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科学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2372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科学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第九章科学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第九章科学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第九章科学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第九章科学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科学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科学哲学(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西方哲学主讲人 李松雷1第九章科学哲学教学目的和要求1波普尔2库恩3科学实在论教学时间:10学时教学重点1波普尔的证为原则 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3库恩的范式理论教学难点1科学的实质 2三个世界理论 3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重大现实问题1科学的实质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1波普尔的证伪原则2三个世界理论3科学实在论关于真理的问题参考书目1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2全增暇 :西方哲学史3波普尔:客观知识4波普尔:猜测与反驳第一节 科学哲学概述一、什么是科学哲学 二、科学哲学的发展演变一、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学19世纪30年代实证

2、主义哲学科学哲学自从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把自 然科学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之后,就拉开了 自己的序幕。继孔德的实证主义之后,在西方先后 兴起的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用主义、波普尔的 批判理性主义及其后的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 论等都属于科学哲学这一范畴。一般说来,科学哲学是指以罗素、维特根 斯坦为先驱,以维也纳小组为主力发起的二 十世纪的哲学运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及新历史主义等几 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以科学知识为对 象,专门研究科学的基础、结构、发展、评 价等问题的学科。二、科学哲学的发展演变(一)研究中心问题演变从科学方法一般探讨开始

3、,经由科学的检 验、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现,最后到密切 结合科学发展史来探讨科学。(二)流派1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科学知识的基础 ,以现代逻辑作为对科学进行分析的手段, 建立以经验证实原则为基础的现代经验主义 。(维也纳学派)2批判理性主义用演绎主义证伪原则代替 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在西方科学哲 学中第一次探讨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 调了批判和竞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比逻 辑实证主义有较多合理性。(波普尔)3历史主义强调的是科学的整体性和动态发 展,强调从科学史当中寻找检验科学发展的 模式,开创了科学哲学同科学史相结合的方 法论原则,较多的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现状 ,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和

4、连续性。(库恩)4新历史主义继承了历史主义的合理成分, 克服了它的非理性主义的局限性,更趋合理 性更具实在性,使科学哲学更接近科学实在 论。(劳丹)第二节 波普尔一、波普尔生平及著作 二、证伪主义 三、科学发展观 四、“三个世界”的理论 五、政治理论一、波普尔生平及著作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1994 ),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早期对三大思潮(相对 论、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感兴趣并 有所研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有很大影响。波普尔思想三阶段(三时期)120世纪30年代: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发展的逻辑220世纪40年代:研究社会哲学,提出历 史非

5、决定论思想 历史主义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320世纪50年代:深化科学哲学,提出本 体论思想 猜测与反驳客观知识二、证伪主义(一)提出原因1基于证实原则的内在危机2建立在反归纳主义基础上认为归纳主义是不可靠的,原因有三个: (1)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 (2)通过归纳作出的总结总是可错的 (3)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 证明(二)证伪原则的划界标准 1证伪原则:一切知识命题只有被经验所证 伪的,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证伪是指逻辑上有被证伪的可能性,即使现 在没有得到证伪也仍然是科学的理论。以下六类命题没有被证伪的可能性: (1)形而上学命题。 因为它们是超经验的

6、(2)重言式命题。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子” (3)逻辑上列尽了各种可能性的命题。 如“火星上可能有生命也可能没有生命”(4)数学命题。 如2+2=4 (5)伪科学。 主要指占星术、炼金术、精神分析学等 (6)宗教神话。 信仰,不需要也无法证实2波普尔认为划界标准不等同于意义标准 科学命题不一定是有意义的,非科学命题不 一定是无意义的,非科学也可能是有意义的 ,原因如下: (1)非科学命题在很多方面是有意义的。如 形而上学命题对人生观、人生态度有指导意 义。 (2)许多非科学理论都是科学理论的先驱和 萌芽,对科学理论有启发意义。三、科学发展观(一)科学的实质由于一切科学理论都可以被证伪,因而

7、 一切科学理论都不是真理,而只是大胆的猜 测与假设,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仅是猜测。科学不始于观察而始于理论,理论是一种猜 测,猜测以来三个条件。 (1)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理论观察 新猜测 (2)这个猜测必须依赖科学家的灵感。 (3)猜测要依赖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对于猜测的态度如何?对于猜测必须采取批判即反驳的态度。科 学的本质特征就是批判。通过批判不断清除 猜测中的错误,没有批判也就没有科学的真 正发展。因而所谓科学实质上就是由不断的 猜测和反驳构成的动态发展过程,而通过猜 测和反驳获得知识的方法波普尔称为“试错 法”或“假说演绎法”。科学的发展正是通过 不断的提出尝试性猜测并不断的清除其中的 错误

