事。他还效法

8、宋朝英雄岳飞, 在自己的前胸及后背,各刺上“ 尽忠报国 ” 四个大字, 表明自己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杨照有勇有谋,屡屡击退蒙古部族的入侵,最终也战死沙场。蒙古部族的人都敬畏他,称他为 “ 杨太师 ” 。虽然不断有人战死,但杨氏家族并没有退缩,直到明朝末年, 他们仍战斗在辽东战场上。崇祯十三年( 1640 年)五月,明清双方在松山激战。战斗中,前屯卫副总兵杨伦奋不顾身,裹伤血战,最终伤重被俘,被清军斩杀于阵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乾隆皇帝给数百名前明抗清阵亡的将领赠谥号,杨伦在其列,获 “ 忠愍 ” 谥号。此举既是清统治者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也是对杨伦等人为国尽忠的肯定。“ 杨

9、家忠于职守,英勇善战,其忠勇不逊于北宋杨家将,为今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 王怀平感慨地说。修筑绵延三百余里的土长城除了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明代前屯卫杨家将还曾多次参与明代辽东长城的修筑。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之后,明长城只剩下断壁残垣,一些城墙和边堡甚至完全消失。不过, 王怀平和李文喜还是在浩瀚的史料及地方遗迹中,挖掘出杨氏家族参与长城修筑的事迹。“ 广宁(北镇)东至海州(海城)一线的土长城便是杨照所修。” 王怀平说,嘉靖三十七年( 1558 年)十二月,杨照任辽东总兵,他发现辽东边备设施及军队训练都存在问题,防御工事尤其薄弱。杨照决定筑长墙,凿堑壕。 当时,长城上的边墙和壕沟是阻隔

10、敌军入侵的重要的防御工事,而广宁东至海州一线恰是太子河、浑河、大辽河等河的下游,地势平坦,无险可据,侵扰者的马队可以长驱直入。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杨照命军士在控制线外侧(北侧)挖掘深沟,横贯几条大河,形成深堑,又将挖掘出的泥土堆在堑壕的内侧(南侧),筑成又高又宽的土墙(走向大体与今海沟公路线一致) ,以抵御外敌的入侵。这项工程十分浩大,绵延三百余里, 不但有效地阻挡了入侵者,而且在雨季到来的时候,墙上可行车马,堑壕可通舟楫,又获交通之利。虽然是泥土夯筑,但是那段长城沿用多年。万历三年(1575 年)朝鲜国使臣赵宪赴北京,途经此处,记录下这一情形“ 由筑道,广宁总兵杨照之所筑也。堑隍土以为筑道

11、,掘隍使深,以备胡马之来;且遇久雨之时,内路泞断,则以小船由隍中,以达广宁” 。“ 这段话中的 ,筑道 ? ,其实说的就是杨照修建的土筑长墙。” 李文喜说。继杨照之后,杨氏一族的杨绍勋也多次参与辽东长城(也称辽东边墙)及边堡的修建。万历元年( 1573 年) ,时任掌印指挥的杨绍勋参与了永安堡石狭(匣)口(在今绥中县永安堡乡境内) 边墙的修建工程,负责钱粮收支的工作。现在绥中县永安堡乡鼓山西坡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重修永安堡石狭口边题名中,就有杨绍勋的名字。李文喜在绥中县永安堡乡曹家房子屯南的一座长城敌楼上发现过一方碑刻,这方碑刻刻有椴木冲楼题名记 ,其上也有杨绍勋的名字,并以“ 钦差广宁前屯等处

12、游击将军” 的头衔名列第四位,可见杨绍勋在当时受朝廷派遣,参与了对辽东长城的督建与巡视。杨绍勋不仅是部分明长城的修建人,也是守护者。他所负责的蓟镇段长城东、北、西三面拱卫京师,是明代长城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也是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可见朝廷对他的倚重。“ 几百年的岁月足以摧毁土木砖石结构的长城,但是以前屯卫,杨家将 ?为代表的守边将士铸成的 ,血肉长城 ? 应该被永远铭记。” 王怀平说。 本报记者 /王敏娜特写谁知道杨家族谱在哪儿当地历史文化研究者在民间调查走访时发现,现在的绥中仍有明朝“ 杨家将 ” 后人,家住绥中县范家乡钓鱼石村石门子屯的杨庆祥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 85 岁的杨庆祥,身

13、体十分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十分有条理。杨庆祥说: “ 早些年前的事,我知道的并不多,小时候听我父亲和爷爷叨咕过一些,说我们祖上是戍边的军人,杨总兵坟村的墓地就是我们的祖坟,里面埋葬的先人都是为国捐躯的,但是具体都有什么战功他们也不清楚。”“ 年头太久了,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杨氏的多少代子孙了。” 老人不住地叹息。在杨庆祥的记忆中,他们家族是有家谱的,但在同族的其他人手中。随着族人相继搬迁,家谱也就不知所踪了。“ 拿着家谱的那户人家听说是搬到兴城一个叫马蹄沟的地方,但是始终没找到。 ” 杨庆祥说。在杨庆祥祖父那一辈,族人都在范家乡平川营子村居住,其间有一些人搬到了范家乡涝豆沟村住过一

14、段, 后来他家搬到石门子屯,同族的其他人家有的迁去了天津,有的搬往兴城,不过大多还住在平川营子村。到了现在, 平川营子村大约还有几十户和杨庆祥同宗的杨姓人家。不过, 他们大多是杨庆祥的晚辈,对本家族的历史了解得就更少了。杨氏宗族家谱成为进一步挖掘明朝“ 杨家将 ” 历史的关键。杨总兵坟村村支书李树恩近年来一直在为写村史搜集素材,明朝 “ 杨家将 ” 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段, 得知杨氏宗族家谱可能在兴城后,他专程去找过, 不过当地人告诉他有家谱的那户杨姓人家可能迁往了赤峰。“ 杨总兵坟村杨氏一族是明朝家族式武将群体的典型代表,深入研究明朝,杨家将 ? ,有助于了解明朝军户卫所世袭制等军事文化。” 王怀平说,直到现在,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人员还在继续寻找杨氏家谱。如果有人知道下落,请告诉辽宁日报或葫芦岛历史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