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8366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注水工艺及作业施工技术2(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配注以保持地层压力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为目的的改变管柱结构和水嘴规范作业施工13、试注即注水井在正式投入注水之前,进行试验性注水的过程。试注的目的在于确定地层注水时的启动压力和吸水能力14、转注完成排液(气)后,由采出井转为注水井或为完善井网结构将采出井转为注水井的作业施工过程15、重配注水井在分层配注后,因地层情况发生变化,实际注入量达不到配注的要求时,需重新配水施工注水井作业术语16、试配把注入地层的水,针对各油层不同的渗透性能,采用不同的压力注水17、调整根据油田地下需要,改变原来的配注方案,其配注量和封隔器位置都有改变的施工过程18、调剖对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井,主要是用机械或化学方

2、法控制高吸水层的吸水量,相应地提高低吸水层的吸水量,满足配注要求注水井作业术语 井位调查A 对照井位图调查施工井的方位、区域、井别B 对照井位图和方案设计核实井号C 调查施工井所归属的采油厂、矿、队井下作业现场施工准备质量要求井下作业施工条件调查要求地面调查 地面道路调查A 调查通往井场的道路状况、运输距离B 调查沿途道路上的障碍物、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的情况C 调查沿途经过的桥梁、涵洞承载能力及桥涵的宽度、允许的拖挂长度 井场调查(1)A 井场标准为50m50m,地面平整。调查井场可供井下作业施工使用的有效面积B 调查井场可供立放井架、摆放油管、抽油杆、工具房、值班房、锅炉房、油水容器和停放特

3、种车辆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C 调查井场是否有妨碍立放井架和作业施工的输电线路、通讯线路及其他障碍物D 调查井场土壤状况能否满足地锚承载的安全要求E 调查井场周围2500m2以内有无易燃易爆品 井场调查(2) 供电电源调查A 调查可向井场供电的电源、电压和供电距离B 调查连接方式,需要上杆接线时,应查清电线杆类型、高度、变压器情况等 地面流程调查A 调查油、水、气井所隶属的计量间、配水间或集气站B 调查流程的类型,冬季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无冻管线的危险 采油树调查A 调查采油树的型号及完好情况B 调查井口装置能否与井控装置配套,以及所需要的连接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井场设备及装置调查A 调查井口

4、房类型,能否整体吊装或移动B 调查抽油机型号、冲程、冲次、安装的方位、驴头的拆装方式、手刹车的完好情况C 调查井场设备及装置是否有碍于井下作业施工井身结构调查包括A 调查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套管技术结构及规范、水泥返高、射开层位、射孔井段、油层中部深度、套管接箍位置、油补距、套补距等B 调查历次工程测井的井径资料地下调查 历次施工情况调查A 调查前次更换采油树、套管短接的记录B 调查套管内有无落物及落物的名称、规范、鱼顶深度及历次施工结果,目前井内管柱结构、工具名称、规范、深度、下井时间C 调查历次影响施工效果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动静态资料A 油井调查油压、套压、产液量、含水、动液面深度B 水

5、井调查油压、套压、注入量C 气井调查油压、套压、静压、产气量、油嘴地下情况调查达到井况、历次施工情况清楚,各种资料数据准确无误技术要求现场调查达到地面设备、井场及交通道路情况清楚,满足作业施工要求作业机游动滑车穿大绳卡拉力表绷绳井架的立放以上各项井下作业施工准 备按相关规定执行井下施工准备质量要求施工设备摆放井场用电油管摆放地面管线安装HSE要求注意事项井下作业施工交接与验收质量要求施工前采油队向作业队交清内容 施工前,由施工队通知采油队,双方派专人按约定时间在现场进行交接 交清地面流程、电路、流程保温、设备完好情况、井场情况及井场外围环保情况 交清油气水井生产情况 双方在现场认真填写油水井作

