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2011)-chapter1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0MB
约125页
文档ID:51580498
计算机网络(2011)-chapter1_第1页
1/125

你每天都上网吗?谁是中国第一个上网的人?•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先生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 学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穿越长城,走向世界》 • 钱天白先生为我国互联网创始人 • 1990年11月28日,他代表CANET在美国的国际互联网中心正式注册 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他也成为顶级域名CN的行政管理者,标志着 中国网络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位置 • 1998年5月8日,钱天白先生因心脏病,在北京辞世,英年53岁前言——网络与生活 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电信机构负责人哈马 德·图埃2011年1月26日发表声明称,截至2011 年,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突破20亿人哈马德称,至2000年,全球移动用户约 为5亿,互联网用户也仅有2.5亿但此后,世界 移动和互联网用户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 ,至2011年,两者的数字已分别达到50亿和20亿 网络与生活中新网2011年1月19日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 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 人。

另外,我国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 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用户网民增幅较2009 年趋缓;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 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 网时代网络与生活网页搜索和博客在网民中的普及 度最高,超过90%的网民使用这 两种服务,相比其他网络服务优 势明显而由于初级网民数量的 上升,网站导航服务用户数量快 速增长,至10年3月覆盖人数上 升至2.4亿人艾瑞咨询分析认为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庞大,搜索 服务对网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覆盖人数最多的八类网络应用中 包含了网页搜索、知识搜索两类 搜索服务其他如百科搜索、视 频搜索等垂直搜索服务的用户数 量也快速增长 网络与生活• 根据DCCI2009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用户上网接 入方式以ADSL方式为主,占比近六成(59.9%), ADSL接入方式继续增多,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5个百分 点其次是小区宽带,占比为17.5%,电力上网作为新型 宽带接入技术,处于发展初期,占比仅为0.9%整体看 来,通过宽带上网的互联网用户达到85.6%较高的互联 网接入带宽是许多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先决条件,网络游戏 、视频等都要求较高的互联网接入速度。

随着基础硬 件的不断提升,带宽费用的下降,互联网宽带用户的比例 会越来越高 • 农村市场:引领下一波发展浪潮,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 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期刺激消费增长虽然农村地区宽 带普及率仍然很低,但网络覆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内容特点:•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 上网设备呈多元化发展 •固网宽带普及率接近全覆盖 网速远低于全球水平 •商务应用持续“领跑”网络 网络娱乐渐入平稳期 •中小企业试水“网络营销” 基础网络安全不容忽 视移动互联网• 2009年——“3G元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拐点备受 关注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中蕴含着众多机会,一大批移动互联网的公司 在2009年崛起,同样,互联网巨头也大规模切入移动互联网这一切 都再向我们昭示:中国已经进入了3G时代 •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2009.11.4)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3G和移动 互联网将首次被纳入大会主题报告中 • 2010中国北京互联网大会(8.17-8.19):移动互联网处在爆发的前 夜,宜搜CEO汪溪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传统互 联网用户数。

易查董事长刘斌也发表观点认为,在今年和明年,移动 终端数量会快速增长,明年或者后年内容会出现爆炸性增长 •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2010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表示,我国 互联网程序高速发展,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4.5亿,移动互联网 数目达到2.77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大33%,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 万亿元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 就是,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已大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无 论传统互联网上有多少服务,大部分还是要落地在一个很 大的联盟中,就是Wintel联盟这一联盟的存在,一方面 促进了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创新性 陈石表示,“反过来看移动互联网,我们发现很典型 的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首先体现在移动互联网业有四 种力量相互抗衡:硬件制造商、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互 联网内容和服务提供商•是否感觉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想像一下没有网络的大学生活?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与安全思考几个问题• 什么是网络? • 网络为什么能准确地传递数据? • 如何传递这些数据、并且避免数据的丢失和错误? • 谁在建设、运维这些网络? • 这些网络又是如何进行设计和安装的? • 除了网卡、网线、还需要什么别的设备?谁制造这些设备? •……………………………………………你以后打算从事网络行业么?Cisco 的薪酬架构: • 三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固定薪资,一部分是奖金,还有一部分是股 票。

因为在中国不能实现股票支付,所以Cisco在中国根据一定的比 照方式用现金支付给员工薪资的固定部分比奖金多,股票部分是最 具诱惑的一部分,股票是按国际一致的标准,一年给员工兑现一次 • basepay*12+15%住房补贴+8-10%×bonus+少许股票=年薪 • 应届硕士7500月.第一年全收入近十万.第二年收入11万左右.思科工 作五年的员工一般年收入为15万到17万左右. • 给大家一些参考值 : 本科3年有个测试的开了15w 硕士2年基本在16-18w 硕士3年基本在17w-20w 获得思科CCIE认证工程师的职业去向及工资水平华为薪酬: 2008参加校园招聘进的华为,听说本科生是均价,税前5500 硕士6500-8000,社招的也普遍不低于应届 福利:华为的福利分两大类 一是工卡里的钱,根据工作地域不同分3类:工作地在深圳关外,1000每月; 工作地在国内其它地区,800每月;工作地在海外没有这笔钱每月打到工 卡里,可用于购买班车票,在公司食堂就餐及在公司小卖部购物,不得取现 但每年底高于一定数额的或离职时可以一次取现,不过要扣20%的税二 是每月基本工资15%的退休基金,不过也要扣20%的税。

这两部分加起来税 后每个人也基本在1000多 3、加班费加班费主要看部门和领导标准 按你的基本月工资除以月法定工作日分为一天和半天研发和市场很少有 ,除非是统一的为了干项目的强制加班技术支援只有周末才算,平常晚上 不算 补助:出差补贴、市内出差误餐补贴、海外补贴(艰苦地区较高,有的地方以 美元计)本课程教学目的•理解计算机网络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熟悉各层的主要协议、工作原理 •培养对计算机网络及数据通信的兴趣 •了解最新网络技术及发展动向教学计划l 第一章 概述 (6学时) l 第二章 物理层 (8学时) l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6学时) l 第四章 网络层 (16学时) l 第五章 运输层 (8学时) l 第六章 应用层协议 (6学时) l 第七章 网络安全 (2学时) l 机动 (2学时) 第 1 章 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 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 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 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 网络 •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1.2.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 • 6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提出要研制一 种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强的网络 • 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 :正在通信的电路中有一个交换机或有一条链路被炸毁 ,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 • 如要改用其他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 要延误一些时间 1.2.2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u电路交换:(传统电信网中的数据交换方式) 两部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若5 部机两两相连,需 10 对电线事实上,N 部机两两相连, 需 N(N – 1)/2 对电线 当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 方法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机 数的平方成正比       当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         交换机电路交换举例A 和 B 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  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电路交换举例C 和 D 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通话在 C 到 D 的连接上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交换”的含义在这里,“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 把一条线转接到另一条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 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 通信 – 释放连接这种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连接方式称为“面向连接”( connection-oriented)电路交换的本质特点不适合计算机网络,为什么? •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 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 铺设的通信线路未被充分利用而浪费分组交换报文u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技术,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 据段 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假定这个报文较长 不便于传输数 据数 据数 据报文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首部首部首部分组 1分组 2分组 3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数 据首部分组 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分组首部的重要性•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 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 据首部分组 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收到的数据数 据数 据数 据•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 发时也没有被丢弃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 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le-based),分组交换 在传送连接之前不需要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 • 这种不先建立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