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8927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5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煤化学基础.ppt(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煤化学基础煤的分析(coal analysis)工业产品如煤的质量,要通过分析化验 进行了解,以便指导生产和使 用。煤的勘探、生产 、洗选、供销、使用各部门都需要对煤质进行分析 化验。煤质分析中最基本的就是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和煤的发热量测定。a.煤是由有机质和少量矿物质组成;通过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可以对煤的化学成分有个最基 本的了解。b.煤的发热量是评价煤质的一项重要指 标,它反映了煤作为燃料时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燃 烧计算时不可缺少的基本数据。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 以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 表示的煤质分析的总称,也

2、叫技术分析或 实用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和 评价煤质的主要依据,根据工业分析的各 项测定结果可以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 和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 a.通过测定煤的水分和灰分, 可以大致了解煤中矿物质的含量百分数 。b.从煤的挥发分产率又可初步 了解到煤中有机质的性质。 c. 煤中固定碳的含量可以大致 表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 一、煤中的水分1、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煤中的水分按结合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 化合水。(1)煤中的游离水是指与煤呈物理状态结合的水,吸附在煤 的外表面和内部孔隙中。可分为两类:外在水分Mf 外表面和大孔隙收到基内在水分Minh 小孔隙 空气干燥基二者的质量之

3、和即煤中的全水分Mar(收 到基)煤质分析化验采用的空气干燥基水分为 Mad,即与Minh,ad大小相同。(2)煤的化合水包括结晶水和热解水。结晶水是指煤中含结晶水的矿物所具有的 。热解水是煤炭在高温热解条件下,煤中氢 和氧结合生成的水。通常煤中的水分指煤中游离态的吸附水。 (3)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指煤样在30,相对湿度达到96的条 件下吸附水分达到饱和时测得的水分,用符号MHC 表示。该指标反映年轻煤的煤化程度,由于空气干燥 基水分的平衡湿度一般低于96,因此,最高内在 水分高于空气干燥基水分。2、煤中的水分与煤化程度褐煤 肥煤、焦煤 无烟煤低煤化度 中煤化度 高煤化 度 内表面积 极性含氧官

4、能团煤中水分含量分级:低水分煤 5中水分煤 515高水分煤 153、煤中水分的测定(1)加热干燥法:干燥失重法年轻褐煤易氧化,结果 偏低直接重量法仪器设备复杂、测定过 程麻烦 (2)共沸蒸馏法:适用于年轻煤,但所用 溶剂有毒 (3)微波加热法:无烟煤和焦炭的导电性 强,不适用4、煤中水分对煤炭利用的影响(1)燃烧、气化、炼焦 吸收额外 的热量,降低热效率(2)煤炭运输浪费运力(3)煤炭成本高水分,煤价下降(4)适量的水分可以在运输和贮存中 减少煤粉尘的产生,减少煤的损失二、煤中的灰分将1g煤样在81510的温度下,完 全燃烧后所得的残渣作为煤的灰分,它是煤 中矿物质的衍生物。残渣占煤样质量的百

5、分 数,称为煤的灰分产率,灰分产率可以用来 估算煤中矿物质的含量。 测定样品为粒度小 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测定结果为空气 干燥基的灰分产率,即Aad。由于实际中的灰 分基准是干燥基,所用还需要换算成Ad。1、煤中灰分的成因煤中的灰分是由煤中的矿物质转化而 来的,所以灰分产率要低于相应的矿物质;其 次,经过在高温下的分解、氧化、化合等化学 反应,二者在成分上有很大变化。煤中矿物质的含量与相应的灰分产率 关系: MM1.08A0.55St煤中的矿物质包括原生矿物质、次生 矿物质、外来矿物质。测定方法有酸抽提法和 低温灰化法。 2、煤灰成分煤灰成分十分复杂,很难测定其中 的化合物,一般用主要