6、业施工交接书,经甲乙双方签字,一式两份,各持一份施工交接施工结束后施工队向采油队交清内容 完井后,施工队在五天内向采油队交接,采油队派被授权人员进行接井 交清本次施工井下管柱情况 交清地面流程、电路、流程保温、设备完好情况、井场情况及井场外围环保情况填写油水井作业施工交接书 验收合格的井应立即进行投产,凡不能正常投产的井,在交接时注明原因,分清责任 现场认真填写油水井作业施工交接书,经甲乙双方签字,一式两份,各持一份 油水井作业施工交接书内容及格式见附录A井号矿别作业队施工日期施工前施工后井口设备井场电路流程保温情况井场外围环保情况憋泵情况时间采油矿、队负责人采油队交井人作业队交井人作业队接井

7、人采油队接井人注:此交接书一式二份,施工井完工后,由作业队与采油队填全表中项目,按矿别将交接书分予各 采油矿作业验收人员一份,别一份由作业队保存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A.1A.1油水井作业施工交接书表A.1油水井作业施工交接书幅面尺寸采用A4规格纸张表格样式表格式样如表A.1所示现场验收(1)注入井 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井口设备与流程与施工前保持一致或按设计执行 采油树按施工前原样装正装平,闸门和手轮要求方向一致或按设计执行 采油树及流程各连接部位清洁干净,用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脂密封。丝扣联接的部位上紧上满扣。各连接部位密封现场验收(2)注入井 卡箍连接的采油树各卡箍方向要求一致 各部件完好

8、灵活 井口测量仪表装正,性能完好 正常配注,生产状况和技术性能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井场干净、平整及井场外围符合环保要求一、分层注水工艺及管柱发展历程二、井下工具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三、分层注水的施工规范及质量要求四、分层注水作业方法 适用于注水井分层注水作业的施工准备、施工要求、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 适用于套管射孔完井的注水井分层注水作业适用范围分层注水作业方法503040注入量 (m3/d)萨*3萨8-9萨14-16萨1分质分压注入萨9-12萨13层性段质分层注水作业方法 配注方案根据水驱油田开发方案注采平衡原则,确定注水井每日总注水量和各层段的每日所分配水量例表施工准备内容包括:井位、井场、井架

9、系统、电源、交通道路、土油池、压井液池、采油树型号、地面流程、通讯条件等内容包括:钻井时间、井身结构、固井质量、油层资料、射孔资料、测井资料、生产情况、历次施工情况及效果、套管损坏情况、目前井下状况及管柱结构、测试资料等 井况调查 井场调查 按配注方案编写施工设计书。施工设计书的格式见附录A(补充件) 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需改变施工工序和措施,必须由设计单位提出补充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准备好封隔器、配水器等专用工具,并须有检验合格证。特殊工具要绘出结构草图 编写施工设计书 专用工具准备施工准备聚 合物驱试验设计模版施工准备 射孔井段顶界以上10m左右位置,应使用

10、保护套管用的封隔器 注水管柱应使用防腐油管 偏心配水器之间距离一般不应小于8m 配水器一般应下在油层中部位置 封隔器卡点位置不能在炮眼、套管接箍和套管损坏部位 管柱完井深度应在射孔底界深度以下515m。当井底口袋不足时可适当提高35m施工要求注水管柱(以下简称管柱)要求 井下工具运输井下工具运输和连接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摔碰,高寒地区冬季施工时,封隔器封隔件应采取保温措施施工要求 管柱丈量油管和井下工具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确认无误下井的全部管柱应先由两名施工人员用15m以上长度的钢卷尺分别丈量,而后由质量员复核丈量。施工人员丈量结果应与质量复核结果相符,油管每1000m实际累计长度与丈

11、量累计长度误差为0.2m管柱完井深度应根据丈量结果,由施工人员计算二次,质量员计算一次,以三次计算结果一致为准施工要求 按要求立好井架,并拉紧绷绳 下井管柱必须冲洗干净、无弯曲、无损坏,并逐根用标准内径规通过 下井管柱螺纹应清洁,见到金属本色,螺纹连接处均匀涂上螺纹润滑脂和密封脂 起下作业(1)一般要求 对于有定位螺钉的井下工具,在上卸螺纹时,要注意搭放管钳的位置,防止扭断定位螺钉 下管柱时,要操作平稳,当下到射孔井段时,要控制速度,单根匀速下放时间不小于10s。做到不掉不刮,防止封隔器在中途释放 起下作业(2)一般要求 起下作业(3) 封隔器卡点深度位置要控制准确,必须时用磁性定位器进行深度