8、而实现的。(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科学知识增长 的动态模式) P1(problem) 问题 TS(tentative solution)尝试性解决 EE(error elimination)反驳,即通过证伪 消除错误 P2(problem)新问题第一阶段:科学始于问题 第二阶段:提出尝试性理论,科学猜测 第三阶段: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竞争,接 受观察与实验的检验。通过检验筛选出比较 接近真理的理论。 第四阶段:筛选出的理论随着发展又出现新 问题,循环往复,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促 进科学发展。四、“三个世界”的理论(一)三个世界1972年,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系 统地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9、世界1:物理世界如物质、能量,一切生物有机体 世界2:人的心理现象 包括意识、感觉等心理状态和过程(主观世 界) 世界3:思想的内容 可以被物质化,成为人造产品和文化产品(二)三个世界相互作用 波普尔认为这三个世界都是真实的。直接或 间接的发生作用。1世界1与世界2 世界1作用于世界2:衣食给人温饱和充沛的 精力 世界2作用于世界1:人的坚强意志克服外部 世界的困难2世界2与世界3 世界2作用于世界3:音乐家受情感的影响写 出优美动听的乐章 世界3作用于世界2:优美的音乐能激发人的 情感3世界1和世界3通过世界2为中介间接相互 作用。 世界1大脑和世界3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 通过世界2人的意

10、识完成的。(三)特别关注世界31世界3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而可以 说是人造的2世界3又是超人类的,超越了自己的创造 者,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五、政治理论在社会政治领域,波普尔提出改良主义 ,反对历史决定论。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无规律的,人们对社会的未来不能作出预 言。为此他提倡“逐步的社会工程,即对社 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并由此 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他说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封闭的 社会,而他要力图实现的却是开放的社会。波普尔哲学,虽然在一系列观点与以前 的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不同,但是他们在分 析科学的时候都是着重在按科学本身来分析 哲学这一

11、点上却是相同的。另外波普尔的哲 学虽然开始转向动态的研究科学发展的模式 ,但他只是从纯逻辑方面去进行探讨,而没 有从科学发展的史实中来探讨和总结这种动 态模式,以致他所描绘的科学发展的模式总 是与科学发展的史实不相符合。 而继波普尔哲学之后的库恩哲学则不同, 他着眼于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在科学中引进 了科学以外的因素,如社会因素、科学家的 心理因素、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 等。这样库恩哲学以后,科学哲学中就出现 了一个有新特征的科学哲学派别。这个学派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十分重视科学史、重视 科学家的实际科学活动,重视科学共同体的 集体信念。于是人们将这个学派称为“历史 主义学派”。库恩哲学

12、的确立,标志着历史 主义学派的兴起。第三节 库恩一、库恩的生平著作 二、“范式”理论 三、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 四、学术界的评价 五、对库恩理论的总结一、库恩的生平著作托马斯库恩(19221996)是当代美国著名 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是历史主义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 科学革命的结构 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 星天文学 黑子理论与量子不连续性 必要的张力二、“范式”理论“范式”理论是库恩哲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哲 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本质内容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 ,“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 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因此,要把范 式这个词弄清楚,首先要认识科学共同体。

13、(一)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 者组成。他们由所受的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 因素结合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研究和探索目 标,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共同体有如下一些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 分,专业方面的看法比较一致,吸收的文献 也基本相同,并能引出类似的教训。不同的 共同体总是注意不同的问题,超出集团范围 进行业务交流很困难,常常引起误会。不同 的共同体有不同的范式。(二)范式范式就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 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 。范式一般具有韧性或相对稳定的特点,单 个的事实通常不能证实或推翻一种范式。只 有当出现更好的范式替代它并为科学共同体 所接受时,才

14、会出现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局 面。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指范式的转化、过 渡和更替。库恩的范式概念不仅在西方曾引起热烈的 讨论,而且也得到普遍的承认。三、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共同体活动的结果 ,它表现为范式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更迭。但 是,库恩并没有忽视外部因素对科学的内部 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他认为科学正是在内部 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演变的。库恩认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如 下几个阶段。 (一)前科学时期在前科学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共 同体,没有一个公认的范式,存在许多竞争 的学派。经过长期争论后,才逐渐形成统一 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即范式,于是从前科 学时期进入科学

15、时期。 在历史上,最早形成科学范式,从前科学 时期进入科学时期的是天文学,天文学的最 早范式是地心说。库恩认为最后进入科学时 期的是社会学。因为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 迄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它们仍然处于 前范式时期,因此严格的说来都还不配称为 科学。(二)常规科学时期有了公认的范式,科学共同体就在范式 的支配下进行研究,常规科学时期就开始了 。所谓常规科学,就是根据范式而研究。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的任务不是检 查范式、批判或改变范式,而是坚守范式, 坚定不移地用范式去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 常规科学时期 消极:影响和削弱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和发明 能力。 积极:科学家仔细而深入的研究自然界的

16、某 一部分,从而取得巨大的科学成就。 在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不符合预期的现象时。调整理论,吸收反常,直到使反常的东西成 为预期的结果为止。(三)科学危机时期当反常愈积愈多,并深入到范式的核心, 使理论的调整和修补无济于事,使常规科学 陷入困境和迷途时,科学就进入了一个显著 不稳定的时期科学危机时期。 在危机时期,人们对范式开始怀疑,对它 的信念逐渐动摇。科学家们也愿意尝试任何 事情,结果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因失去共同信 念而分裂,并引起不同学派之间的竞争。争 论中,有的主张继续固守旧范式,拒绝新范 式,有的则主张抛弃旧范式,另建新范式。 危机使科学家们失去稳定和方向,但是,也 给科学家们带来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这也 正是危机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最积极的作用 。库恩认为“一切危机都随着新范式的出现 及其被接受而宣告结束”。库恩列举了科学 史上的三次大危机都是以新范式的建立而宣 告结束的。如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中托勒密 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