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94300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4 - 2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发展思考孙亚萍 陆云梅 赖清云 沈 剑 (江苏省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 1 3 0 0 0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式的一种创新,是近年来植保工作的亮点之一, 通过组建拥有专业化队伍、现代化装备、 前沿化技术的服务组织, 开展社会化、 规模化、集约化服务, 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档升级, 能够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 0 0 8 年以来, 中央一号文件及 “第十个” 五年规划多次对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常州市从2 0 0 7 年开始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经过几年

2、的探索实践,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目前,专业化统防统治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1 发展背景1 . 1 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 处于长三角腹地, 素有 “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2 0 1 3 年水稻种植面积 8 . 2 8 万 h m2、小麦种植面积5 . 8 7 万h m2。全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立足“做细、做精、做强”的基调, 注重弱化“量”的差距, 强化“质” 的提升, 规划到2 0 1 5 年, 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此形势下,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成为必然选择。为此, 常州市委、 市政府多次发文, 制定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措施, 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

3、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 同时市、县两级也对植保机械购置补贴、 植保专业化服务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1 . 2 保障粮食高产丰收的客观需要随着粮食播栽方式的改变、 种植品种的更新及气候环境的变化, 常州市病虫害发生特点逐年复杂, 爆发性和偶发性病虫危害较重。2 0 0 0 年以来,常州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条纹叶枯病、 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大发生频率高、危害重, 传统防治方式已不能适应病虫发生现状, 导致产量损失较为严重, 加之本市第二、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转移, 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 而开展规模化、 集约化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够很好地解

4、决上述两个问题, 从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1 . 3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常州市传统分散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存在盲目、 过量或过迟用药的现象, 而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不仅可提高农药利用率,还可从源头上控制假劣、 禁用农药的使用, 减少农药用量, 防止残留超标, 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2 发展现状近年来, 常州市深入贯彻 “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 的理念,始终坚持“政府支持、 市场运作、 农民自愿、 因地制宜” 的原则, 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推动、 广泛的宣传发动、 前沿的绿色防控、 严格的监管考核, 专业化统防

5、统治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2 . 1 服务组织据统计,全市现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2 4 2 个(其中正式登记注册的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2 2 7 个) , 专业化防治服务队 4 5 3 个;全市植保机械 1 3 9 6 8 台,大中型防控机械 4 6 7 2台,拥有自走式植保机7 3 台,担架式植保机3 9 7 2 台;从业人员 1 0 5 4 4 人(其中持证上岗人数 5 6 1 6 人) ;日防控作业能力已达 2 . 2 4 2 万 h m2,全年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 7 . 0 6 万h m2,覆盖率已达5 7 %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总体防效达9 8 %以上,病虫损失率控制在 1 . 6 %以

6、下。2 . 2 组织形式近年来, 常州市通过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探索形成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 村委集体组织、 种植大户为主体, 农药生产销售企业、 基层农技部门、 植保服务公司等为补充的组织多元化发展格局。2 . 2 . 1 村委集体组织型。通过行政、项目推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 组织能力较强的村, 组建由村两委牵头、 生产组长参与分工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这种形式多为全承包防治, 具有公益性强、 组织化程度高、 百姓反应好等优势,不仅有利于专业化防治的整村、 整乡推进, 而且还提高了基层村组织的威信, 密切了干群关系。此模式主要在金坛市试点推进,重点树立了旭红村、 下仗村、大亭村等

7、典型, 按照收取 1 1 0 元 / 6 6 7 m2、农户实际享受1 5 0 元 / 6 6 7 m2(4 0 元/6 6 7 m2由省财政补贴)的标准开展服务,其中农药成本9 5元 / 6 6 7 m2,防治用工费用5 5 元 / 6 6 7 m2。2 . 2 . 2 依托农机组织型。这种形式是以水稻机插服务组织为载体组建的防治专业队, 与农户签订病虫害防治协议后开展有偿服务,具有基础硬、 技术强、管理好等优势, 但由于统防统治利润空间小、 组织服务积极性不高, 存在市场化运作力度不够的缺陷。目前, 常州市统防统治以这种模式为主,代表合作社有常州市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溧阳海清收稿日

8、期:2 0 1 3 - 1 2 - 2 5摘 要:2 0 0 7年以来,常州市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过几年的实践创新,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成效十分显著。现对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背景、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成效;问题;对策- 1 0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4 - 2农机专业合作社、 金坛市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其中常州市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农业部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江苏省五星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 , 合作社成员1 3 0 3 2 人, 拥有筑水农机公司机械2 台、 担架式

9、植保机械1 8 台、弥雾机 1 0 台,植保服务专业人员 6 0 名,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 5 3 3 . 8 4 h m2,服务农户 6 4 1 0 户。2 . 2 . 3 农户互助型。这是由种田大户组建的专业队,在进行自家水稻田病虫防治的同时,为周围农户开展专业化防治; 或由拥有机械的机手自发组织专业队, 为农户开展专业化防治有偿服务。这种形式在本市也较为普遍, 专业队每次收取 1 0 1 5 元 / 6 6 7 m2作业费。2 . 3 服务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 常州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形式逐渐由过去单一的代防代治, 逐步向阶段承包和全程承包转变。开展防控的全程承包, 注重预防措

