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2016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分析微软用户第 1 页2013-04-29 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分析四、韩少功、阿城、李杭育韩少功、 阿城、 李杭育受国内 “文化热” 和拉美文学影响,将审美视野投向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化,他们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中,探寻民族文化的源流和精髓,以具有当代意识的艺术眼光观照文化现象,明确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帜。韩少功湖南作家1983 年以前为第一阶段,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月兰、 飞过蓝天 ,大多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插队时期的农村生活。19851990 为第二阶段,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诱惑、 空城、 谋杀、 爸爸爸,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技法时,大量借鉴了荒诞、变形、魔幻、夸张等现代

2、派手法,努力实践他的文学“寻根“主张。90 年代中期至今为第三阶段,代表作品是马桥词典,现代派手法有所减弱,现实主义手法有所加强,虽然在创作理念上仍然遵循着“寻根“的主张,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尤其在小说文体上,借鉴外国作家的创作经验,进行了大胆革新。第一阶段的作品,大多是以“知青“的眼光来体察农民的境遇,反映农民在中的坎坷经历,大部分作品带有浓郁的愤世不平和悲天悯人的色彩。第二阶段作品的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都与前有所不同。在创作实践上,一反初期作品中那种明朗、激愤、时代色彩鲜明的特点,而呈现出幽深奇峭、沉郁含蓄、若今若昔、恍惚迷离的写意特色。中篇小说爸爸爸以魔幻、夸张和荒诞变形

3、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侏儒丙崽的形象。这是一个永远保持童稚状态、退化返祖、兽性远远大于人性的怪物,是一个集一切肮脏、愚野、蒙昧、粗鄙的历史积垢于一身的民族劣根象征体。作者是抱着加快时代改革步伐的热望来展示现实生活中残存的那种带有远古蒙昧意识的陈腐思想的,它使人们在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和龌龊感中产生埋藏这种腐臭意识的欲望。作品的格调幽暗、苍凉,各种意向交错,具有一种迷离晦涩而又幽思深远的凝重感。与爸爸爸题旨相近的女女女将写实性同荒诞性巧妙结合,写了三个带有病态心理的女人幺姑、珍姑和老黑。主要人物幺姑,是个同丙崽一样的怪物,作品对人物病态心理的刻画鞭辟入里,对湘西民俗村风、饮食衣着的描摹细腻

4、入微,体现了作者娴熟的技艺。但这两部作品意象驳杂,过于隐晦,给人一种艰涩、玄奥之感。第三阶段创作在题材、文体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又发生了变化,他仍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但相比之下,文化态度显得宽容、超然,不再象前段那样,对他笔下的村俗文化持一种强烈否定的批判态度。在这一阶段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平和、理智乃至某种程度的珍视态度。他认为,村俗文化里类似自然生命群落而呈现出质朴与原真的生命面貌,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合理性。远离城市文明的偏远乡村中的方言土语、风气习俗、畸人畸行在他看来有一种亲切感,是文化的活化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码,足以构成能与现代城市文明相抗衡的文化形态而继续

5、存在。这一时期的典型之作是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者借鉴欧洲小说的创作经验,采用词典体的形式,对一个偏远、闭塞的农村社区,一个传统文化的载体马桥,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小说中,作者把语言作为特定文化的重要表征,运用考证、解释、征引、比较,鉴别了非公共化语言马桥语言与公共化语言普通话之间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他着重分析和突出了这种差异背后存在的另一种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反映了马桥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存方式,它与现代文明同时,但顽强地保持着独特的生存形态。创作特色:第一阶段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注重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分析批判;第二阶段则具有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创作视野更为宏阔。同时注意吸收现代派的长处,来增

6、强自己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如对拉美魔幻当代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分析微软用户第 2 页2013-04-29 现实主义的技法作了较好的吸收。第三阶段的创作则兼具前两个阶段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小说文体上则有自觉的借鉴和创新意识。这段时期的作品,语言比此前精炼,技巧比此前圆熟,个人风格鲜明, 语言上也一贯保持了湖南作家历来共有的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地域风格特点。不足的是,作者的创作还缺乏博大、精深的力度和明晰凝练的概括力。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小说集棋王的大多数作品都以知识青年为主题,因而有人把棋王等小说纳入“知青”题材范围,其实,阿城既非写“知青”生活,也非写边地见闻。在阿城

