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8159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 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 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一、法国共和制 (一)法国大革命(选修二) (二)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选修二) (三)共和政体的确立(必修一P44)一、法国共和制 (一)法国大革命(选修二第五单元P58) 1、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启发了 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 直接原因: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 第三等级要求限制王权,制定宪法,矛盾激化。三 级会议改为制宪议会。 2、革命经过 A、爆发:1789年7月14日,愤

2、怒的市民攻占了象征封建势力的巴士底狱。政权从王室转移到制宪会议,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掌握政权。 B、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789年7月1792年8月) (1) 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2)制定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 立宪制国家。(1) 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选修二P29) 背景: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 启蒙运 动的发展为革命提供了思想舆论准备;三级会议召 开和大革命的爆发;君主立宪派的贡献。 思想基础:“自然法”、“社会契约思想” 基本原则:天赋人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 利、主权在民等。 历史影响:(P31)(2)制定1791年宪法。(历史纵横P60) 内容: 、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局限:有财产限制的公民权 意义: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适应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要求的国家根本大法,实际上确立了大 资产阶级的政权,具有进步历史意义。C、吉伦特派的统治(1792年8月1793年6月) 建立:年巴黎人民的“八月起义”,推翻君 主政体(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吉伦特派掌权 措施:他们在反封建斗争中比君主立宪派更为坚决。 召开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宣布废除王权,1792年9 月建立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 十六。D D、雅各宾派的统治(、雅各宾派的统治(17931793年年6 6月月17941794年年7 7月)月) 1)建立:1793年5-6月,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 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雅各宾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 利益的革命民主派)掌权,法国革命进入其最高、利益的革命民主派)掌权,法国革命进入其最高、 最激进的阶段。最激进的阶段。 2)恐怖政策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无条件废除封建义务; 经济上实行限价法令;政治上惩治嫌疑犯;发布总 动员令,宣布法国处在危急时刻。大批青年应征入 伍。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的 “非资

5、产阶级方式”。E、“热月政变”: 1794年7月,反对派发动政变,热月 党人掌握政权(大资产阶级)。标志着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结束 F、拿破仑帝国的统治(1804年1814年) (1)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成立执政府,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1804年拿破仑称帝,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 国。 (2)拿破仑帝国的政策拿破仑法典(内容、评价,P65历史纵横);(3 3)对拿破仑的评价:)对拿破仑的评价: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著名的政治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著名的政治 家军事家。他建立独裁统治后,加强中央集权,进家军事家。他建立独裁统治后,加强中央集权

6、,进 行财税改革,颁布行财税改革,颁布民法典民法典,发展教育,采取发,发展教育,采取发 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他的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自由平等与民主他的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自由平等与民主 思想,捍卫革命成果;另一方面与英俄争霸,奴役思想,捍卫革命成果;另一方面与英俄争霸,奴役 被占领地区和人民,激起整个欧洲反对法国,导致被占领地区和人民,激起整个欧洲反对法国,导致 拿破仑帝国的灭亡。拿破仑帝国的灭亡。波旁王朝 (1589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波旁王朝复辟 (1815

7、1830)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七月王朝 (君主立宪) (18151848)(二)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维希政权 (傀 儡政权) (19401944)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51958)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58今)1、1789年大革命爆发,1791年制定宪法,建立君 主立宪政体, 2、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第 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4、1830年“七月革命”后的七月王朝又重行君主 立宪政体, 5、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

8、和国。 6、1852年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7、1870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的统治,成 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8、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由 此确立 法国共和制进程反复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历史传统:长期的君主专制,君主观念根深蒂固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长期小农经济,工业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欧洲封建势力和国内封建复辟势力强大实质: 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斗争 (工商业资产阶级 VS 金融资产阶级) 结论:共和制的确立过程艰难曲折,但民主力量最终 获得胜利,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一、法国共和制 (一)法国大革命 (二)19世纪法国

9、政体的变迁 (三)共和政体的确立(必修一P44) 1、前提: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1)主要内容 (2)作用内容: 1 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 统帅,统帅,总统由议院选出,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 2 2)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众)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众 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评价:宪法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宪法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 权,这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权,这是

10、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 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 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产产生办办法任期权权力大小 美国 总统总统法国 总统总统选民间接 选举四年,一 般可连任 两届可以任命政府高级官 员,可以与外国缔结 条约但需参议院批准 参议院和众 议院联席会 议选出,对 议会负责七年, 可连选 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 政要员,缔结条约并实 行特赦;经参议院同意 有权解散众议院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的规定,法国 总统制和美国总统制 有何不同?1(20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

11、报纸刊登的 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 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 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 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 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A2(20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 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 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 普法战争爆发A3、(2010年全国卷2)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

12、 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 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 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 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 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4、【2010年广州第二次综合测试】法国正式确立 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AD5(2010年北京卷)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 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 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 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

13、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 世 6(2010年山东卷)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 了,但不是通过流血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 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BA7(2010年江苏卷)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 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 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 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 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

14、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8【2010年衡阳第一次联考】1721年,沃波尔成 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他 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任命 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 CB1、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统一的根源: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俾斯麦 方式:实行“铁血政策”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标志: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2、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内容:内容:(1 1)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宰相、议会)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宰相、议会)(2 2)确立联邦制国家

15、(中央政府与各邦)确立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各邦) 3 3、评价:、评价: 进步性:进步性: 局限性:局限性:局限: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是不彻底和不 完善的代议制。(2)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强国之列; 进步:(1)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 披上了民主的外衣;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 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 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异同及其成因英国 德国君主权力 和地位首相内阁 与议会、 国王关系 议会权力 成因相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皇权至高无上,宣 战、媾和、缔约、 帅军

16、等 首相内阁对议会 负责,不对国王 负责 帝国议会没有实权立法机关权力中心宰相内阁对皇帝负 责,不对议会负责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自下而上的资 产阶级革命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两院制议会,2、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1)国家元首方面: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 出,有任期,在参议院同意下可解散众议院;而德 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可以召 集或解散议会;(2)行政和立法机构关系方面:法国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权力 受议会限制,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 总统和参议院的限制;德国皇帝直接任命宰相,宰 相不对议会负责,只对皇帝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