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0392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50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 50 年来的说文解字研究【内容提要】 建国 50 年来的 说文解字 研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曲折进展,历经继承发展、衰微停滞、 恢复繁荣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领域日益深广。在总论、六书、词义、声韵、部首、历史文化、古文字、注疏、方法论、作者许慎、普及推广等十一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今后应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加强选题的计划性,改善研究方法,进一步做好普及工作。【关键 词】继承 /衰微 / 繁荣 /50年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 )无疑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众多学者从说文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或对说文进行过这样或那样

2、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说文研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曲折进展,开掘更为深广。本文试图对 50 年来的说文研究作一阶段性的回顾,期望能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限于资料,本文不包括港台学者及国外学者的研究。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亦难免有所疏漏,敬请指正。建国 50 年来的说文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继承发展阶段、衰微停滞阶段、恢复繁荣阶段。一、继承发展阶段(1949-1965) 说文研究在清末至解放前出现了以章太炎、黄侃、杨树达等为代表的发展高峰。但后来由于时局动荡等原因,说文研究一度趋于低潮。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提供了安定的政治局面,也带来了全新的学术氛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在继承前代说文研究基础上的发展

3、阶段,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 说文总体研究从总体上研究说文,正确评价其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的地位。这方面论著主要有周祖谟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 、陆宗达介绍许慎的说文解字 、殷孟伦说文解字释名两书简析等,目前仍然是权威性的文献。1955年、 1957年商务印书馆两次重印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1958年新知识出版社影印钱玄同说文部首今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大徐本说文 ,并于每篆之首增加楷体,此书后经多次印刷达数十万册,极大地推动了说文的学习和研究。2. 说文六书研究许慎在说解文字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六书,因而说文六书一直是研究者的重要课题。这方面

4、最重要的成果是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 ,他详考甲骨金文,博采众说,先事校雠,次为疏证,依据六书分析许书文字,各归其类。其他如郭子直六书初探 、杜定友象形字 、殷孟伦说文解字形声条例述补、刘赜说文形声释例 、郑权中关于许慎假借义例的解释和批评等,则从不同的角度对六书进行了研究。3. 说文声韵研究说文一书保存了大量古音资料,对于汉语语音史研究,特别是上古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刘赜仿黄侃之法,将说文 九千余字分隶于他所定的古本韵二十八部及古本声十九类的表格之中,并依篆具载许慎的说解,写成说文古音谱。其他如方孝岳论谐声音系的研究和“ 之” 部韵读,作者就金文 “ 之” 部押韵论 “ 之” 部谐声

5、, 阐明说文 的“ 读若 ”表现汉人音读有异于原来的谐声,说文里面汉代的字不能放在先秦韵部,严可均说文声类 常有押韵不在一部而硬放在一部的字,进而指出: 过分强调谐声系统的严整性是不正确的。4. 说文语源研究把说文研究与语源学结合起来,肇始于清代程瑶田果转语记,到章太炎文始得到了大的发展。杨树达治说文,也 “ 尽量地寻找语源”1( p.5) ,他在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一至卷三考释说文单字120个,对许说或申明,或修正,明文字之初文,探形声之语源,胜义迭出,是这方面最重要的著作,被誉为“ 苍史之功臣,许君之诤友”1(p.2)。徐复释 “ ”“爻 ” 二字之语源考知“ ” 为“ 腹 ” 之初文, “

6、爻 ” 取象于事物杂乱之形,也是这方面的一篇重要论文。此外还有不少论文对说文若干字词作了新的考释。5. 说文征引研究说文的说解一般都有依据,正如许慎自己所说:“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 ,“ 博采通人,至于小大, 信而有证 ” 。2(p.316)对这方面的研究,马宗霍的 说文解字引经考 、 说文解字引方言考 、 说文解字引群书考 、 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蔚为大观, 可谓后出转精。其书所考,援据翔实且博而不繁,间不己意皆坚确可信,很有参考价值。二、衰微停滞阶段(1966-1977) ,古代文化遭到空前破坏,学术研究冷落萧条,说文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其间有某公批判说文解字的尊儒反法思想一文,用几乎

7、整版的篇幅批判说文所谓尊儒反法三大突出表现:肆意宣扬以谶纬神学为主要内容的孔孟之徒的反动唯心主义思想,反对无神论的唯物主义思想;鼓吹尊孔、“ 复礼 ” ,攻击劳动人民和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为维护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服务;鼓吹并实践孔老二复古倒退的反动文字观,反对秦始皇的 “ 书同文字 ” 和文字的发展革新。该文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虽然, 许慎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说文的遗漏谬误之处也在所难免,但“ 四人帮 ” 用“ 儒法斗争 ” 取代一切,实在别有用心。 而“ 在,四人帮 ? 掀起的阵阵妖风影响下,有的同志对 说文也采取了一概否定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应该予以澄清”3(p.18)。在这一阶段

8、,更多的学者在潜心钻研,等待科学春天的到来。三、恢复繁荣阶段(1978-199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路线,排除了各种干扰因素,说文研究日益繁荣。 1985年、1989年召开了两届全国纪念许慎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许慎研究会、许慎研究所。 1991年许慎研究会、中国语言学会与漯河市人民政府在许慎故里联合召开了许慎与 “ 说文学 ” 国际学术讨论会。1999年,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决定,新千年的第一次年会暨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以“ 说文解字 及,说文学 ? 研究 ” 为中心议题。 二十多年来,在老一辈学者的指导和带动下,中青年学者迅速崛起,使古老的学科焕发青春,研究工作不断