7、的心态里,流动着一个绝大命题文化。他认为文化涵盖着社会,制约着人类。他的笔不满足于对政治、经济的表层再现,不止于对民俗民风的一般描摹,而是力图从文化的视角对现实世界进行整体的审美把握。在他的优秀之作里,无论人或事,还是情或景,都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写照,不动声色地流露出作者对今天和未来的重新审视和再造。阿城作品的故事一般都很简单、朴实。棋王写王一生的吃和下棋,树王写砍树, 遍地风流中的大多数篇什更加矮小精悍,情节单一。通过简朴故事的表层,人们看到了大文化圈里的政治、经济因素,使作品对于社会阴暗面具有揭露和批判力量。这一点在棋王里特别明显。王一生的经历,他的饥饿感,他对“饿”与“馋”的精细区别

8、,都表现了动乱年代普通人民生活的艰难,折射出社会的某一可悲侧面。树王揭露了在那荒唐年月里对自然资源愚昧而疯狂的破坏。这些揭露、批判是有力的,但阿城的艺术着力点并不在此,它只是作者整体观照现实的最显层次。阿城小说的故事负载着多层多义的丰富主题内容。以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探讨民族传统文化中某些精髓,是阿城和不少旨在“寻根”的作家的共同之处。阿城的特色之一首先在于对以庄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的着力挖掘。他探讨着民族文化在人们心灵上的历史积淀,追求着理想的人格和人生境界。阿城作品中的人与环境大多和谐统一,给人一种冲淡、虚静之美。 那些平实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尽管千姿百态,但不少人物都给人以淡泊、无为

9、、 超脱的印象。王一生是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在他身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象征着整个人生。在生活艰难之中,在神州大乱之时,他不问世事,痴迷于象棋,被称为“棋呆子”。他的棋“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可谓高超。其实“汇道禅于一炉”,既是他的棋道,亦是他的“人道”的重要方面。他“为棋不为生”,既不是“把命放在棋里搏” ,也不是为了中华棋道的不颓,只是为了排忧解闷,以求心灵清静和精神自由。借助于象棋,他超越了世俗,超越了痛苦,尘世的痛苦都被他淡化。呆、痴、淡的王一生们,其实都是当时社会的智者, 他们的才智不仅表现在对棋道的精湛研究上,更主要表现为他们对社会现实较为清醒的认识,傲世的态度和不愿随波逐

10、流的心理。阿城对环境的描写是有选择的,哪怕人物生活在动乱之中,作者笔下的许多环境也显得淡远、幽静。因而超越现实束缚,摆脱功名利禄,得到生命的自由舒展。在人物、环境浑然和谐的描写中,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人生观。阿城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照,决非仅仅迷恋于庄禅哲学,他那天人合一观也远非庄禅的淡泊、虚静所能涵盖。在他那裹着“道”的外衣里有着“儒”的筋骨,在貌似庄禅的超脱旷达内隐藏着儒家的进取精神,因而淡泊之中有崇高,虚静之中有壮烈。王一生的呆痴、淡泊并非对现实的不屑一顾,在关键时刻他的执着、顽勇便表现了出来。淡泊与顽勇,统一在王一生的生命形象里。阿城的审美世界里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他追求人的精

11、神自由和本质力量的现代眼光,在选择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再造,张扬着属于未来的理性精神。这一美学张力使阿城的语言朴素、自然,饱含力度,保存着现象世界的原生形态。阿城在作品中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让现象直接呈现,而那些简短的句式、词性的活用,则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李杭育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为主的“葛川江系列小说”李杭育认为,在吴越大地上,存在着一种“葛川江文化”,它孕育了葛川江流域的民众,培养了他们幽默、风骚、游戏鬼神和性意识的开放坦荡,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一文化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被渐渐侵蚀但仍在顽强地抗争,因而这种文化碰撞过程充满了悲壮感。当代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分析微软用户第 3 页

