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与吸收-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51961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与吸收-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消化与吸收-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消化与吸收-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消化与吸收-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消化与吸收-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与吸收-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与吸收-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 化 与 吸 收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主要形式1.紧张性收缩:作用: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 液渗入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 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不致出现 胃下垂。2.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反射性 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 食物,防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3.蠕动: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受慢波电 位的控制。迷走神经、胃泌素、胃动素使其频率和强度增加;交 感神经、胰泌素、抑胃肽作用则相反。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胃运动的功能:容纳进食时摄入的大量食物;对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以适当的速率向十二指肠排出食糜(二)胃运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

2、迷走神经:Ach,增加慢波和AP频率,胃蠕动加强,为主;交感神经:NE,降低慢波和AP频率,胃蠕动减弱;内在神经丛:平滑肌紧张性加强,蠕动加快。2.体液调节胃泌素和胃动素:加快慢波和AP频率,蠕动加快;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抑胃肽:抑制胃运动。(三)胃的排空(gastric emptying)概念: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4-6h速度: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水 糖 蛋白质 脂肪10min 2h 23h 56h (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动力: 直接动力: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 动 力:胃的运动。 1.食物的组成和性状2.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壁内N丛的局部反射和

3、迷走-迷走反射;促胃液素。3.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肠-胃反射;肠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影响因素:胃内食物机械扩张蛋白质 分解产物迷走-迷走反射 壁内N丛局部反射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十二指 肠内压胃排空胃窦 G.C胃泌素十二 指肠 食糜高渗溶液盐酸、脂肪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十二指 肠内压胃排空暂停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胃内压 十二指 肠内压再次胃排空胃蠕动 紧张性 食糜在肠内吸收抑制因素解除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四)消化期间的胃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间歇性强力收缩+长静息期90120min,分4个时相1相:慢波电位,无收缩,4560min2相:不规律的峰电位,散发的蠕动,3

4、045min3相:成簇的峰电位,高振幅收缩,510min,与胃泌素有关,起“清道夫”作用4相:过渡期,5min(五)呕吐呕吐是一种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活动,可把胃 内有害物质排出。但剧烈呕吐会影响进食、造成水电 和酸碱平衡的紊乱。二、胃腺的分泌外分泌腺:贲门腺:胃与食道连接处,分泌黏液泌酸腺:胃底和胃体,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幽门腺:幽门部,分泌碱性黏液内分泌细胞:分泌胃泌素,生长抑素(一)收集胃液的方法1.胃管法2.人工胃瘘法3.小胃法 人工胃瘘假饲小胃法: 巴氏小胃 (有神经支配) 海氏小胃 (无神经支配)(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性 质:无色, pH 0.91.5,是体内pH最低的

5、液体。分泌量:1.52.5L/d。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和HCO3- 等无机物。1.盐酸来源:壁细胞主动转运。形式:游离酸: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总 酸:125165mmol/L分泌量: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在十二指肠促进促胰液素分泌,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抑制和杀死细菌。 作用: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 最大排酸量:2025mmol/h(组胺、促胃液素)。(最大排酸量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胃酸分泌机制: 逆浓

6、度差主动分泌质子泵分泌小管质子泵(H+- K+-ATP酶) 胃酸分泌的 最后通路, 选择性抑制 质子泵的药 物(如奥美 拉唑)可有 效的抑制胃 酸的分泌。 胃腔 毛细血管 奥美拉唑“餐后碱潮”2.胃蛋白酶原来源: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胃蛋白酶原 胃酸胃蛋白酶水解蛋白特点:始无活性;最适pH2.0,pH.0则失活;对蛋白消化并非必需(小肠的蛋白酶作用为主); 安静时:少量、恒定的速率分泌;刺激时:大量、迅速分泌。正反馈3.粘液和HCO3- 来源:润滑:防止食物 的机械损伤;中和胃酸:HCO3- + H+ H2CO3减免高H+和胃 蛋白酶对自身的侵 蚀。作用: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粘

7、滞性和形成 凝胶的特性。PH值为中性。粘 液: 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等 HCO3-: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成分: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形成胃粘液-HCO3-屏障,保护胃粘膜。4.内因子来源:壁细胞分泌 成分:糖蛋白(有2个亚单位) 亚单位A12复合物:防12被水解酶破坏亚单位B:结合特异受体 吸收12作用:保护并促进回肠末端维生素12的吸收。临床: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特点:分泌能力和刺激因素与胃酸相当。 1.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食物: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蛋白质等);药物(Ach、组胺、乙醇等);激素(胃泌素、糖皮质激素等)应激状态:ACTH、糖

