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3075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左岚乡幸福村整村脱贫典型材料从 2009年开始,我乡启动幸福村整村脱贫计划。幸福村位于左岚乡南部,距左岚乡政府3 公里,距县城52 公里,辖 6个社,总户数 336 户 1412 人, 党员 41 人, 全村幅员面积6.81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和水田占1649.94 亩。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948 元,2010 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在3860 元。过去,幸福村是全乡的后进村,支部涣散,干部难当,是一个群众经常上访的老大难村。 自从被列为整村脱贫村之后,村党支部一班人不断深化村情认识,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紧紧抓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有利机遇,理思路、

2、调结构、谋发展,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助推林下产业发展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从培育典型、示范引路入手,竭力为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全村基本形成了一个家家户户搞种、养殖,一门心思抓经济的好风气,使全村实现了由乱变治,由穷到富的转变。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结合实际定思路。前些年,由于受基础条件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多数群众受惯了穷、吃惯了苦, 群众没有发展思路和计划, “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全村一千多张嘴,许多户人家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几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越要人越懒,越懒人越穷,越穷人越要。2009年初,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根据村情实际

3、,在广泛深入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和完善了本村的发展思路,首先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全村工作的首位, 通过以工代赈逐步转变群众的落后思想。为了让群众转变观念,村上多次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召开村两委会,多次组织召开社员会,向党员群众宣传政策,传授技术,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转变观念。二是从改善生产环境入手,狠抓基础创条件。前些年,幸福村除了居住在公路两旁的少部分农户外,其它村民小组交通闭塞,出行不便。为了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村党支部、 村委会利用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各方面支持,组织群众修河堤、修人饮、修道路,一年一个山头,一年一条路, 一年一个样

4、子, 使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短短的两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9 年以来,共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423万多元,在两年时间里,全村修建了道班至磨子溪的村级公路9.8 公里, 解决了 80 余户 3 个社交通闭塞的现状;维修了白果坪公路 4.3 公里,人行便道3500 米;新建了文家坪、老房子两座石拱桥,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新建了黄家坝、道班、白果坪、团堡四处人畜引水工程,解决了全村95% 以上农户一直吃不上卫生干净的饮用水的问题,建立健全了用水管护制度,规范了用水秩序;维修了王明沟河堤和老房子河堤分别长400 米和 260 米,新修了黄家坝、文家坪河堤分别长 510

5、米和 400 米,有效保障了黄家坝、道班、文家坪 150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200 余亩良田和土地;改造了二社、三社和四社的照明线路,排除多处安全隐患,使所涉农户日常用电正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为幸福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争取扶贫帮扶部门投资20.5万元,新建村社会公共服务中心200平方米,并配套了相关设施, 把村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农民活动学校”、“党员培训中心”。三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经济增收促发展。从今年开始,重庆市在重庆两翼地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政策的优越性和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农户积极性高涨,形成了户户愿发展的良好氛围。村支两委通过召开院坝会,

6、张贴大幅标语、广播宣传和印发技术手册等方式,积极宣传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相关惠农政策和我乡确定的四大支柱产业(山地鸡、中蜂、魔芋、中药材)的种养殖技术在村支两委的积极宣传和努力工作下,目前全村新增养鸡大户27 户,存栏数量达到 15000羽,今年已经销售商品鸡50000羽左右,孵化鸡苗 30000多只;全村今年新增养羊大户5 户,目前存栏 382 只,出栏 236只;种植业方面,全村年初种植漆树 800亩,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由于缺少种苗,许多地里还没有开始种植,一旦有了种子,种植面积会增加得更多。通过近一年时间产业的发展,幸福村几乎是户户有产业, 并且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 全村形

7、成了黄家坝、磨子溪两处山地鸡养殖区、 心子山山羊养殖区以及一个养蜂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发展今年农户经济收入预计增收28% 左右。在尝到了依靠种养殖脱贫致富的甜头后,幸福村人又把目光转向了劳务输出。由于粮食面积的减少, 农田里的活少了, 劳务输出就成了“闲”出来的人的“农活”,他们走出家门,创世界、学技术、挣票子。全村每年都有400 人左右外出打工,创经济收入100余万元。不少群众的生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转变,按照规定我乡育龄夫妇可生育2 胎, 目前全村有 17 对夫妇主动放弃生育第二胎,许多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得到了奖励扶助。通过整存脱贫工程的实施和全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幸福村路通了、地平了、山绿了、畜多了、人富了,广大群众在党的惠农政策指引下, 基本上过上了“家家户户都养鸡,样样生活赶潮流;家中电话掌中宝,联系生意不用跑;住的新房不用说, 出门还骑摩托车”的殷实生活。幸福村群众的话常说“是党的惠农政策让我们摆脱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境,是整存脱贫工程的实施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村越来越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