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8226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文言文常用字实词集录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2.劝: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7.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 知道。对于义项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 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

2、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 ,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因 , 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22.多:赞扬 ,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

3、三个层面来掌握。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3.第:只,只是,只要;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5.他:别的, 其他的, 另外的。“又顾而之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 齐人有一妻一妾 )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

4、.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 : “侯生果北乡自刭” ( 史记魏公子列传 ) 。2.详,通“佯” : “行十余里,广详死”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3.蚤,通“早”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 ) 。4.倍,通“背”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5、德也”( 史记项羽本纪 ) 。5.禽,通“擒” : “禽灭六王”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6.畔,通“叛” :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 。7.趣,通“趋” :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 。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 。8.内,通“纳” :接纳,让 , 近来;藏。“无内诸侯军” ( 史记高祖本纪 ) 。9.郤,通“隙” :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 。10.责,通“债”: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史记高祖本纪 ) 。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题“对

6、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 ”,不译作“居住” ,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

7、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简、铨:选拔。3 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擢、拔:提升;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2.表示降职、罢免:贬:降职。迁:降职(明显的有“左迁”,但“累迁”多是升职)。谪:被流放或被

8、贬职。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放:驱逐,流放。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3.表示调动:迁、补、转、调、徙、改。4.表示兼职: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署、权、行或行走。文言文兼词归类诸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盍各言尔志?(论语 ?公冶长)焉

9、1、 相当于“于之” “于此” “于彼”。 “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青麻头伏焉。(促织)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旃“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居心叵测(成语)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 , ”(三国演义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4 高考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

10、例“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 0.6 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 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们搜集了全国各地400 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1600 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100

11、个点击率最高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在编排体例上, 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坚持词不离句;解释正误同列;附有全句译文;1.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 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5. 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12、。6. 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7.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8. 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9. 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

13、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12.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14.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16.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17.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5 译文:贾黄

14、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18. 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19.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20. 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21. 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22. 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23. 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译文

15、: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24.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25. 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26.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27. 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28. 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29. 舅李常过其家

16、,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30.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31. 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32.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33.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34. 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35.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译文:你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