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8876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至第五单元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二35 单元1.(2010 安庆高三二模)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 描述了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A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B战时共产上义超经济剥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不满2 ( 09江苏历史)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

2、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 ( 09上海文综)2009 年 2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 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 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4.(2010 南京市第一学期期末考)右图反映了苏联19l3 年与 1940 年工业生产巾钢铁、煤炭、 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是()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 B C D5 ( 2010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读下

3、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 40.6% 28.4% 16.5% 8.4% A殖民争霸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D 第二次世界大战6 ( 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7. ( 2010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图6 是“ 1970 1993

4、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注:摘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高一历史必修二35 单元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8 ( 10福建文综)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 “大学对俄 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9如下表所示,1950 年中国与

5、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人均产量中国 (1950 年) 美国 (1950 年 ) 印度 (1950 年) 钢产量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改变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10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B CD 11右图是一幅绘于1958 年的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

6、是俺社幸福门 ” 。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是: 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C说明当时“左”倾错误发展严重D说明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12. 人民日报 :48 年时间, 67 本日记。从1959 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 年 8 月 23 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13. 1983年 12 月

7、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 年 9月 9 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A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B棉布已经不适应人民生活需要C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D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14.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 年后, ,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高一历史必修二35 单元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15现在,人们把发邮件

8、叫作“伊妹儿”,歌迷自称为“粉丝”,上网留言叫作“灌水”, 这反映了 () A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B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C我国因特网发展迅猛 D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16 (2010 滁州月考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 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耕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瞩目 D充满梦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17斯大林曾说: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9、国家就会变成外 敌用武的对象。”为此,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20 世纪 30 年代的苏联都() A加快国家城市化进程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C实现了国家富强计划 D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速度 1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从这里开始形成 , 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19 (2010汕头高三二模)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

10、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20. ( 08海南单科) 下列各项中, 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21. (07广东单科) 1971 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 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22 (2010 韶关高三二

11、调) 右图是某组织的标志,对该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该组织的控制权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A B C D23 (10海南单科)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24. 10 (2010江苏南通届高三二模)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

12、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高一历史必修二35 单元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25. (10全国卷文综)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 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 “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 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26.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 1912 年到 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

13、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业等轻工业,也发展迅 速。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在结构上呈现出的特点。(4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成因。(2 分 )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新特点?(4 分)变化的根本前提条件 是什么? (2 分) (3)从上述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变化中,能够得出什么历史结论?(2 分) 27. (10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24 分)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

14、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 “放弃” 正确与否, 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 年 3 月 4 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高一历史必修二35 单元材料二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 世纪祖国史中对

15、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三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 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问题:(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1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4 分)(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18 (2010汕头高三二模) (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 年看作全球化的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