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1223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概论之第五章 药剂学概论(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学概论之第六章 药 剂 学 (概 论)昨天已经过去昨天已经过去 昨天已经过去昨天已经过去 今天刚刚开始 明天你将来到这里注射剂车间十万级净化走廊渗透泵控制释放片剂的释药模式图片心=药物+渗透活性物质水水水药物溶液释药孔(Orifice)半透性衣膜CA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一、剂型与制剂的概念 一般来说,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结晶 是不能直接供病人使用的,必须制成适合于病人应用的给药形式,如栓剂、片剂 、胶囊剂、注射剂、软膏剂等, 这些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 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如红霉素可制成红霉素片剂供口

2、服给药,也可制成红霉素粉针剂用于静脉注射给 药;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如片剂中有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叶酸 四氢叶酸 脱水亚叶酸 亚叶酸铵盐转化 亚叶酸钙 亚叶酸钙粗品 8283% 精制 还原 5657% KBH4HCOOH环合 8990%CH3NH3水解 CaCL2亚叶酸钙原料药的合成生产工艺路线成品原料药(10kg/桶)称量室内景百级净化灌装生产线附加剂、 药物溶解过滤灌装包装v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先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 物,并加适量抗氧剂; v易挥发性药物在最后加入,以免在制备过程中损失; v难溶性药物加入适当的助溶剂、增溶剂等。F应注意的问题:质检

3、注射剂的制备生产工艺路线 因此,在各种剂型中的有许多不 同的具体品种,我们将其称为药物制 剂,亦即: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 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 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Preperations), 它们就是药剂学所 研究的对象,如上述的红霉素片、扑 热息痛片、红霉素粉针剂等。二、药剂学的概念 药剂学(Pharmaceuticals)是研究药物制 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这一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可以分成如下三 个层次加以具体的阐述:第一,药剂学所 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第二,药剂学的 研究内容是关于药物制剂的基本

4、理论、处 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第三,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在明确了剂型和制剂的确切含义的基础 上, 药剂学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 任何一个药物制剂的生产制造都必然涉及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 艺和合理应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即: 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合理应用 我们可以设想,当要研制一种药物的注 射剂时,我们要首先研究或改善这种药物 的水溶性、要考察它在水中是否稳定等等 ,这些都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内容。 下一步我们就要进行有关的处方设计 工作。例如,注射剂中应该加入多少毫升 水、加入哪种有助于药物稳定性的抗氧化 剂、pH值应调节到什么范围等等。然后,我们就

5、要开展有关制备工艺的 研究: 如何将药物粉碎、如何进行配制与 过滤、怎样进行灭菌及其灌装等等。最后,该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问题必须 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由我们明确地写在 说明书中,如: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 次若干毫升、每日几次等等。v因此,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理所当然 地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 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四个方面 的问题。 v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药剂学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 科,从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 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物理化学到 以及化工原理以及机械设备等等,因 此说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这里不再赘述。第二节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一、药物剂

6、型的重要性在第一节中已经介绍了药物剂 型的概念,即:为适应治疗或预防 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 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首先,我们来看看药物剂 型与给药途径的密切关系,它对临 床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的影响。(一)给药途径与药物剂型的关系纵观人体,我们可以找到十余个给药途径 ,它们是:口腔、舌下、颊部、胃肠道、直肠 、子宫、阴道、尿道、耳道、鼻腔、咽喉、支 气管、肺部、皮内、皮下、肌肉、静脉、动脉 、皮肤、眼等。药物剂型必须根据这些给药途径的特点来 制备,例如,眼粘膜给药途径以液体、半固体 剂型最为方便,注射给药途径须以液体剂型使 用才能实现。有些剂型可多种途径给药,如

7、溶 液剂可口服、皮肤、鼻腔、直肠等多种途径给 药。总之,药物剂型必须与给药途径相适应。(二)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良好的药物剂型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药效,这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看出: 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例如,硫酸镁口服剂型用作泻下药, 但5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抑制大脑中枢 神经,有镇静、镇痉作用;又如依沙吖啶(Ethacridine,即利凡诺) 1注射液用于中期引产,但0.1一0.2 溶液局部涂敷有杀菌作用。 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例如,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等,发挥药效 很快,常用于急救;丸剂、缓控释制剂、植入 剂等属长效制剂。医生可按疾病治疗的需要可 选用不同作用速度的剂型。改变剂型可降低(

8、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氨茶碱治疗哮喘病效果很好,但有引起心 跳加快的毒副作用,若改成栓剂则可消除这种 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制剂能保持血药浓度平 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 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一种静脉注射的新剂型)是具有微粒 结构的制剂,在体内能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 吞噬,使药物在肝、脾等器官浓集性分布,即发挥出 药物剂型的肝、脾靶向作用。剂型可影响疗效 固体剂型如片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工艺不同 会对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药物晶型、药物粒子大小 的不同,也可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 治疗效果。 为了能将各类剂型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有利于研 究、学习和应用

