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3359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次品有才无德的人是危险品无才无德的人是废品结合自身谈理解司马光 在资治通鉴 里对 德与才 有精辟的论述:“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 ” 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 :“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司马光 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 苟不能的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司马光 所说不 无道 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 。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

2、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 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小人得逞。因才胜德而失天下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大家熟知的“ 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 做君王 ” 的李煜 ,死于他乡的徽宗,还有历史上的隋炀帝 ,他颇有文才,是个很清醒的亡国之君。这些人,无德不能服天下,其才又不能治天下,亡国在情理之中。德胜才,就能稳做天下吗?唐高宗 为人 “ 正直中和 ” ,不是个 昏君 。可是,有德无才的他,却是导致唐王 朝一度血腥遍野、李氏子孙几乎被杀戮殆尽的根源。他没失天

3、下,是因为他的对手有着相当的理智,有才,而又没有没完全失德。德才兼亡,却只有亡国一条路,那些昏暴之君不用说了,连那颇忠厚的刘禅 也不例外。中国的历史,一向重德轻才。司马光的标准是历史的“ 正声 ” ,一向为人们所推崇。那么,小人真的不可用、不能用吗?也不尽然。陈平 大家都熟悉,当周勃 、灌婴 向刘邦告状,说陈平 “ 盗嫂受金 ” 时, 魏无知 替他辩护: “ 臣所言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 尾生 、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 魏无知 的辩护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点到了刘邦的要害,刘邦正和项羽 争天下,无德也许成不了大事,无才却是绝对打不赢的。基于当时的实际,刘邦首选才。即能容才

4、,又会用才,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历史上有才无德而成大事的例子不少,战国时吴起杀妻 求将, 苏秦 和燕文公夫人私通,管仲 贪,都是有才无德之人,但吴起 帮弱小的鲁打败了强齐,苏秦 以其合从之谋使六国有效的抗击了秦的扩张,管仲 帮齐桓公 成就霸业,其功劳名载史册 。公开和 “ 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这一论断唱反调的,是曹* 。建安十五年,曹* 以命令形 式公开说: “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 何以成霸世! ” 建安十九年,他再一次下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也! ” 公开举起了 “ 唯才是举 ” 的旗帜。当蜀和吴人才“ 捉襟见肘 ” 之时,魏名臣、名将 人才辈出

5、, 和曹 *提倡的这一用人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愚人 百无一用 ,这是不争的事实;才高德 薄的小人,无德,有坏事的可能;但有才,却是成事的资本。把小人弃而不用,于才未免可惜。真正会用人的,在于用其长,抑其短,用其长来帮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带来的危害。在用人方面,刘邦是绝世高手 ,他身边即有张良 这样的圣人,又有萧何 、曹参 这样的君子,还有陈平 、韩信 、英布这样 “ 才胜于德 ” 的小人。 韩信 贪,英布反,都不是 “ 正直中和 ” 的君子,但刘邦成功的利用了他们,又及时地遏制了他们所带来的危害。在如何使用小人上,刘邦是成功的。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

6、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 小人的手段。关于这个道理,中国古代许多人也都做出了精辟的概括,比如孔子的君子小人 论、 荀子 的人才标准 论,还有司马光也对 德与才 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 自古以来,国之乱臣 ,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无才无德 废品有德无才 次品有才无德 危险品有德有才 正品德与才的关系如何?孰轻孰重?德是指品德,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责任心的一种表现。才是指才能, 是指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手段。对一个人而言,德是

7、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德与才,孰轻孰重,须得仔细分析。第一种情况:有德有才。这时, 一个人既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优秀品德,又具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才华。这是一种最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的收益最大, 成本最小。第二种情况:有德无才。一个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这时,虽然一个人有为社会办好事的愿望, 但因能力有限, 所以对社会也产生不了什么大收益,但至少不会产生什么大坏处。其可能产生的不利情况是:好心办不了好事。第三种情况:无德无才。这时虽然一个人想做坏事,但才能有限,做坏事手段不高明。在这种情况下,其做坏事被社会发现的可能性就较高,从而也就降低了其做

8、坏事成功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情况虽然无德者想做坏事,但做成的概率较小,从而也就间接降低了其对社会的破坏度。第四种情况:无德有才。这时,一个人既想干坏事又具有干坏事的能力。由于手段高明,其干了坏事也不容易被人发现。这种情况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针对上面四种情况,根据其对社会造成的收益从大到小和危害程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结果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无才,无德有才。所以,宁可用无德无才之人,也不可用无德有才之人。下面举一例子来说明:例如,有一少女,在一个2 米高的围墙内正被几个坏人围住。假设:德表示救少女的表现;才表示具有跳过2 米高围墙及高超武功的本领。这时,路过一个人:(1)有德有才,他会成功

9、救下少女免遭坏人欺负;( 2)有德无才,他想救少女,但自己无能为力,不过,这时他会想办法找别人来救; (3)无德无才, 他也想眺进围墙干坏事,但由于能力有限,跳不进圈子,只能干着急, 不过,这时他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从而为别人救少女提供间接条件;(4)无德有才,他本人也是干坏事的,而且有能力跳进圈子和几个坏人一同干坏事。四种情况中,第四种情况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大。从上面的分析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唯才是举是不正确的,品德应是最根本的,其次才是才能。目前,我们选拔干部,最好是德才兼备,在二者不可兼锝的情况下,更应看重品德。当然, 在现实生活中,上述四中关于德与才绝对有无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实际情况是,一个人要么表现为德多才少,要么表现为德少才多,或者德才俱佳,或者德少才也少。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人仍应以品德为重。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真正重用那些一心想着为群众办事的人,而不是那些“身怀利器”,随时准备“杀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