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1xue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58114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1xue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命体征1xue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命体征1xue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命体征1xue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命体征1xue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1xu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1xue(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命体征基础知识与血压的保健问题(一)生命体征(vital signs )。? 体温T(Body Temperature ) 脉搏P(Pulse ) 呼吸R(Respiration) 血压BP(Blood Pressure) 疼痛(pain):第五大生命体征一、生命体征基础知识生命体征基本知识(二)生命体征的产生 体温:物质代谢产能,50%以上热能 体温 脉搏:心脏收缩、舒张动脉搏动 呼吸 :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时收缩、扩张 胸廓、腹壁运动 血压 :心脏舒缩血管弹性舒缩;血容量;血 液黏度。血管壁侧压力 生命体征的基本知识(三)测量生命体征的意义 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的活动和功能的外

2、在表现 (生理、病理) 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自我保健 的依据(四)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及其生理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体征正常值范围 (成人)昼 夜年 龄性 别体位/ 部位进 食运 动药 物环 境情绪 等 T腋温- 36.0 37.01 老 、 幼女 0.3- 0.5 肛、口 、腋 退 热 药P60-100次/分R16-20次/分男女意识BP肱动脉- 收缩压: 89-139 mmHg 舒张压: 60-89 mmHg 立坐 /卧 右上肢 左上 下肢 上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 口温37.036.337.2 肛温37.536.537.7 腋温36.536.037.0正常体温年龄( 岁)平均脉率 (次/分)年

3、龄平均脉率 (次/分)1-11月1201480 1-211620-6070 4-610080-75 8-1090脉搏的年龄变化年龄血压平均值 mmHg(kPa)年龄血压平均值 mmHg (kPa)1个月84/5(11.2/7.2 )14-17岁 120/70(16/9.3)1岁95/6(12.7/8.7 )成人120/80(16/10.7)6岁105/6(14/8.7 )老人140-160/80-90 (18.7-21.3/10.7-12)10-13岁 110/6(14/8.7 )1kPa=7.5 mmHg 1mmHg=0.13kPa血压的年龄变化疼痛(pain)1、列为生命体征的原因 研究显

4、示: (1)疼痛的普遍性 有100多种疾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2)疼痛的危害 长期慢性疼痛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性重 构疼痛的进展更难控制。及早控制疼痛, 可延缓这一过程的发展。 慢性疼痛不仅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体验,可以 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下降) 。疼痛的分级及评分标准(VAS)1、轻度(1-3分):坠痛、胀痛、隐隐作痛( 如不知觉形成的肌筋膜、早期颈椎、腰椎劳 损)。有点感觉,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2、中度(3-5分):针刺样痛、虫咬样痛、撞 击样痛、紧缩样痛、比较明显的坠痛(如紧 张性头痛、偏头痛、轻度经痛、中期颈椎、 腰椎劳损,80-90%分娩痛)。此时机体可分 泌较多止痛

5、物质、加上旁人的安慰,或许能 忍受。疼痛的分级及评分标准(VAS)3、重度(5-7分):多见于晚期肿瘤、腰间盘 突出、神经损伤、糖尿病足和肩周炎,10- 20%分娩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法上班、 晚间睡觉静息痛)。一般需要服止痛药。 4、极重度(8-10分):闪电样痛、刀割样痛 、撕裂样痛、火烧样痛、被电击样痛。多见 于疱疹后神经痛、频发三叉神经痛(“天下 第一痛”)、晚期肿瘤痛。可引发痛性休克- 死亡,令人以头撞墙,抑郁-诱发自杀。一旦 发生,必须立即处理。疼痛2、提出: 95 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 、全美保健健 康评审委员会3、共识:2002 年第 10 届国际疼痛研究会、疼痛医 学大会

6、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是机体患病的信号 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疾病 正确认知:对于疼痛要早诊断,早治疗,不要 让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不管什么样的疼 痛,达到止痛目的最重要;应积极、科学地止 痛(外用 口服注射其它)疼痛4、临床实践对疼痛的重视 美国等欧美国家:为了患者的安全,已将疼 痛作为门诊检查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之一,并 且严格记录。 生命体征中最容易受生活方式影响并可危及健康的是哪一个生命体征? 最近的“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网络调查结果: 最影响居民健康的五大慢性病排位: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肝病问题二、血压的保健问题(一)异常血压1、低血压:90/60mmHg 症状:供血不足头

7、晕、手足冰凉、软弱无力 常见病因: 遗传、疾病(休克、大失血、低血糖等)、一次大量喝酒、体位突变等2、高血压:收缩压140 或舒张压 90 mmHg(1)流行病学状况1)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是重灾区 三高(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 三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2)患病人群年轻化:老年中/青年/少年3)发病相关因素:15%遗传,60%生活方式 血压的保健(2)中国高血压的分类标准 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

