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1820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11.24校本教研讲座笔记整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本研修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 校本教研 ,促进课程改革四川省资中县水南高级职业中学 李秀娟2006年12月2日一、校本教研概述n(一)基本涵义n 1、校本教研的定义n 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以校 为本的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 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 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2、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n(1)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n 按教学进程,自我反思分教学前、 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n第一阶段:教学前反思。n第二阶段:教学中反思。n第三阶段:教学后反思。n(2)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是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

2、志。基本形式包括交谈、协作、帮助等 。n(3)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重 要保障,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支撑。n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 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 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 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3、校本教研的特点:n(1)实践性特点。n(2)整合性特点。n(3)自主性特点。n(4)差异性特点。n(5)全员性特点。(二)校本教研的意义n1、推动课程改革的需要。n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n 有研究表明,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有五: 职前培训 职后培训 个人实践与反思同伴 交流互助专业引领。其中后三个要素起重要作 用。n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n4、有

3、效发挥教研工作职能的需要。(三)校本教研的主要原则n 1、主体性原则。n 2、实效性原则。n 3、多样性原则。n 4、开放性原则。n 5、发展性原则。二、开拓创新,促进校本教研 的全面实施 n(一)校本教研主要形式n 1、自修反思式n (1)基本要领n根据岗位需要,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n根据自身需要,学会自主开发学习资源。n要学会反思。 n要重视他评与交流。n(2)利弊透视n 2、课例研讨式n(1)同课多轮n(2)同课异构n“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采取的一般方式 是:分年级或同年级教师商定出相同的 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 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和教学,各自阐 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

4、课后集体 进行分析研讨。 3、“重要教育片段”研讨式。 n“重要教育片段”并非是随意摘取一段,而是要 选择重要的、有价值的片段,大致可以从以下 四方面思考:n 第一从学生角度:对学生成长起重要作用的。n 第二从教师角度:对教师讲是较难处理,存在 问题或困惑的。n 第三从课堂教学角度:是处于教学中的重要位 置的。n第四从片段价值角度:具有研究价值的。n (1)基本要领:n 在听课(上课)中捕捉“重要教育片段”n 在评课中讨论“重要教育片段”n 在实践中关注“重要教育片段”n(2)利弊透视n 优势:n 能激发教师的思维火花n 能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n 能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n 能深化教师的反思能力n

5、不足:4、沙龙研讨方式n 沙龙研讨方式,是借用“沙龙”这一松散 、自由的组合格局,指由教师之间围绕 某一问题而汇聚在一起自由讨论,以解 决其难点和疑点,形成共识,它是一种 参与式的校本教研方式。 (1)基本要领n参与者在一般情况下是自由组合。双方是平 等的伙伴关系,且各方有可供借鉴之处,切忌 “拉郎配”。n 每次研讨必须确定主持人。可以轮流“坐庄” 。主持人要对研讨内容、形式以及发言内容提 出明确要求。目的是保证研讨的顺利进行。n 每次研讨要有明确的主题以及围绕主题必须 准备好材料。这些都要事先通知参与者作好充 分准备,这是研讨最重要的环节。n 做好会前准备。如确定时间、地点、桌椅摆 放、录音

6、、录像、记录等。n(2)利弊透视n 5、科研课题导向式n 6、专题讲座式n 7、师徒结对式n 8、校际联片互动合作式n 9、网络交流式再如:n专家与教师合作论坛n训研一体化n优秀教师教学展示活动n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n“三课”一条龙n话题探讨n每月校长论坛nn组织型即由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 机构负责,把教研重心下移,变原来 由组织机构确定研究专题为由学校、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 讨专题,教学研讨重点立足于常态教 学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 教学研讨活动。实践中,我们可以开 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设立“新课程研讨日”(每周一次),各小学以中心小学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

7、活动。 n郑青云老师:一开始,听到每周五要教研,心里有 一万个不乐意。慢慢地,我们接受了,参与了,投 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我冷静思考,原因 大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以身作则,亲自参 与,感动了我们;二是研讨日活动为我们一线老师 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创设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三 是新课程研讨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 效的做法吸引了我们;四是研讨日上我们能感受来 自专家、领导、同行们的指导、鼓励。这些使我们 从“被动接受”变为“ 主动参与”,也更坚定了我们 课改的信心和决心。n王丽芬老师:周五教研活动,面对教学中出现 的种种困难,面对新课程资料少的难题,有了 商量和解决的场所!当我