6、元素的氧化物形式表示 ,如SiO2, Al2O3,CaO,MgO, Fe2O3, TiO2 ,K2O,Na2O,SO3,P2O5。我国煤中的矿物组分大多以硅铝酸 岩为主,所以一般以SiO2含量最大,其次为 Al2O3 。煤灰成分范围可以反映成煤原始环境 : (Fe2O3 MgO CaO )/(SiO2Al2O3)。煤中灰分分级干燥基灰分Ad 10 特低灰煤 1015 低灰煤 1525 中灰煤 2540 富灰煤 40 高灰煤 3、煤灰熔融性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软化、熔融、流 动时的温度特性,煤灰熔融性是动力用煤和气 化用煤的重要性能指标。角椎法:煤灰淀粉糊高温炉变 形三个特征温度:变形温度Defo

7、rming Temperature 软化温度Softening Temperature灰 熔点流动温度Flowing Temperature 一般将ST作为衡量煤灰熔融性的指标 。影响因素:灰成分及其组成比例: 灰成分中SiO2, Al2O3含量高,ST也高,而Fe2O3 、MgO、 CaO等碱 性成分高则灰熔点低。 气氛的氧化还原性:氧化条件下偏高,强 还原条件下偏低按灰熔融温度可将煤灰熔融性分为 四类:易熔灰分 ST1100中等熔融灰分 ST =11001250难熔灰分 ST =12501500耐熔灰分 ST1500 固态排渣炉 高ST;液态排渣炉 低ST 4、灰分对煤炭利用的影响u浪费运

8、力。u煤炭焦化过程中,灰分的增加会降低焦炭 的机械强度;炼铁时,焦炭灰分高,使高炉产 量下降,原料消耗加大。u做气化或动力燃料时,灰分大会降低热效 ,灰分增加1,煤耗增加2.2.5;处理灰 渣,还会增加成本。5、煤中的微量元素和有害元素微量元素一般而言当煤中的锗达到20g/t、镓 达到30g/t、铀达到300g/t、钍达到900g/t、铼 达到2g/t以上,就具有工业提取价值。有害元素硫、磷、氯、砷、汞、氟、铅、铍、 镉三、挥发分和固定碳高温900下,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一 段时间,煤中的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形成的 部分小分子化合物并呈气态析出,其余有机质 则以固态形式残留下来。气态析出的化合物即

9、 挥发分,该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称挥发 分产率,而残留固体有机质占煤样质量的百分 数称固定碳。挥发分用V表示,Vdaf,固定碳用 FC表示,FCdaf。 1、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测定(1)1g煤样装入带盖的瓷坩锅内放入马弗炉 ,隔绝空气900下加热7分钟,煤样失重占煤重的百 分数减去分析煤样水分,即分析煤样挥发分。 Vad(GG1)G100 Mad由于矿物质分解放出CO2、SO2等气体,将 影响到煤样失重,所以当CO2含量2时,要对挥发 分进行CO2校正。 Vad校正Vad(CO2) ,%挥发分的基准一般采用干燥无灰基Vdaf。VdafVad/(100 MadAad)100(2)固定碳和煤中灰

10、分形成焦渣。 FCad100(VadMadAad),% FCdaf 100Vdaf,煤中固定碳的含量随变质程度加深 而增高,如褐煤中碳含量(Cdaf)为7080 ,而无烟煤中碳含量高达9098; (3)焦渣特征指焦渣的形态、光泽、强度形状等 特征,划分为8种,以判断煤的粘结性强弱, 号数越大,粘结性越强。3、挥发分影响因素煤的挥发分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减少,褐 煤40,无烟煤10,有机质受热分解稳定性增 强之故。煤化程度相同的煤中,稳定组分的挥发分 最高,镜质组次之,丝质组最低。腐植煤的挥发分低于腐泥煤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可以估计煤的种类。Vdaf 20 低挥发分煤 2035 中挥发分煤 35 高

11、挥发分煤四、煤质分析基准在煤质分析中得出的煤质指标,根据不同 需要,可以用不同的基准来表示。“基”是表示化验 结果是以什么状态下的煤样为基础而得出的。通常有 应用煤样、收到煤样、空气干燥煤样。新旧基准对照表空气 干燥 基ad 干 燥 基d 收到 基ar干燥无 灰基daf 干燥无矿 物质基dmmf分析 基f干 燥 基g 应用 基y可燃基 r有机基j空气干燥基是指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 衡状态的煤为基准,air dry basis。干燥基是指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 准,dry basis。收到基是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as received。干燥无灰基是指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 的煤为基准,dry ash