12、2013-04-29 “葛川江系列小说”中的大多数篇章,都表现了变革时期葛川江两岸的民情、民风和各种人物。在作家眼里,葛川江是一条连接历史与现实、农村与城市,代表长江下流吴越文化的大河。在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作者同样关注着人、人的命运和本质力量,但不同于阿城的哲学角度和郑万隆的伦理道德角度,李杭育侧重从价值角度切入。因而其“最后一个”、 “最早一个”等众多人物性格,都具有各不相同之处的价值形态。在那斑驳的价值形态的审美焦点上,体现出一种倔强、剽悍的人格力量。李杭育在秀美、阴柔的南方大地上发掘出被称之为“吴越风骨”的粗犷美、苍劲美,从而使他的创作加入了“硬性文学”的行政区域。李杭育的“

13、最后一个”们,都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在于,时代前进了,受封闭心态驱使的跟踪步伐却不曾跨过新旧交替的“楚河汉界”,成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而失去了时代的价值。最后一个渔佬儿里的柴福奎、沙灶遗风里的耀鑫老爹,在别人眼中曾经是有价值有地位的,但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那种原始的劳作、生活方式过时了。这两个“背时”汉产生了深深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在表现物质、精神文化形态的被扬弃过程中,作者揭示了“最后一个”的守旧落后,折射出时代车轮无可阻挡的滚动画图。作者在表现人物悲剧的同时,努力挖掘出他们身上为吴越文化所重视的人格价值、价格力量,摒弃福奎、耀鑫们的固执,民族文化积淀在他们性格中

14、的硬质就显露了出来。“最后一个”们或背时了,或死去了,但他们的人格力量却依然具有价值。作者对人物表现出情感的偏爱和惋惜,给他们唱了一曲悲壮的挽歌,使作品表现出雄浑的悲凉美。“最早一个”中的事事开风气之先的“船长”( 船长) ,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作家对他们身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给予了不少善意的调侃。“最早一个”与“最后一个”是相通的,当“最后一个”们挣脱陈旧观念,用他们的人格力量去拥抱新生活、新观念时,无疑会给时代的动力以无比的能量。这就是内化在人民性格中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重要价值之一。80 年代后期, 李杭育继续沿着文化批判的思路拓展,但其文化理念有了一些变化,他以积极的态度来审视葛川江文化。如

15、果说最后一个渔佬、 沙灶遗风为代表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表现了“最后一个”们的悲剧的话,那么,1987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流浪的土地则为他们上演了一出理想人生的正剧。作者在小说在强化并肯定了“最后一个”们的孤独,把这种孤独作为一种理想人生加以描述。小说中的阿村四海为家,天生具有流浪汉气质和本领。他无籍贯、无姓名、无妻儿、无财产,候鸟一般在葛川江流浪。他的人生体验自觉而又深刻,他认为人再怎么精明也斗不过大自然,因而不如采取放任的态度,自愿选择流浪。这种人生哲学在滩哥身上得到了延续,直到哪里,他都“嗅到阿村的气息“。他也曾受到过物质的诱惑,也曾有过娶妻生子的梦想,也曾企图走进柳叶沙喧嚣的纷争,然而,他

16、最终还是选择了孤独。小说发展到最后,滩哥的命运没做什么交待就结束了,这种安排暗示他走出了纷争的世界,浪迹天涯,去充分品尝生命自由给予他的快乐。李杭育的文化寻根主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他认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不应失去本民族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葛川江文化中就蕴含着健康的文化因子,应作为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父本”或“母本”。 流浪的土地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这一创作目的。民情、风俗和风景的描绘是李杭育小说中的重要内容。作者像一个丹青能手,往往在作品中大篇幅地描绘葛川江两岸的山水人情,构成一种文化氛围。他笔下的风俗、 风景是性格化的,无论是葛川江的暴烈,还是“甩火把”等风俗都带着一股豪气。表现对象决定了表现手法。李杭育的小说结构有点“不讲章法”。他追求“特异身材”的小说构架,似乎不注重裁剪,不讲精巧,结构显得松散。但这种结构在他看来恰恰“是某种自然舒张的结果,是情绪的放纵,是写作过程的任性,是在随意挥洒中向自由境界的情感渗透”。在“随意挥洒”中作者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