8、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ACh组胺胃泌素胆碱能N元嗜铬样细胞G细胞磷脂酰肌醇系统 腺苷酸环化酶 磷脂酰肌醇系统Ca2+ cAMP Ca2+M3受体H2受体特异受体特 异受 体M受体泌 酸 质子泵壁 细 胞阿托品奥美拉唑甲氰咪呱生长抑素2.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由动物实验(假饲、巴氏小胃、海氏小胃)发现,进食5-10min后胃液开始分泌,按感受食物刺激的 部位,人为的划分为头期、胃期、肠期来分析。实际上这3个时期几乎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头期: . 分泌机制:条件与非条件反射迷走N为传出N,其末梢递质Ach引起胃腺分泌迷走

9、-胃泌素:迷走N的末梢递质GRP( 胃泌素释放肽)引起胃窦 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口腔机械、化学刺激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 (胃蛋白酶量)都很高。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 分泌特点:食物刺激 眼、耳、鼻 口、舌、咽、食管胃底、胃体机械刺激胃幽门部化学刺激胃 腺机械 小肠 刺激 化学胃 液胃 泌 素小肠 I细胞头 期胃期肠 期胃幽门部机械刺激中枢壁内N丛壁内N丛 幽门部 G细胞12指肠 G细胞、缩胆囊素迷走N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期 .分泌机制:扩张胃体和胃底迷走 -迷走长反射和壁内N丛 短反射胃腺分泌。扩张胃窦部壁内N丛 短反射G细胞释放胃泌 素;或迷走-迷走长反射 胃腺分泌。食物的化学成分

10、G细 胞释放胃泌素分泌量和酸度很高。消化力头期。.分泌特点:食物刺激 眼、耳、鼻 口、舌、咽、食管胃底、胃体机械刺激胃幽门部化学刺激胃 腺机械 小肠 刺激 化学胃 液胃 泌 素小肠 I细胞头 期胃期肠 期胃幽门部机械刺激中枢壁内N丛壁内N丛 幽门部 G细胞12指肠 G细胞、缩胆囊素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肠期 .分泌机制:与胃期相似:即 机械、化学刺激, 但以体液调节为主体液调节因素有 :胃泌素、缩胆囊素、肠泌酸素. 分泌特点:分泌量、酸度和 胃蛋白酶含量均较 低(与同时产生的 抑制性体液因素-胰 泌素等有关)。食物刺激 眼、耳、鼻 口、舌、咽、食管胃底、胃体机械刺激胃幽门部化学刺激胃 腺机械

11、小肠 刺激 化学胃 液胃 泌 素小肠 I细胞头 期胃期肠 期胃幽门部机械刺激中枢壁内N丛壁内N丛 幽门部 G细胞12指肠 G细胞、缩胆囊素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3.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盐酸:胃窦pH1.21.5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窦pH1.21.5刺激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和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12指肠pH2.5刺激S细胞分泌胰泌素抑制胃泌素分泌和抑制胃液分泌。12指肠pH2.5刺激?细胞分泌球抑胃素抑制胃泌素分泌和抑制胃液分泌。脂肪: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刺激小肠粘膜“肠抑胃素” 抑制胃液分泌。(神经降压素、抑胃肽等) 其他:恶劣的情绪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药物(阿托品、甲氰咪呱等)激素(胰泌素、抑胃肽、PG等)高渗溶液: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刺激小肠粘膜“肠抑胃素”抑制胃液分泌小结: 影响胃液分泌的因素 促 进 抑 制 食物 蛋白质 糖 盐酸 脂肪 高渗溶液 激素 胃泌素 糖皮质激素 胰泌素 胰高血糖素ACTH 胰岛素 生长抑素 抑胃肽 PG缩胆囊素 肠泌酸素 肠抑胃素 球抑胃素 药物 ACh 组胺 阿托品 甲氰咪呱咖啡因 乙醇 奥美拉唑(洛赛克)Ca2+ 毛果云香碱 神经 迷走N+ 壁内N丛反射 交感N+ 肠-胃反射迷走-迷走反射 情绪 应激状态 恶劣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