12、 free。干燥无矿物质基是指以无水、无矿物 质状态的煤为基准,dry mineral matter free。1、常用煤质指标的基准:(1) 一般生产用煤的灰分、硫分、发 热量来表示煤的质量时,应采用干燥基,如Ad 、St,d、Qgr,d。(2) 在研究煤的有机质特征时,须采用 干燥无灰基,如Cdaf、Hdaf、Odaf、Ndaf。(3) 实际应用中,计算物料平衡、热平 衡、煤炭计量计价时,须采用收到基,如Mar、 Har。2、各种基准间的相互转换公式(1) 空气干燥基ad与干燥基d间的相互 换算 XdXad100(100Mad)100%(2) 空气干燥基ad与无灰干燥基daf的 相互换算

13、XdafXad(100 MadAad)100(3) 干燥基d与无灰干燥基daf的相互换 算 XdafXd100(100Ad)100(4) 应用煤样和分析煤样间的换算XarXad(100Mar)(100Mad)100%煤水分 水分矿物质 灰分 焦渣 有机质 可燃质:挥发分、固 定碳及CO2、SO2等(可燃质是假象成分)第二节 煤的元素分析一、煤中元素组成特点煤的元素组成,是指组成煤的有机质 的一些主要元素,即碳、氢、氧、氮、硫等五 种元素,其总量近似100%,微量元素忽略不 计。煤的元素分析(ultimate analysis) ,就 是以这5种元素表示的煤质分析项目,通过确定 它们在煤中有机物

14、的含量百分比,作为煤的有 机质的组成特性。1、煤中的碳元素碳是构成煤分子骨架最重要的元素之 一,也是煤燃烧过程中放出热能最主要的元素 之一。碳元素含量特点:无烟煤-90褐煤-60腐植煤腐泥煤惰质组镜质组壳质组2、煤中的氢元素氢元素主要存在于煤分子的侧链和官 能团上,在有机质中的含量约为2.06.5, 低至中变质阶段,含量变化不明显,在高变质 无烟煤阶段,含量降低明显且均匀。氢元素的 发热量约为碳元素的4倍。氢元素含量特点:褐煤无烟煤腐泥煤腐植煤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3、煤中的氧元素氧主要存在于煤分子的含氧官能团上 ,在燃烧时不产生热量,在煤液化时还要无谓 的消耗氢气,对于煤的利用不利。氧元素含量特

15、点:褐煤-23肥煤-6无烟煤-2腐植煤腐泥煤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4、煤中的氮元素氮元素一般含量较少,0.51.8之 间,在煤中的含量无规律可循。主要来自成煤 植物的蛋白质,在煤中燃烧时也不放热,主要 以N2的形式进入废气,少量形成NOx,炼焦时 ,部分形成NH3、HCN以及其他有机氮化合物 ,其余则残留在焦炭中。5、煤中的硫元素煤中的硫对炼焦、气化和燃烧等都是 十分有害的杂质,所以硫分是评价煤质的重要 指标之一。全硫含量总的趋势是海陆交互相沉 积的煤,其全硫含量普遍高,陆相沉积的煤中 硫含量一般偏低。硫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原生硫、次生硫煤中硫分两类:煤中的有机硫 So (organic sulfur)无固定含量,可能来自成煤原始物质中 的蛋白质等。煤中的无机硫a.硫铁矿硫Sp (pyrites)绝大部分以黄铁矿硫的形式存在,形态各异,大小 不等。高硫煤主要为黄铁矿硫,低硫煤主要为有机硫。b.硫酸盐硫Ss(sulphate,sulfate)0.10.2,主要是二水石膏形式存在,少量以七 水硫酸亚铁(绿矾)的形式存在。通常以硫酸盐含量的增加,作为判断煤层受氧化的 标志。煤层形成后,如果没有受到氧化,也没有受到含氧水 的作用,新开采的煤实际上是不含硫酸盐的。全硫换算成干燥基 St,d100(100Mad)St,ad二、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