8、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血压的保健(3)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轻度/初期:可以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心率快(长期安静状态下心率大于80次/分以上) 中度、重度: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四肢麻木、心悸 血压的保健3、生活方式与高血压(1)盐/钠摄入过多1)国人摄盐状况:9-20g/天(WHO:5g盐/天/人) 2)高血压形成的基本机理之一-水钠潴留:盐摄入过多水钠潴留血容量心血管负荷破裂出血/ 梗塞(粘度)脑-中风;心-心梗;眼底-失明;长期高血钠肾排

9、钠功能肾-衰竭生活方式与高血压3)预防原则世界高血压联盟:限盐等饮食行为的改变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2010年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强调预防高血压 “从娃娃抓起”。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倡导:限盐、限 酒、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规律体力活动、控 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减少盐的摄入(少酱油、酱料、咸菜、高盐零食) WHO建议:5g盐/天/人(钠1.6g) 平的1啤酒瓶盖(去胶垫)盐= 6g盐; 食盐定量用具;1陶瓷勺酱油(3ml)=1g盐 无盐饮食: 食物中钠1000mg/天(3g盐) 可用非调味品如醋、葱、蒜、辣椒、芥末等增加食欲生活方式与高血压(2)油脂、饱和脂肪摄入过多1)机理:血

10、脂血液粘稠度血循环阻力 血压、血管壁受损、心脏负荷血 管破裂、堵塞,心衰2)预防:减少用油、动物脂肪饮食 食油25g/天(WHO推荐) 少动物脂肪(猪油/黄油/肥肉-饱和脂肪)40 g/天 多鱼类(不饱和脂肪)生活方式与高血压(3)纤维素摄入不足1)机理:纤维素+油脂肠蠕动毒素/油脂排出2)预防:增加纤维素摄入绿叶蔬菜不少于400g/日、 水果100-200g/日;每口肉:饭:菜比例=1:2:3生活方式与高血压 (4)食物中钾/钙/镁含量低1)机理:钾/钙/镁降/调血压(钾含量与 血压成反比;钾促尿钠排出血容量 血压;软化血管。2)预防钙/钾/镁丰富食物摄入(豆类、奶、海带、木耳、蘑菇、紫菜、

11、香蕉 、橙、橘子、柿子等水果)。早餐加水果。 (5)活动减少,体重超标 研究显示:体重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 5公斤为超重/肥胖(腰围女性80cm,男性90cm) 预防:少糖;少油;少肉;多蔬果;多运动;生活方式与高血压1、运动的类型(1)无氧运动(专业运动) 运动强度大,心率180次/分钟,机体需要额外增加无氧酵解(无氧代谢)为机体提供氧气和能量,容易形成乳酸堆积导致肌肉疲劳。 如短跑、跳高、跳远等需要速度、爆发力的运动 注意:需要专业指导和长期训练,非专业运动员,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怎样的运动才有效运动类型 (2)有氧运动1)广义:日常生活活动 心率

12、 60-100次/分钟,运动强度低有氧代谢 供能维持在较低水平神经、内分泌变化的效 应不明显(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等变化)- 健身效果不明显2)狭义:锻炼/运动 规律的心率120-180次/分钟的运动强度较大 有氧代谢供能 规律的神经、内分泌 变化的效应 具有健身作用3)有氧运动(狭义)的类型 等张运动: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对抗一定负荷的关节运动及肌肉收缩 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上下楼梯/负重登梯、划船、球类运动锻炼和提高心肺功能, 调节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体质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类型 等长运动:只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方法:肌肉的自我收缩/手脚撑/蹬墙6-10秒,休息1

13、0秒10提高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生活方式与高血压(6)不良习惯1)嗜烟、酒:长期吸烟、酗酒血脂血管壁 受损 血压2)生活无规律 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可使血压;运动后,中 度/临界高血压降低(收/舒压6-7mmHg);3)预防:戒烟限酒(防治高血压的首要措施) ;规律生活(定时进食/睡/起;充足睡眠;坚 持每天/周规律运动)生活方式与高血压(7)心理调适能力差 情绪的自我控制,容易 被外界因素刺激致情绪波动血压 预防:换位思维;倾诉与宣泄 ;“退一步海阔 天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 (8)不了解/重视自身健康状况 预防: 留意非特异性症状(经常性、规律性心悸/头晕/ 头痛/肢麻/心悸等)? 定期体检;了解自身基础生命体征思考题1、如何判断四大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正常值?)?生命体征的生理影响因素有哪些?2、高血压通常有何表现?3、如何预防高血压措施(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