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5.2 伶官传序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51713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5.2 伶官传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语文:5.2 伶官传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语文:5.2 伶官传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语文:5.2 伶官传序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语文:5.2 伶官传序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5.2 伶官传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5.2 伶官传序(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伶官传序 欧阳修知识与 能力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过程与 方法了解作者及其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 度价 值 观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 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赏析 这首怀古小令通过对古代英雄成败历史的咏叹,抒发 了作者对战争使生民涂炭的愤慨,是元曲中极具人民性的杰 作。 曲文前三句,作者从我国历史长河中选取了三则典型事例。 一是楚汉相争,项羽的宠妃虞姬自刎于乌江之畔。明写虞姬 之死,实写项羽的失败。项羽

2、是英雄末路的典型。二是三国 赤壁之战,周瑜战绩辉煌。周瑜是英雄得志的典型。三是班 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是东汉的名将,他虽然一生战功 赫赫,但他在西域长达三十一年之久,晚境凄凉,欲归而不 可得。班超是英雄落寞的典型。通过这些事例,作者意在表 明: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得意也罢,失意也罢,都改变不 了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命运。 曲文后三句直承上文,直抒胸臆。“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概 括总结,因为三个事例都发生在秦汉。秦汉是如此,那么秦 汉以后又如何呢?作者所处的元代又怎样呢? 自然都足以令 人“伤心”,也都是“生民涂炭”啊!作为读书人的作者却无能 为力,只有一声长叹: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从而

3、表现 了作者鲜明的同情人民的政治态度。元贝驾考 http:/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目四 元贝驾考2016 http:/ 元贝模拟考试题金手指考试 http:/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金手指驾校 http:/ 金手指科目一模拟考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 最新题库解答 三、一词多义 五、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以上为_句式。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以上为_句式。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以上为_句式。 【自我校对】 一、雠 仇 仇恨 二、(1)人为之事,人力 (2)推其根本。用作动词 (3)绳索 (4)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三、(1)归顺/与“所”结

4、合,意为“回到哪里去”/返回,回去/归还 (2)容易/改变/轻视/交换 (3)禀告/告诉,告知/向天地或祖先祭告大事/告发,揭发 (4)给/和/结交 四、(1)名词作状语,向前 (2)名词作状语,向东 (3)名词用作动词,推究 (4)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兴 (5)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五、(1)判断 (2)被动 (3)省 一、作家档案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 政治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 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 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 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

5、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 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 身份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帜 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书斥责谏责谏 官高若纳趋纳趋 炎附 势势,不敢主持正义义,因而遭到贬谪贬谪 。晚年思想渐趋渐趋 保守 ,反对对王安石变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坛的 领领袖,对对北宋诗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贡献。他的创创作,在诗诗 词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 婉,平易自然,各类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处。例如他的记记事 文往往运用

6、精练练的形象化的语语言,生动动地表现现人物的活动动或 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议论 融为为一体;他的 史论论文常常充满满激情,选择选择 不同时时代的类类似史实实作适当比较较 ,经过经过 反复论证论证 ,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现实 的经验经验 教 训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二、背景回放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 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乱国,战乱频起,后唐庄 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 (pi y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

7、乱 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 )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 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 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发出感想,借 事论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 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灭,为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一、重点突破 1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 到了怎样的结论? 【参考思路】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 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

8、原因,点出 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 2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述事理的? 【参考思路】 全文通过过把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 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 举,第二段“盛、衰”“得、失”并举,第三段“盛、衰”“得、失 ”“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 此外,又如“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 3文章写到第三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 是作者又作进一步议论,为什么? 【参考思路】

9、 第四段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 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 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 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 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 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 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 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 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4本文又是一篇史论论,与六国论论相比,在写作上有 何异同? 【参考思路】 相同点:写作背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土地和财富的高 度集

10、中,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 人民的榨 取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 得不力求振作,为收复失地和统一全国而斗争 。 论证方 法两文都运用了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写作目的 以论带史,以史证论,借古讽今。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形式相同,都采用了“总分总 ”的结构。论点提出 开门见山,观点鲜明。 不同点:论 据 选 取六国论选取的是战国时期韩、魏、楚等六国贿赂秦 国最终导致灭亡的事实。 伶官传序选取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夺取天下又失去 的事实。 写 作 意 图六国论的目的是通过六国灭亡的事实,讽谏北宋王 朝不要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 不赂而盛之道。 伶官传序的目的是讽

11、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 杜渐,励精图治。 语 言 风 格六国论语言生动形象,气势充沛,多种修辞手法的 运用,不仅使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随转灵活, 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 伶官传序语言委婉酣畅,平易自然,始于惋惜,尽 显委婉韵致,而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长 句与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酣 畅淋漓。 二、疑难辨析 1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参考思路】 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 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 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

12、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 紧密,重点落在对庄宗盛衰的史实的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 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 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论证 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思路】 (1)例证证法。本文属于史论论。写史论论一般都要 使用例证证法,以论带论带 史,以史证论证论 。运用这这种方法,关键键在 于准确地选择选择 典型事例。文章通过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生 动的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 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

13、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 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 (2)对对比论证论证 法。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 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 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 ,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 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 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 、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 谨。 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 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

14、后失天下的历史教 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 治。 一唱三叹 酣畅淋漓 伶官传序的语言特色赏析 本文语言质朴生动、纯真自然,句式骈散错杂、灵活多变, 既有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一唱三叹 、委婉含蓄,显示出独特的美感。主要特色有: 1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就提出论论点,既而落到立论论的根据上,再转转入“晋王 三矢”的叙事,语势语势 猛然一升,发发出对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赞叹 , 而后语势语势 陡然一降,发发出对对庄宗之“衰”的悲叹叹,继继而步步紧紧 逼,设设疑问问、引古语语而得出“自然之理

15、”,然后再次评论评论 庄宗 的盛衰,语势语势 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中引出发发人深省的教训训 ,将全文的语势稳稳语势稳稳 地落在结结尾的反问问上。全文至此,戛然 而止,给给人一气呵成、酣畅畅淋漓之感。 2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词词,也不堆砌词词藻,用平实实的语语言生 动动地叙说说事例,深入地说说明道理,语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晓畅 。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议论简 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对称语语 句,如“满满招损损,谦谦得益”“忧劳忧劳 可以兴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祸患常积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齐,言简简意丰 ,发发人深省。 3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为一篇总结历总结历 史教训训,为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鉴的 史论论,毫无生硬的说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转动 人。即使是 在慨叹叹庄宗败败亡时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责难 之词词,可谓谓 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呜呼”起笔,到“岂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 叹叹再叹叹,以叹叹始终终,于反复叹叹咏之中显现显现 委婉的韵致。清代 文学家沈德潜认为认为 伶官传传序“抑扬顿扬顿 挫,得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