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im)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58110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制造(im)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智能制造(im)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智能制造(im)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智能制造(im)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智能制造(im)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制造(i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制造(im)(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背景 谈起智能制造,首先应介绍日本在1990年4 月所倡导的“智能制造系统IMS ”国际合作研 究计划。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共同体、加拿 大、澳大利亚等参加了该项计划。 该计划共计划投资10亿美元,对100 个项目 实施前期科研计划。概述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 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 智 能系统。 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 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 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 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

2、劳动。 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 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智能制造和传统的制造相比,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 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 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 “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 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 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 是自律能力的基础。人机一体化: IMS不单纯是“人工智能”系统,而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 统,是一种混合智能。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只能进行机械式的推理、预测 、判断,它只能具有逻辑思维(专家系统),最多做到 形象思维(神经网络)。 人机

3、一体化一方面突出人在制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 时在智能 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人机之间表现出一种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 关系,使二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各显其能,相辅相成。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将发挥更好的 作用,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将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 配合,相得益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 这是实现虚拟制造的支持技术,也是实现高水 平人机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融信号处理 、动画技术、智能推理、预测、仿真和多媒体 技术为一体;借助各种音像和传感装置,虚拟 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过程、物件等,因而也

4、 能拟实制造过程和未来的产品。 但其特点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任意变化,这 种人机结合的新一代智能界面,是智能制造的 一个显著特征。自组织与超柔性: 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各组成单元能够依据工 作任务的需要,自行组成一种最佳结构。 其柔性不仅表现在运行方式上,而且表现 在结构形式上,所以称这种柔性为超柔性 ,如同一群人类专家组成的群体,具有生 物特征。学习能力与自我维护能力: 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 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 在运行过程中自行故障诊断,并具备对故 障自行排除、自行维护的能力。 这种特征使智能制造系统能够自我优化并 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发展轨迹: 加拿大制定的19941998

5、年发展战略计划, 认为未来知识密集型产业是驱动全球经济 和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基础,认为发展和应 用智能系统至关重要,并将具体研究项目 选择为智能计算机、人机界面、机械传感 器、机器人控制、新装置、动态环境下系 统集成。 日本1989年提出智能制造系统,且于1994 年启动了先进制造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包 括了公司集成和全球制造、制造知识体系 、分布智能系统控制、快速产品实现的分 布智能系统技术等。 欧洲联盟的信息技术相关研究有ESPRIT项目 ,该项目大力资助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技术 。1994年又启动了新的R&D项目,选择了39 项核心技术,其中三项(信息技术、分子 生物学和先进制造技术)中均突出了智能 制造的位置。 中国80年代末也将“智能模拟”列入国家科技 发展规划的主要课题,已在专家系统、模 式识别、机器人、汉语机器理解方面取得 了一批成果。最近,国家科技部正式提出 了“工业智能工程”,作为技术创新计划中创 新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制造将 是该项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