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152173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共106张ppt)(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试题分析与点评东山二中 语文组 一、(18分,每小题3分) 12014江西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 确的一组是( ) A翌(y)日 贲(bn)张 黑魆(yu)魆 沆瀣(xi)一气 B倜(t)傥 和(hu)面 角(jio)斗士 莞(wn)尔一笑 C魑(ch)魅 伛偻(l) 入场券(qun) 心广体胖(pn) D笑靥(y) 圭臬(ni) 打擂(li)台 绿(l)林好汉 1D 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识记现代 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 黑魆(x)魆 ;B. 角(ju)斗士;C. 心广体胖(pn)。 22014江西卷 下列词语中,没

2、有错别 字的一组是( ) A弭乱 国粹 泊来品 入不敷出 B. 伺候 斐声 煞风景 得鱼忘筌 C. 日晷 陨落 挖墙脚 纵横捭阖 D. 萦回 撺掇 黑黝黝 入目三分 2C 解析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识记并 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舶来品; B.蜚声;D.入木三分。 32014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 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莫 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太不 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活动_。 A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 词汇 不免 无可厚非 C. 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

3、词语 未免 无可非议 3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 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词语”指词和 词组;字眼。“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 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 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题目所指的是“应试教育”这个具体的词 语,所以不能选“词汇”。 第二空,“不免”指免不了,是一种客观现 实,只能用于肯定句。“未免”除了表示“ 不免”外,还指“不能不说是(表示不 以为然)”,是对他人做法的一种带有委婉 的语气的批评,可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 本句中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评价,表示不 以为然,因而用“未免”。 第三空,“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 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

4、理解或原谅。“无 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 行合乎情理。根据句意,应选“无可非议” 。 42014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 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 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 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4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 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 逻辑

5、等。A项,成分残缺,第二句应在“要求”前加上 主语“中心思想的概括”。B项,成分赘余,“可说”与 “堪称”语义重复。C项,“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不 合逻辑,“须眉”指的是男子,是性别概念,与“老年 职工”不对应。 52014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 _ 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 上,低得碰到了湖水。_ _ _ 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 羽毛 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 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 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它跃起时一道闪 光,降

6、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 B C D5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备 填句中的“或许”(第句),与原文中的“或许”可以 构成并列,由此能判断出第二空应填。填在第一 空的,只能是或,但句讲的是远处的情景, 与语境不协调,所以第一空填。 后三空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显然,第 句承接前面的两个“或许”所描写的两种景 致,故放在第三空最为合适。两句 是对句的具体描绘,句的“跃起”衔接 句中的“空中”,句承接前文具体描绘“ 圆弧”和“闪光”。 62014江西卷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 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

7、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家) B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 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另一房客德昂倍梅 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高老头 ) 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 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 也。”(论语) D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 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黛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 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 了。(红楼梦) 6B 解析 A项,觉新是催觉慧让巫师 进房捉鬼,而不是觉民。当时觉慧紧闭房 门,不让巫师进入,并痛骂陈姨太和众人 请来巫师闹得鸡犬不宁。

8、C项,孔子对冉 求的评价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 之,可也!”“朽木不可雕也”是评价白天 睡觉的宰予的。 D项,此题内容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 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喝茶的地方是妙玉 所在的栊翠庵,而不是怡红院,因此“黛 玉”应改为“妙玉”。 二、(9分,每小题3分) 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 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 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像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 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 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钝的 鸟

9、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 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 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 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 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 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 的童年气派。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 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 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 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 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 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 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 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 “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

10、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 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 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 ,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 、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 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 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 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 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 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 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 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 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 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 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

11、。似乎 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 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 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 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 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 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 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 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 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 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7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

12、表现,再 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 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 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 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则逐渐增多。 7C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 含义的能力。A项,“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 化”错误,原文第五段第三行中说的是“由写 实到符号化”。“由再现到表现”和“由写实到 符号化”是对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角度的表达 。 B项,对应的原文是第三段第一句话,此句 说的是“仰韶彩陶的特点”,而不是“有意味 的形式”。D项,对应的

13、原文在第五段,原文 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反 而更加强了”。 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是( )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 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 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 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 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8A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的含意的能力。A项,主客颠倒,由第二 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应是仰韶型的彩陶纹 样是社会氛围的反照。9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 化符号

14、形像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 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 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 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9D 解析 A项,文章开头说的是,“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选项表 述的是“母系氏族社会”,范围扩大了。B 项,对应的原文在第三段,鱼意味着“瓜 瓞绵绵”的祝福,闻一多先生最早只说到 诗经周易,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 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在文中并无定论。 C项,“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 ”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不能说它“包含着形 式”。 三、(

15、9分,每小题3分) 2014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截冠雄鸡志 李 翱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 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 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 ,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 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 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 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 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 。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 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 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 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 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 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 也。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 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