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8874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讲百家争鸣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015 年考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归纳: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3.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4.文化上:礼贤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5.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二、 “百家争鸣”的概况1.儒家(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

2、圣人”。.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 ,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为政以德” ,在以“德” 、 “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哲学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 :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3、则怠” 。.文化典籍 :整理诗、 书 、 礼 、 易 、 乐、 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评价: “仁政”、 “民本” 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重义” 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

4、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3)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论)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 :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4)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 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 “仁” “仁 政” ,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5、2道家(1)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2 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 “小国寡民” 。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 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哲学思想:“齐物”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1)思

6、想主张: “兼爱”、 “非攻”、 “尚力”、 “尚贤”、 “节用”、 “节葬”(2)评价: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3)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1)思想主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4兵家孙膑(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7、)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三、历史意义(评价)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015 年考纲:汉代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知识归纳: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

8、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背景: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主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影响:董仲舒对

9、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3 面肯定。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文学儒者参政。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影响: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太学兴盛, 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第三讲宋明理学课标

10、: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015 年考纲:宋明理学知识归纳:一、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理学。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1)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 “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

11、级秩序)(2)历史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王阳明(王守仁) :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他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3心学

12、与理学的关系(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2)相同之处: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三、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四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2015 年考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识归纳:4 一、历史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

13、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二、异端思想家李贽时期:明后期主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赞扬历史上 “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及主张(1)黄宗羲著作: 明夷待访录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主张“工商皆本”(2)顾炎武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主张:主张限制君

14、权,扩大地方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3)王夫之思想:唯物主义主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2三人的共同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 设想;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3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

15、的变化。第五讲儒家思想小结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概况: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 -理学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

16、大影响。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5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四、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