10、施、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实现科学配药、 精准施药,防治效果好且成本低, 已逐步成为农民乐意接受的服务模式及常州市扶持发展的重点。2 0 1 3 年全市全承包统防统治面积达0 . 8 3 万 h m2。3 取得的成效全市在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真正实现了植保的防灾减灾、 保障护航的目的。3 . 1 实现病虫防治效果和作物产量 “双增”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可有效提高常州市重大病虫的防控能力, 增加农作物产量, 促进水稻持续增产。以金坛统防统治示范区为例,在开展3 次统防统治后, 对田间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统防统治示范区 “两迁害虫”

11、 、 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周边群众自防田块。如示范区稻纵卷叶螟平均虫卵量为 2 1 6 . 7 头(粒)/ 6 6 7 m2,而群众防治田为 4 1 2 . 5 头(粒)/ 6 6 7 m2;示范区水稻单产平均达 6 9 0 k g / 6 6 7 m2,相对自防田增收稻谷 4 4 k g / 6 6 7 m2,病虫损失率控制在 1 . 5 %以下。3 . 2 促进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消耗 “双节”(1 ) 节省农药用量。由于专业化统防统治用药科学、 喷药时机得当、 喷药部位准确, 不仅单次用药量减少, 而且喷药次数也减少 0 . 8 1 . 5 次。据统计,水稻生产上平均每6 6 7

12、m2可减少药剂用量 5 g ,全市共可减少6 . 2 t 。 (2 )节省劳动力。如金坛旭红村有耕地2 0 0 h m2,每次病虫防治用老式喷雾器需5 0 0 人, 实行统防统治仅需5 0 人, 全村可转移劳动力 4 5 0 人。 (3 )提高农民收入。因节省成本、产量减损、用工补贴等因素,每 6 6 7 m2水稻可增加收入总计 2 4 3 元。3 . 3 推动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双提”(1 )统一供应药剂, 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稻麦检测均无残留。 (2 ) 统一防治时间, 按照防治指标在防治适期内使用对路药剂进行防治, 避免了用错药、 滥用药、 重复用药、 无效用药等现

13、象的发生。 (3 ) 统一实行农药废弃物回收、 大包装供应, 有效控制了农药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比农民自防田要增加4 倍, 显著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 全市高标准农田正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城市湿地” 、 “城市氧吧” , 这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4 存在的问题。4 . 1 专业化防治人员紧缺专业防治人员紧缺是制约常州市专业化防治可持续发展最为突出的因素。主要原因有: (1 ) 收入低。专业防治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没有稳定的收入, 且按照目前1 个机手平均每 6 6 7 m2收取工时费 4 0 6 0 元计算,1 年的收入只有

14、3 0 0 0 5 0 0 0 元,远低于其他行业。 (2 )劳动强度大。每次病虫防治适期只有 1 3 d ,每天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高, 而且水稻病虫防治正值夏季高温, 还容易引起中暑、 中毒。 (3 ) 机手老年化。机手年龄多集中在5 0 7 0 岁之间, 青壮年劳力多不乐意从事这份工作, 由于机手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较低, 不利于新技术的培训推广, 难以实现安全科学施药, 增加了服务的风险。4 . 2 市场化运作难以展开市场化运作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是服务收益低, 主要表现在: 燃油费、 用工等服务成本持续走高 ; 服务对象为农民,很难提高服务费用; 由于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程度有限

15、, 导致防治效率打折。上述原因使统防统治利润微薄, 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直接影响了服务组织发展的积极性, 市场运作很难全面展开。4 . 3 服务技术有待加强专业化防治是个新型业态, 发展还有待完善, 防治组织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力量, 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4 . 4 服务存在矛盾纠纷在开展统防统治过程中, 有部分服务组织没有按照规范要求与农户签订合同、 建立田间作业档案及为机手投意外伤害保险, 导致在发生人员安全事故或病虫防效不理想时, 容易引起矛盾纠纷, 同时, 在出现矛盾后, 也缺乏有效完备的仲裁机制, 影响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健康发展。5 发展对策5 . 1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增强植保公益性(1 ) 补贴专业化防治组织。以全程承包、 整建制推进的专业化防治为重点,补贴专业防治组织 2 0 3 0 元 / 6 6 7 m2,主要包括用工、燃油、 劳保用品、安全保险等, 补贴面积按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户签订的合同计算, 补贴经费直接发放到专业化防治组织,由县级植保站会同乡镇农技站共同监管。 (2 ) 实行作业人员培训补贴。由市、 县植保机构组织培训与管理, 对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统一发放植保专业化防治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统筹建立和提升专业化防治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