12、检验,做到卡准封严 起管柱时,首先要解封封隔器,试提管柱,悬重正常时方可进行正常作业一般要求 坐封技术参数应符合不同结构 封隔器必须验封 完井 完井时,要求井口设备完好、不渗不漏,达到洗井投注条件一般要求封隔器验封工艺 封隔器坐封和验封反应层激动层反应层激动层反应层压力计 堵塞器 封隔器的设计规定要求压力计 堵塞器验封 密封段压力计 投完堵塞器后,憋压810MPa,稳压10min,放空无溢流,方 可装井口控制器 加压起下油管时,要装好安全卡瓦和加压系统,按操作规程控制起下油管 下油管过程,必须分段往油管内灌水 不放喷作业 关井降压至压力平稳后方可抬井口进行施工 根据地质要求,严格控制放喷速度,

13、下油管期间溢流量不得大于12m3/h 放喷作业一般要求 压井液量应为井筒容积的2倍以上 压井液性能质量稳定,密度调配均匀,计量准确 压井液密度根据实测的地层压力换算至射孔井段中部的压力值进行计算。附加系数不得超过10% 压井作业(1)一般要求 压井作业(2)压井液不能对油层造成伤害,根据油层岩性,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油藏压力特征,正确制订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按设计要求循环(正或反)压井,应不喷、不漏,进出口密度误差不超过0.02g/cm3停泵后观察30min以上,井口无溢流为压井合格一般要求 起管柱时,井口装半封封隔器,半压井时要装全套井口控制器,同时每起1015根油管灌一次压井液以防井喷 下管

14、柱时要满足洗井替喷深度要求,应距实探人工井底3m之内 替喷水量应达到井筒容积2倍以上,水质要清洁,排量为20m3/h左右,出口水密度不超过1.02g/cm3为合格 油层浸泡时间一般不超过48h 压井作业(3)一般要求 转注井、钻塞井、结垢井等必须进行刮套管。刮套管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冲洗,刮完套管后,必须冲洗 坐封井段、遇阻井段、油层部位要往复刮套管三次以上,并循环冲洗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 井眼准备(刮套管) 套管通井规直径一般应比套管内径小46mm,长度为0.30.5m。特殊情况下按设计要求选用通井规,但下端不得为锥形 下通井规时要平稳操作,注意观察指重表悬重变化,如发现遇阻应进行活动或循环冲洗

15、,严谨猛顿硬压 遇阻井段应分析原因,查明井下情况 通井后应取出通井规,认真检查,禁止带通井规冲砂或带有通井规的油管进行其它的作业(通井)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 探砂面一律采用光油管硬探,严禁带其它工具 砂面深度以油管管柱悬重下降510320103N时,连续三次数据一致的位置为准,其管柱深度为砂面深度 冲砂管柱下至距砂面12m处大排量冲洗,冲至人工井底,至出口返液含砂小于0.2%为合格 冲砂时平稳缓慢加深,要求管柱不喷、不堵、不卡 核实砂面深度和人工井底,每误差1000m不应超过0.3m 查井下落物并进行打捞(冲砂)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逐点验证配水方案所规定的各封隔器卡点位置有无管外窜槽(验窜)作业程

16、序及质量控制 井内管柱长度等于油补距、油管头长度、油管柱长度和井下工具长度的总和 第一级封隔器卡点深度等于油补距、油管头长度、油管柱长度、保护封隔器长度、第一级配水器长度和第一级封隔器上段长度依次相加的总和 第二、第三级封隔器卡点深度按(第一级封隔器)的方法类推计算 下配水管柱(管柱长度计算)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 施工前冲洗来水管线,达到进出口水质一致,计量仪表校对合格 洗井一般不允许有漏失量,在最后循环的二周应控制微喷,喷量不超过2m3/h 洗井排量不得低于25m3/h,一般控制在2530m3/h(洗井)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 施工完成后5日内写出施工总结报告 编写施工总结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附录C(补充件)的规定 施工总结的编写,要求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描述清楚、字迹端正、版面整洁 施工总结作业程序及质量控制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