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51910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p(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长、发 育、繁殖后代“春种一粒粟,秋收 万颗籽”表现的是什 么生命现象?成熟 植株种子(萌发)(种子在果实内)(传粉、受精)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是指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幼苗果实植物的生活史二、种子的形态种子的形态各不相同.那么,一粒 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萌发成幼苗, 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呢?(可能与种子内部的结构有关)猜一猜:三、种子的结构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1.黄豆种子的结构胚芽 胚轴胚根子叶种脐种皮胚1.观察黄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在种子弯曲的部位用刀片划开一个小口

2、,剥离种皮,再轻轻掰开即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它是种子着生在豆荚处的痕迹,在种脐附近有一个小孔,这是种孔.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种脐种皮种孔黄豆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首先是胚根 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幼 苗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 根和茎的部位子叶或胚乳提供 完营养物质后, 逐渐萎缩子叶提供营养物质胚芽茎和叶胚根根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2、玉米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

3、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1.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胚轴连接茎和根3.胚根发育成根 4.子叶(只有一片).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 种皮胚胚乳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1片)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将来发育成根储存营养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将来发育成根转运营养储存营养物质小结: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玉米种子菜豆种子不同点 相同点两类种子的比较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贮存 营

4、养物质,无胚乳子叶一片,有胚乳, 胚乳贮存营养物 质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2、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A.高梁、大豆、花生 B.水稻、蚕豆、黄瓜C.水稻、小麦、玉米 D.小麦、蚕豆、高梁3、小麦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在:(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胚根CB1、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的_。胚乳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A、都具有胚乳 B、都具有种皮和胚乳C、都具有子叶和胚乳 D、都有种皮和胚考考你? 思 考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看 看种子各部分将来的发育情况,把它们用 直线连接起来。胚芽 根子叶 茎、叶胚轴 消失胚根 连接根和茎

5、的部位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2课时)猜一猜:这些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什么?五、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自身有问题,或是种子存在的环境有问题)1.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有发育成 熟、结构完整、具有生活力的胚,并且胚不 处于休眠状态.想一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会是什么呢?说一说:种子萌发成幼苗时,各部分结构的形 态是怎样变化的?你能说出变化的原因吗?可见,种子萌发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 满足胚生活的需要.活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2.作出假设:有机物和无机物 3.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1)(2)(3)(4)(5)4.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并得

6、出结论实验证明,任何植物种子都含有无机 物(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淀粉、 蛋白质、脂肪),而且都是有机物比 无机物多注意: 1.不要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不 要用嘴去吹! 2.试管没有充分冷却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摸! 3.实验时注意物放有序,保持室内整洁!做一做:用你桌子上的材料,实施实验计划讨论:1.烘烤试管内的干种子时,为什么试管口要 稍稍倾斜向下?2.怎样判断种子中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3.遇碘变蓝是面粉中哪种成分的特性?4.面团中有柔韧性的物质主要是什么成分?5.为什么要将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烘烤一会 儿? 填一填:将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和可能的结论填入下表操作现象结论 试管壁上有

7、水雾种子成分里有水 分剩下不能燃烧的灰无机盐是种子的 成分糨糊变成蓝色面粉里有淀粉纱布里留下柔韧的“面 筋”面粉里可能有蛋 白质种胚在白纸上留下油迹种子里有脂肪课堂小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应是,种子要有 发育成熟、结构完整、有生活力的胚,还 要有足够胚发利用的营养储备,种子内部 储存的营养成分有:水分、无机盐、淀粉 、蛋白质和脂肪等.因此,农业生产中,播种 前,通常要选种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待测的种子总数*100%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3课时)你知道吗? 1.农民为什么害怕收获时节下雨?2.农民在播种前通常要做哪些准备?可见,种子的萌发与外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你能说

8、出生活中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吗?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提示:1.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哪些适宜的环境条件.2.根据你的亲身体验和从农作物播种 中受到的启发,对问题作出假设.3.可能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种子的萌 发,应采取单因子实验法,要设置对照.说一说:把你的实验方案跟大家分享一下看一看:能不能从别人的设计中获得启发空气空气空气空气水水水20-254-8 1234议一议:问题会越辩越明1.该实验有没有对照组?如果有是哪一组? 为什么?2.实验中设置了几组对照?分别是哪几组?3.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实验装置中只放一粒种子对实验结 果有什么影响?结论: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

9、的水分、适宜的 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 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阅读材料种子萌发时,胚需要大量的有机物,一方面用其作“燃 料”,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动力;一方面为新细胞的组建 提供“建筑材料”.但胚能直接利用的是能溶于水的 有机物.因此,种子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不 溶于水的有机物必须转变为能溶于水的有机物,胚才 能吸收和利用.种子中的这种物质转变必须要在酶的 参与下才能完成.酶是活细胞中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能参与细胞 中一切物质变化,而自己却不会损伤.酶的这种催化作 用的发挥就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 气等外界条件.种子萌发 的条件课堂小结: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成

10、熟的、结构完整的胚有生活力的胚有充足的营养物质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思考题: 小红和小明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将6粒具有萌发能 力的玉米种子,按下图分别放入A、B两个烧杯中.将A烧杯放在 25的通风地方,B烧杯放在冰箱中.试分析两个烧杯中种子萌 发的情况.ab cAde fB(1)A烧杯中能萌发的种子是_,不能萌 发的种子是_.原 因是_. (2)A烧杯中可以有几组对照实验_,分别为_. (3)B烧杯中的三粒种子会不会萌发?_,原因是 _.ba ca缺少水分,c缺少空气2组a与b、b与c 不会温度不适宜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自身条件萌发过程作个练习复习子叶有两片,肥厚 贮存营养物质.

11、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 端.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 根的部分.玉米种子外 面也有厚皮。但这一 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 成的,外面一层是果 皮,里面一层是种皮 。因玉米种子成熟后 ,果皮和种皮紧贴在 一起,不易分开,故 看上去只一层。所以 ,玉米的籽粒实际上 是果实,只是习惯上 称之为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小实验观察:一部分变成蓝紫 色, 这部分的结构叫 胚乳,胚乳中贮存大 量的养料,其中淀粉 遇碘变蓝紫色。另一 部分变成了黄色,这 部分叫胚,它分四部 分。提出问题:哪种环境下种子才能萌发?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变量:水分 温度 空气对照组:符合假设条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一个变量不同设

12、计探究过程 实施计划:定期观察(每天) 认真记录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冰箱水分空气温度对照组实验组对照实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经过休眠的完整的活种子。说一说:、买了一代种子,全用上吗?、为了避免浪费,用、粒种子就行吗?、测发芽率挑个大的种子吗?、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测定的总数*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 、转运营养 、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胚芽茎和叶胚根根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1.胚芽发育成茎 和叶2.胚轴连接茎和 根3.胚根发育成根4.子叶(只有一片).请你判断是与非:、玉米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 、大米播种在土壤中会长成水稻。、种子的休眠期长短不一样。、仓库中的小麦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错) (对了) (错) (对了)(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