9、方便,通常将剂型按物质形态、分散 体系或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二、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质形态分类 1.液体剂型 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 媒中而制成。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 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 2.固体剂型 通常将药物和一定的辅料经过粉碎、 过筛、混合、成型而制成,一般需要特殊 的设备。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 。3半固体剂型将药物和一定的基质经熔化或研 匀混合制成。如:软膏剂、糊剂、凝 胶剂等。4气体剂型 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常压下沸点 低于大气压的医用抛射剂(propellants )压入特殊的给药装置制成,称为气 雾剂。(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真溶液型 药物以分子

10、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一定的 分散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如:芳 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 和注射剂等。2胶体溶液型 以高分子分散在一定的分散介质中形 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 如:胶浆剂、火棉胶剂和涂膜剂等。3乳剂型 油类药物或药物的油溶液以微小液滴状态分 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 服乳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部分软膏剂、部分 搽剂等。 4混悬型 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 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 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滴或微粒状态分散在气 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6微粒分散型 药物以不同大小的微粒呈液

11、体或 固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剂、微囊剂 、纳米球等。7固体分散型 药物以聚集体(粉末或颗粒)状 态存在于固体介质中。如:散剂、颗 粒剂、丸剂、片剂等。(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药物剂型按照给药途径分类,通 常可分成两大类,即经胃肠道给药剂 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药物制剂经口服给药,经胃肠道 吸收发挥作。如:口服溶液剂、乳剂 、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片剂等。消消 化化 系系 统统 概概 观观药物口腔喉部食道贲门胃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肛门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指除口服给药以外的其他途径的给药 剂型。(1)注射给药 使用注射器直接将

12、药 物溶液、混悬液或乳剂等注射到不同部位 的给药。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 注射、皮内注射、脊椎腔内注射等。(2)呼吸道给药 利用抛射剂或压缩 气体使药物雾化吸入或直接利用吸入空气 将药物粉末雾化吸入肺部的给药。如:气 雾剂、喷雾剂等。 (3)皮肤给药 给药后在局部起作用或 经皮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外用溶液、 洗剂、搽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4)粘膜给药 在眼部、鼻腔、舌下等部 位的给药,药物在局部作用或经粘膜吸收 发挥全身作用。如:滴眼剂、滴鼻剂、眼 用软膏、含漱剂、舌下片剂等。(5)腔道给药 用于直肠、阴道、尿道、 鼻腔、耳道等部位的给药,腔道给药可起 局部作用或经吸收发挥全身作

13、用。第三节 药剂学的发展与任务一、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1. 起始阶段1843年Brockedon制备了模印片, 1847年Murdock 发明了硬胶囊剂,1876年Remington等发明了压片机 ,制得了片剂,1886年Limousin发明了安瓶,制得了 注射剂。 2. 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开始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进行研究,到60年代至80 年代,人们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 识,形成了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等分支学科。 3. 缓(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阶段 使药物按一定规律缓慢或恒速地释放、在体内较长 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缓控释制剂,在临床上达到

14、 了提高药效、延长作用时间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发 展较快 。 靶向给药制剂也取得重要成果,静脉乳剂、微球制 剂、纳米粒制剂,脂质体制剂等都有很大发展,其中 阿霉素脂质体等已在美国上市。 同时,具有给药方便、吸收快、无首过效应、生物 利用度高等特点的粘膜给药制剂等(包括鼻粘膜、眼 粘膜、口腔粘膜、阴道粘膜、子宫粘膜等)也已引起 高度重视,得到迅速发展。 一、国外药剂学的发展(续)二、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1. 起始阶段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汤剂、丸剂、 散剂、膏剂及等剂型的记载;在我国汉代 张仲景的伤寒论(公元142219年)中 和金匮要略中又增加了栓剂、洗剂、 软膏剂、糖浆剂等剂型;在李时珍编著的 本草

15、纲目中,收载了约2000种药物和 30余种剂型。二、国内药剂学的发展(续)2. 发展阶段 在药用辅料方面,开发出微晶纤维素、 可压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 纤维素等,使国内的制剂质量显著提高。 在缓控释制剂方面,已有一些新产品获 得新药证书,透皮吸收给药系统也有一些产 品被批准生产; 在靶向、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也取得很大 进展,例如脂质体、微球、纳米粒等。三、药剂学的任务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第四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物理药剂学二、工业药剂学三、生物药剂学 四、药物动力学五、临床药学六、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一、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y)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 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 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二、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y)是研究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 、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 。第四节第四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续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续1 1)三、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 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