8、们带着一周上课下来 的感受走到一起的时候,令我们兴奋的是:我 的问题,可能在研讨当中得到解决,我的思考 可以在研讨当中得到证实,我的收获可以在研 讨中让同事共享。通过各种研讨,使我对新课 程、新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加丰富了 自己的教学实践。方式创新赋予校本教研活力 n松散型即不受时间、地点、专题等条件 限制,倡导教师自发进行教学、交流与 研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写教后记、教 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叙事、经 验总结等。 n一位教研组长说:有一次听完洪老师上的一节课后 ,大家一回到办公室,就按耐不住了:“你是怎么 搞的,无精打采,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你自己 情感没投入,怎么能够激发学生

9、的情感?”“ 你的 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又杂乱,教案必需重新设计。”“ 你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远远不够,不要忘了心中 要有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全都是真 心话、实在话。 炉山小学潘彬彬老师深有体会地 说:“松散型”教研方式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松”出 欢声,“散”出笑语;“松”出兴趣,“散”出热情;“ 松”出智慧,“散”出个性。在这种自由、民主的教 研中,有时因一道习题设计,有时因理解教材有争 议而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心中的一个困惑,因为同 事的一句话而茅塞顿开,有时也累得够呛,但因为 有了兴趣,也就累得不亦乐乎,累得心甘情愿n一位校长感慨地说:随着校本教研制度 的建立,我校的教师休息室也逐渐变

10、样 了。随时都可见许多教师聚在休息室谈 课改、谈学生、谈教材、谈反思;刚开 始时主要是课改实验年段教师,慢慢地 学校领导、非实验年段教师也参与了; 有时也有学生参与,不过不再是教师对 他们的批评、惩罚,而是谈心、交流, 再也没有教师把休息室当成聊天室,难 怪有许多教师说休息室怎么变成了“教研 室”了? (二)完善集体备课模式同伴合 作,资源共享。n首先,改变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和评价的 方法。n第二,在校本教研氛围中探究“主题单 元合作式备课”模式。n“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模式的基本流程:活页式教学设计格式(试行)课题(内容):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其它弹性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

11、: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反思与 重建课后反思:(三)规范各种制度,确保校本教研顺 利实施 n1、组织建设拟定校本教研纲领,构建校 本教研网络 n 提出校本教研的行动纲领的总目标可以是:教师 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 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以 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 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 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个 结合(学习与交流、教研与科研、学习与考核、理论 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n 为落实校本教研行动纲领,学校要成立校本教研 行动指导组。2、制度建设规范校本教研制度,

12、 确保校本教研实施n(1)建立业务学习制度n(2)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规范校本教 研活动地开展n 建立学校领导目标管理、分工合作制。n 建全教导处校本教研制度。n 建立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n 建立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制度。n 建立专业引领制度,探索新型的教学指导模 式。附:校本教研案例之一n例:n 校本教研制度案例介绍。n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n(一)指导思想n(二)基本目标n(三)制度职责:n 建立起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 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一级(校长室、教导处)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n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 一责任人。n2、学校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导处 、教科

13、处等机构的教学研究力量,为以校为本 教研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n3、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要加 强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重视个人的教学 反思,使自己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 的重要力量。n4、学校建立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交 流研讨、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题讲 座、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 、说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名师与 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研 讨等为基本形式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优秀成 果、案例交流(包括教育故事)等评选 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造条件。n5、学校应立足实际,组织教师开展 多种

14、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打破时 空限制,采取及时与定时结合,鼓 励教师之间及时交流研讨,团结协 作,互相帮助,倡导合作研究、个 人反思及叙述研究和撰写教育故事 。n6、要加强与名校、示范校及区教研 部门专业研究人员联系;争取他们 的专业指导与支持。n7、学校要建立适合以校为本教研制 度的教师评价机制。二级教研组(长)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n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 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 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 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 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 划,并严格执行。n 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教学研究活 动,根据教学实际

15、,围绕学校教学科研 课题,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 课改,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 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 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 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n3、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n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n共同研究: n(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n(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n(3)作业或练习;n(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n(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 高。n5、每学期组内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观 摩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通 过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提 升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

16、学 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n6、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 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 教师和青年教师。n 7、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 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 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 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 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 文明和谐的教研组。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n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 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 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n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 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 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n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n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 :“六个一”即:每年读一本教育教 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 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 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或德 育渗透教案,撰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