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进化论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15324 上传时间:2017-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DM进化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DM进化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DM进化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PDM进化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DM进化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M进化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数据管理化论张卫、李海峰、张晓东 源近几年,术为企业创造出了一年开发几十个新产品的效益。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它们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 术推广开后,企业出现了数据爆炸、数据混乱的问题:如各种零件信息特征(设计特征及制造特征)数据、设计意图和工艺要求数据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过程的数据等等,它们的管理以及不同的 用平台之间数据的传递、共享由于没有一个系统工具而显得极为混乱且极为不便。这于企业“想方设法缩短企业中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产品性能,使新产品尽快和尽早地进入市场,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优势”的宗旨大大不利。为了完全解决企业在研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信息共享程

2、度低、数据传递速度慢、业务数据难以集成、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品数据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从而找到了一条能够真正集成化地管理产品数据和过程,有效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技术道路。介以产品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集成起来,统一管理,使产品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最新和安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一般而言,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项目计划、设计数据、产品模型、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工艺资料等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机构关系等过程处理程序。企业的并行工程能够真正发挥

3、效益。基本功能包括:(1 )基本信息维护:包括工艺类型、产品结构类型、材料类型、标准件等信息库的维护;(2)项目管理:项目的建立、人员的组织、人员的角色指派等;(3 )产品结构管理:建立产品结构树,实现零部件的装配功能;(4 )多维的权限管理: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工作组中有不同的权限;(5)图纸和文档管理、浏览批注:对各种图纸和文档按零件族分类管理,提供多种查询手段和红线批注;(6)可定制的报表生成:将结果输出到境中,由用户进行格式定义;(7)可定制的工作流程: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流程由用户定义。以适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1 )制造业:机械、电子、轻纺、化工、电力、航天航空;(2)设计行业:建

4、筑、港口、服装、美工、艺术、交通设施;(3 )图书档案:图书馆、档案馆、出版社;(4)信息业:软件开发。总之,凡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大量产品信息产生,都可应用 思想对这些信息加以统一管 理。为 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将改善原有的企业管理体系,也将做到及 真正集成化管理,发挥并行设计模式的优点。在我国,用推广正沿着“甩图板集成化产品信息管理网络系统集成技术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全面展开。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 得到初步应用,或已列入发展规划,而 图板”、消灭蓝图之后,规范基础技术信息、发挥网络效益、共享工程数据,从而促进 用上层次、上台阶,为企业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术在我国的

5、应用刚起步,对于它的技术思想、内涵、地位、应用情况、发展方向,还须不断进行探讨。展随着 术的推广应用,它的发展也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应用系统的封装为 用系统的集成框架,要能够集成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系统。由 象管理组织)制订的 术的成熟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前正在制定一个规范,即 “能部件(。它是制造业的第一个规范。所谓使能部件,指的是实现或者支持一种特定的抽象处理过程的物理实体,它通过提供共享产品数据的灵活方式来增强产品开发团队的能力和效率。目标是定义八类使能部件(工程活动需求、工程变更、制造实现、文档管理、产品结构定义、配置管理和测试维护等),使它们能够支持企

6、业在制造过程模型中的整个产品开发过程。鉴于以上情况,通过 范以增强 统的可扩展性和与其它系统的集成能力,已经成为评定 统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 “能部件 ”规范制定工作完成之后,遵循该规范中的使能部件对象界面描述和对象模型的 统之间将能够实现:1将一个 统的数据转移到另一个 统之中;2实现 统的联邦机制,也即一个 统能够管理另一个 统中的数据。同时,通过该规范定义的统一的对象界面,其它制造系统中涉及的软件系统(如 )可以调用这些对象界面所定义的服务而不必关注所对应的具体 品,从而极大地方便系统的集成。由于在目前情况下,“能部件”规范尚未最终形成,因此, 统将实现基于 范的 务封装机制:一方面向

7、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访问机制以利于二次开发和系统集成,另一方面为实现最终的“能部件”标准奠定基础。统对集成的支持,首先表现在应具有最小集成,即集成 品和件;其次在集成的深度和鲁棒性上,不但能在 统中启动应用软件,而且对于完全的集成而言,应能在 统中直接进行 作,如 ,并能在两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和消息传递;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踪应用软件的能力,这要求应用软件厂家对标准集成手段的在线支持。二、能技术术的迅速发展、日益普及已经对企业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产生巨大的冲击。术也必将向 向发展,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使它更具有扩展性和共享性。在传统 C S 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应用的客户端软件包含两个主要功能

8、:一是处理数据:根据用户的动作,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控制处理的结果显示。因此,在客户端的软件中包含处理数据的逻辑和结果显示的功能,数据的处理和结果显示紧密结合。而这种密切的联系,使得用户的需求的任何变化,包括处理逻辑或用户界面,都会导致整个程序需要重新编译、安装,使得 CS 数据库应用系统可维护性差。而在 统中,服务器上的文件通过 言决定了它在 览器上的显示。浏览器只是解释这些 标记,使得产生处理的结果和结果的最终显示分离出来,从而避免了 CS 结构的局限,尽管它本质上也是 CS 模型。导致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功能划分的不同。在 CS 数据库应用

9、中,服务器不能控制它返还给客户端的数据将被如何处理与显示,它只管提供所需数据,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还只是中间结果;而在 览器服务器模式中,服务器控制返回的结果,同时控制了这些结果在浏览器上如何显示。三层应用模式体系结构现在发展的三层应用模式(如图 2 所示)则融合了 务和 CS 数据库应用的优点。通过 台,采用 E电子公告栏、新闻组等先进的通信手段可以迅速地在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方便地获取信息,节省企业开支。企业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产品图形信息的传输,解决图形在网络上的传输速度问题才能使 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有多家 商支持适于网上图形传输的数据格式 台通过

10、浏览器,采用 技术实现图形在浏览器中的浏览和输出。因此,三层结构发展将是未来必然趋势之一。三、与图形核心系统的集成企业引入 目的不应是只为了“甩图版”,在产品数据模型之上,进行产品的外型设计、应力分析、强度分析、有限元分析、产品预装配、生成 码等才是 用的真正目的。这需要从中端实体造型系统所用的核心系统中实现 成实体造型系统数据。目前中端实体造型系统的核心系统不外乎两种:实体模型的特征和特征值提取出来,变成表格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是实现 体造型系统数据的较好途径。对于高端的品,如 可采用同样的技术进行处理。这需要对核心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作到 各种 用系统间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交互。因此,须与图形核心系统进行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