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0699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SOP(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SOP一、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原则: 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 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作用60分钟再按 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2 应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的规定。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应按要求防护着装。 6 设备

2、、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 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二、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 七个环节:回收- 分类- 清洗- 检查与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一)、 回收: 1、器械、物品使用后,科室及时用常水冲洗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 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按照规定的路线、使用专用封闭式回收车(或箱)回收 至科内。 3、回科后,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避免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 感染。 4、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车(或箱),干燥存放。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室)

3、再转运处 (二)、 分类: 1、 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的物品数量。 2、 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到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 清洗: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不同类型的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 机械清洗)。 2、耐热、耐湿的器械、物品宜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3、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方法或手工精洗。 4、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 清洗(手工或机械+酶) 漂洗1(自来水) 漂洗2(去离子水 或蒸馏水) 消毒 润滑(水溶性油) 干燥(烘干或擦干)(1)预

4、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 (2)酶洗(2-5 min):酶可快速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 2040,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3)漂洗:先用自来水,再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4)消毒:首选机械热力消毒或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5)润滑(30-60s):使用水溶性润滑油,不能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油。 (6)干燥:依据材质选择适宜温度。金属类烘干(70-90),塑料类(65-75),穿刺 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采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不宜采用放置在空气中自 然凉干。(四)、检查与

5、包装: 1、 清洗质量的检查:目测或放大镜检查,有无残留物质、血渍、水垢、锈斑,不合格应重 洗。 2、 器械功能的检查: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度 等3、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 维修或报废。 4、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5、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6、 包装 (1 )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2 )包装前应依据器械装配的技术规程或图示,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的器 械应进行组装。 (3) 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框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

6、4)盘、盆、碗等器皿,宜单独包装。 (5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 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 应采取保护措施。7、 包装要求: (1)重量:器械包7kg、敷料包重量5kg; (2)体积:30cm*30cm*50cm (3)松紧适宜 (4)金属器械、盆、碗间用吸水布(纸)相隔8 包装方法 :(1 )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 光检查无破损。 (2 )硬质容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3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

7、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 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密闭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 包装的器械。9 封包要求 (1)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 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 (2)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 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3)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 (4)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 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 锁装

8、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 (5)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 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五)、灭菌: 依据材质不同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1、耐高温、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1)液体、油脂、粉剂、膏剂忌用压力蒸汽灭菌。 (2)所有拟灭菌物品需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3)按要求进行灭菌器效能检测,包括: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B-D试验 2、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干热灭菌。 (1)油剂、粉剂的厚度0.635cm 凡士林纱布的厚度1.3cm (2)物品的体积10cm*10cm*20cm

9、3、不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低温灭菌。4、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 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步骤。 (1) 灭菌前按以下要求进行准备: a)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 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 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 b)进行灭菌器的预热。 c)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5、装载要求: (1)装载时使用专用灭菌篮筐,不能堆放,包与包间隔至少2cm。 (2

10、)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敷料包放上层、金属包放下层。易产生水 滴物品尽量放下层。 (3)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 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 空气排出。(4)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 (5)装载量:下排气、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大装载量分别不得超过柜 室容积的80%、90%和95%;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小装载量分别不得小 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6、灭菌操作: (1)、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

11、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 (2)灭菌过程的监测应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相关规定。 7、卸载要求 (1)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取出后放置于原离空调或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 (2)检查灭菌物品包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及时关闭启闭式容器筛孔。 (3)检查化学指示胶带的色泽,未达到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 (4)灭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污染。六、 储存: 1、无菌物品的储存条件: (1)清洁、干燥、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60%。 (2)物品必须存放在洁净的柜内或架上,离地面2025cm、离墙面510cm、距天花板 50cm 2、 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1) 棉布或硬质容器的有效期1014天(其它环境7天)。 (2) 医用皱纹纸的有效期3个月。 (3) 纸塑包装的有效期6个月。 3、已灭菌与未灭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七、 发放: 1、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 发出的、过期的无菌物品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3、 发送至临床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车或容器,采取密闭运送。运送工具保持清洁,洁污分 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