9、向广度深度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1. 说文总体研究历经动乱以后,亟需纠正歪曲许慎与“ 说文学 ” 的谬论。陆宗达 说文解字的价值和功用和王显 就对许慎及其 说文 的指责谈一点看法两文,拨乱反正, 吹响了新时期 说文研究的号角。此后评介和研究说文的论著相继问世,打开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界。如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 集中体现了先生祖述章、黄学说的部分重要成果” , “ 既本师承而又不囿于成见” ,“ 既深入又通俗 ” ,“ 材料既很详尽,而论述又很简要” ,3(p.1-3)是学术界公认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 以治古文字学的方法研究说文,分析细密精审,“ 很多方面都提出了足可

10、令人信服的新见”4。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就前人疏释许书之说,博观约取,择善而从,汰其繁辞,存其精义,“ 可看作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之缩略本,然而它又颇重视推求语源,是则出于丁氏书之外”5(p.426)。蒋善国说文解字讲稿全面介绍和评价了说文 的内容和过去研究的成绩,以及今后研究的方法和要求,每章后附有参考资料目录,指示门径,以便寻检。黄绮说文解字三索探索许慎对形音义三方面说解的来源。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从前人繁多的注文中择优撮要,又引述甲金文字及其考释,考订文字, 阐明本文,力求用极少篇幅总括数百家之研究成果。曹先擢 说文解字的性质深入浅出,全面论述了说文性质的多重性。张其昀“ 说文学” 源流考略系

11、统完整地论述了“ 说文学 ” 之源流,收录历代研究说文的著述四百四十余种,为 “ 说文学 ”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的黄侃说文笺识四种、 黄侃手批说文解字都是研究说文的重要参考书籍。还有董希谦、张启焕主编的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论文集许慎与说文研究论集和说文解字研究(第一辑)都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而诸家发表的单篇论文更是举不胜举。2. 说文六书研究在这一方面,有六书总论研究,如俞敏六书献疑、杨柳桥六书拨疑 、皇甫权、蒋仲青六书辩疑 、罗君惕六书说 、李恩江对许慎六书说的再认识以及向光忠论“ 六书” 的本旨与序列等;有分论研究,研究得较多的是形声、转注、假借。在对形声

12、的研究方面,王宁、李国英论说文解字的形声字详细考察了占说文总数 87.39%的 8 233个形声字,揭示了形声字的内部规律和功能,指出经说文存贮与整理过的篆文字符群,是一个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构形系统。对形声结构方面的省声、多形多声、 “ 右文说 ” 等,也有不少学者作了研究,较重要的有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车先俊说文省声字研究 、曹先擢说文解字的省声 、何九盈说文省声研究;汤可敬说文 ,多形多声 ? 说研究;刘又辛 “ 右文说 ” 说等。说文 “ 转注 ” 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争论了一千多年的老问题,仍有学者在进行讨论,如黄绮转注假借解 、白兆麟转注说源流述评、杨春霖转注臆解兼论六书之

13、性质等论文和孙雍长的专著转注论,对转注的认识更加深入明晰。也有学者认为再花大力气讨论转注意义不大, 因为对转注的解释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可能想到的都有人提出过了,有些说法所涉及的语言文字现象是有研究价值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把对这些现象的研究跟“ 转注 ”定义问题纠缠在一起。6(p.100-102) 对假借的看法也有分歧,症结在假借与引申的分合、假借与通假的异同以及通假字的读音等问题。通过讨论,多数学者的看法已趋于一致。这方面的论著有许威汉通假质疑、祝鸿熹等说文所称古文中的假借字、周大璞假借质疑 、曹先擢通假字例释 、刘又辛通假概说 、戚桂宴许慎的六书“ 假借 ” 说等。3. 说文词义研究说文是先秦

14、词义的精审总结,是上古词汇的集大成。说文贮存的先秦系统词义是后代汉语词义发展的源头与灵魂。本阶段对说文词义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陆宗达、王宁 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指出:说文将形义统一的原则贯穿全文,为探求本字本义提示了不可缺少的依据,使它具有了 “ 源” 与“ 母” 的价值。宋永培多年来以 说文词汇系统研究为核心课题,他的一系列成果如说文词义系统研究提要、 论说文意义体系的内容与规律、 说文解字 与文献词义学 等被专家认为“ 成功地再现了 说文全书贮存的周秦汉语词义系统” ,“ 是创新工作,体大思精” 。7 冯蒸的说文同义词研究,“ 广泛考察了说文中的同义词,提出了以语音为标准,把同

15、义词分为非同源同义词和同源同义词两大类。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观点。”8其他如张发颖 说文疑义举例 、端木隽说文同形词初探 、张志毅说文的词源学观念、许威汉论说文研究对词汇研究的启示 、王若江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分析、钟明立说文解字的同义词及其辨析等等也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就。4. 说文声韵研究根据说文谐声和读若研究古代声韵,这一阶段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管燮初从说文中的谐声字看上古汉语声类分析了说文全部谐声字8 545 个,排除谐声通转中的偶然现象,参酌音理,设想上古的声类为六系三十六类,其中有八对甲、乙类,如果将每对甲、乙类看作一个混合类,那么上古声母就只有二十八类。张鸿魁从说文“ 读若 ”看古韵鱼侯两部在东汉的演变选取了有关鱼侯两部的“ 读若 ” 进行研究, 得出东汉鱼侯两部依然是对立的两部等结论。谢纪锋说文读若声类考论证了说文读若的声类与上古音迥别,而与中古音基本一致。严学论说文谐声明 入互谐现象研究了阴声韵与入声韵的互谐互叶,指出说文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